盛麗艷
謝琳斐就沒服過輸。
她要在履歷中不斷刷新No.1的紀錄。小學時的班長,學生時代始終位居前列的成績單,大學時的學生會干部。2003年加入阿里,陪它至上市。后開啟新挑戰(zhàn),去異國教書。緊接著是歸國創(chuàng)業(yè)。
創(chuàng)辦有聲繪本故事APP“咔噠故事”還遠未達到謝琳斐的焦慮閾值,她覺得她還能hold住100年。挺直腰背,像個女王。
我的名字叫:極端自律
謝琳斐永遠記得2009年初到澳洲,那大概是人生最艱難的時刻。
飛機落地時,她拿了30公斤的行李,抵達南澳大利亞的偏遠城市,再南一點就是南極。當時謝琳斐30歲,做過老師,在阿里干過7年市場,但那些職場經驗都是在中國的事了。在澳洲,她舉目無親。
在澳大利亞的生活不簡單,謝琳斐大概把簡歷改了100遍,才找到一份工作。那五六年時間里,她每天都會慢跑5公里,讓自己的身體跟得上工作強度。“剛開始我不認識一個獵頭,電話面試都過不了,我走的時候是獵頭公司來找我。附近街區(qū)的人聽到我的名字,都有印象。”
謝琳斐幾乎可以說是“懼怕”落后,她會告訴團隊,“如果你遇到任何問題就放棄,那你只能是弱者,這個世界只會為強者鼓掌,它是很現(xiàn)實的?!?/p>
很難說清這種焦慮感的來源。小時候父母對謝琳斐的要求僅有健康而已。每天放學回家,她拉開書包拉鏈,拿出課業(yè),打開臺燈開始做功課。父母反而會站在一邊勸說,可以先吃點零食玩會兒,小孩子有權力放松。謝琳斐會拒絕,在她當時幼小的心靈里,已經給自己下了鐵律,作業(yè)沒做完沒有資格玩耍。
教師的經歷
埋下一粒叫“咔噠故事”的種子
咔噠故事的誕生頗有淵源。
有一次,謝琳斐去超市買小物件,水管配件之類的,她完全不知道該如何找,只得在貨架之間逡巡。女兒拉著她,告訴她那個配件英文叫什么,該在哪個架子上找。
怎么會呢,她想,小女孩的生存技能比母親還要強。后來她發(fā)現(xiàn)這種生存能力來自于有聲繪本,澳洲有一款產品叫sunshine on line,當時是每年69.9澳幣,謝琳斐一直給女兒買,并讓她每天讀一本繪本。盡管如此,她此前從未想過有聲繪本能對語言能力有如此顯著的幫助。
“我覺得語言能力決定了學習力的上限,因為學習本身是一個接納和吸收的過程,語言和理解力不好,吸收得自然不好”,找水管事件后,謝琳斐開始出入澳洲的二手書店,找兒童繪本來研究。
在澳洲時,還發(fā)生了個小插曲,一家圖書館館長找到謝琳斐,聲稱有150萬元澳幣的預算用于購置中國的兒童繪本。館長希望謝琳斐能為其列一份清單,這份工作困擾謝琳斐良久,原因是中國市場上稍有名氣的兒童繪本加在一起,也很難達到1000萬元人民幣。
國內市場并非完全空白,幾米、鄭淵潔、寶貝文化和星球等都在從事相關創(chuàng)作,但整體而言,體量還不夠成熟。
漸漸地,她有了回國創(chuàng)業(yè)的想法。
做有社會價值的事
2015年9月,咔噠故事APP正式上線,是一個以故事為切入口的兒童內容平臺,適用于3-9歲的兒童。
咔噠故事被寄托了兩份期望,對用戶而言,它是一個精神文化消費平臺;對創(chuàng)作者而言,這是兒童內容創(chuàng)作者的內容發(fā)布平臺。
創(chuàng)辦有聲繪本APP,必須內容先行。
在中國,不乏以匠人匠心的態(tài)度從事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的作家、創(chuàng)作機構,但他們不一定有商業(yè)化運作和互聯(lián)網(wǎng)運營的經驗。他們沒想過自己是蒙塵的明珠,也沒想過行業(yè)能有多大的爆發(fā)力。
最早時,團隊一家家去談,一周約有10到15家出版集團和內容創(chuàng)作者細聊。那些路上的辛苦,現(xiàn)在都記不清了,但謝琳斐還記得最多的時候,一周簽下了18家機構。時至今日,咔噠故事合作的內容機構有150多家,遍布五大洲四大洋。
對于用戶而言,咔噠故事解決了繪本選擇的問題,且所有繪本都配套了音頻,幫父母用聲音陪伴孩子。
除了單冊電子繪本購買、閱讀外,咔噠故事還為孩子提供了“優(yōu)才計劃”。該計劃包含208本繪本,可滿足1年的閱讀需求,現(xiàn)售價365元。在課程設計上,優(yōu)才計劃每周用4本書闡釋1個主題,主題包括情感培養(yǎng)、國學經典、藝術審美、情緒管理等。循序漸進,加深孩子的語言能力和認知能力。
閱讀并非唯一目的,謝琳斐更希望父母也能收到孩子的閱讀反饋。咔噠故事的優(yōu)才計劃會針對每本繪本的內容設置閱前導讀、閱后講解和習題,且每周生成數(shù)據(jù)報告,供家長參考。
除了核心內容繪本之外,咔噠故事也逐漸引進了更多兒童類產品,如兒歌、有聲故事等。未來還可能推出早教互動游戲、視頻等產品。
無風波,不創(chuàng)業(yè)
發(fā)展至今,咔噠故事的旅程也并非一帆風順。
聽聞謝琳斐的創(chuàng)業(yè)念頭,幾名阿里同事紛紛響應。前阿里旺旺創(chuàng)始人徐志光出任CTO;前思科網(wǎng)訊工程師蔡宗成出任平臺架構師;前手機淘寶運營汪軍建出任產品運營;首席設計師程誠,曾兩次獲得德國紅點設計大獎,三次入圍美國IDEA設計大獎。核心團隊迅速完成組建,并相隨至今。
但其他成員的成長卻不如預期,到了2016年年底,她勸退了三分之一的員工,因為他們的進步沒有跟上公司的發(fā)展。此后,她把關新人面試環(huán)節(jié),挖掘員工的潛藏能力,在咔噠故事慣常發(fā)生的事情是,一名設計專業(yè)的員工,最后卻任職內容運營。
咔噠故事的另一轉折點是融資時期,2017年9月,咔噠故事獲得A輪融資。出于變現(xiàn)的考量,團隊嘗試了多種盈利模式,這一定程度上放慢了用戶的增速。
創(chuàng)業(yè)的第三個年頭,她開始逐步減少每天的安排,從每天六七件事,減到僅剩優(yōu)先級最高的,并將 to do list中的每件事都探討到深刻。
2018年,忙還是忙,但謝琳斐突然發(fā)現(xiàn)她有時間去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