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學鋒 強勝林 徐克武 梁 恬 于海洋 賈永龍 劉 婧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常見的骨傷科疾病,可導致患者腰部出現(xiàn)疼痛癥狀,大大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1]。將近90%的腰椎間盤突出癥可通過非手術治療的方式治愈,但由于常規(guī)的治療方式見效慢且易復發(fā),因而治療效果并不理想[2]。近年來,手法治療在臨床上的應用不斷廣泛,臨床上開始將其用于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中。有研究表示,中藥熏蒸和手法治療可以使人體經(jīng)絡通暢,促進機體氣血運行,利于患者病情恢復[3]?;诖耍狙芯繛榱诉M一步探討“三步三位九法”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治療效果,選取了450例患者進行了分組觀察,得出以下報道。
1.1 一般資料抽選2016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450例,隨機分為治療和對照組,每組225例。對照組采用通痹熏洗湯進行治療,治療組采用通痹熏洗湯熏蒸聯(lián)合“三步三位九法”進行治療。治療組中,有男141例,女84例;年齡31~62歲,平均年齡為(46.76±5.59)歲;病程最短15 d,最長4年,平均病程為(14.26±4.31)個月。對照組中,有男133例,女92例;年齡28~65歲,平均年齡為(47.25±6.18)歲;病程最短20 d,最長3.5年,平均病程為(13.83±3.48)個月。經(jīng)對比,2組患者的性別、年齡以及病程等基本資料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本研究已通過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且抽選患者均符合以下標準。納入標準:1)入院時經(jīng)腰椎間盤CT和MRT檢查確診為腰間盤突出癥;2)年齡為20~65歲;3)患者或其家屬同意參與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合并骨質(zhì)疏松、先天性脊柱畸形、脊柱腫瘤患者;2)有手術指征患者;3)哺乳期、妊娠期婦女。
1.3 方法
1.3.1 通痹熏洗湯通痹熏洗湯組成:桂枝12 g,花椒30 g,獨活10 g,紅花12 g,澤瀉12 g,伸筋草10 g,羌活10 g,透骨草10 g,桑枝10 g,五加皮10 g,川芎12 g,赤芍12 g,生山楂30 g,五味子15 g。以上藥材加入3000~4000 ml的水浸泡1 h后,煎煮30 min。用熱氣對患處進行熏蒸,與藥液的距離控制在皮膚感到灼熱為宜。藥液溫度低于40℃時,則可停止熏蒸,用藥液對患處進行淋洗。1劑/d,每天熏洗2次,連續(xù)治療2~3周。
1.3.2 三步三位九法1)準備手法:患者取俯臥位,采用法、點法、推法、拿法、揉法等手法放松患者腰骶部、患肢等部位,頻率保持在每分鐘30~60次,持續(xù)10 min。2)治療手法:結合患者的癥狀和病理對患者進行組合按摩,每種手法持續(xù)10 min左右,重復2次。具體治療手法包括腰部斜扳手法、按腰后伸扳腿手法、直腿抬高足背屈手法、推腰扳腿手法、屈膝屈髖施壓外旋外展伸腿手法、腰部拔伸按壓手法、反向推肩推臀旋腰手法、對抗牽引牽抖手法、腰椎定點旋轉(zhuǎn)復位手法。3)放松整理手法:患者取俯臥位,采用拍法、揉法、抖法、擦法等整理手法放松患者腰骶部、患肢,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神經(jīng)水腫吸收,加速受損神經(jīng)修復,持續(xù)5 min。
1.4 觀察指標、療效評估標準觀察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參照美國1983年全國骨科會議的功能百分評定法評價治療效果,總分為100分,>90為痊愈,70~89分為顯效,60~69分為好轉(zhuǎn),<60分則為無效??傆行?痊愈率+顯效率+好轉(zhuǎn)率。
治療組225例患者中有158例痊愈、36例顯效、27例好轉(zhuǎn)、4例無效,對照組225例患者中有124例痊愈、43例顯效、20例好轉(zhuǎn)、38例無效;治療組總有效率達到98.22%,高于對照組的83.11%,且2組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例,%)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一種病程長、發(fā)病率高的骨傷科疾病,因神經(jīng)根受到突出物壓迫,造成神經(jīng)損傷,導致患者出現(xiàn)腰痛、下肢麻木等癥狀[4]。傳統(tǒng)的治療方法忽略了脊椎的物理穩(wěn)定性和整體力學平衡,無法至患處發(fā)揮作用,治療后病情容易反復發(fā)作,總體治療效果不佳。中藥熏蒸療法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中具有顯著的療效,通過提高皮膚的溫度,使其對中藥離子進行吸收,中藥成分進入體內(nèi)后使微小血管得到擴張,加速血液、淋巴液的循環(huán),進而達到恢復肌力的效果[5]。有效藥物經(jīng)皮膚吸收后向各穴位滲透,可對經(jīng)絡進行有效疏通,直達病灶,解除患處痙攣、消除炎癥水腫,進而實現(xiàn)腰痛等癥狀的改善。本研究通痹熏洗湯采用的藥物中,花椒、桂枝可散寒止痛,溫通經(jīng)絡;川芎、紅花、赤芍可活血化瘀;羌活、獨活、透骨草可通絡止痛,祛風除濕;桑枝、五加皮、伸筋草可祛風除濕,舒筋通絡;五味子可滋腎斂陰;生山楂可行氣散瘀;澤瀉則利水滲濕。14種中藥共同發(fā)揮作用,可疏通經(jīng)絡、活血止痛、調(diào)和氣血,促進陰陽平衡。中醫(yī)手法治療是腰椎間盤突出癥非手術治療中的重要手段,可對肌肉痙攣、肌肉粘連等進行有效緩解[6]。研究顯示,手法治療可緩解突出物對神經(jīng)根的壓迫,減輕其對神經(jīng)根形成的刺激,使腰椎恢復平衡狀態(tài)?!叭饺痪欧ā庇伤钨F杰教授獨創(chuàng),是一套完整的正骨理筋手法。通過持續(xù)、大范圍的手法治療,加速病變部位的新陳代謝,促進水腫、炎癥的吸收;對小關節(jié)紊亂進行矯正,使髓核嵌頓解除,減輕突出物對神經(jīng)根的刺激;對神經(jīng)組織的血供情況進行改善,修復脊柱和腰椎的穩(wěn)定性[7,8]。此外,手法治療還可以緩解疲勞、排解緊張、放松身心,調(diào)節(jié)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揮鎮(zhèn)痛的效果。中藥熏蒸療法和手法治療具有操作簡便、治療成本低、療效確切、安全可靠等特點,適用于各年齡層患者。值得一提的是,對于腰椎失穩(wěn)患者、老年患者、肥胖患者進行手法治療時力度不宜過重。
總之,通痹熏洗湯配合“三步三位九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可對病變部位的血供情況進行改善、加速新陳代謝、促進機體恢復,進而發(fā)揮顯著的治療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組的總有效率(98.22%)顯著高于對照組(83.11%),且2組數(shù)據(jù)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2種治療方式聯(lián)合使用,相輔相成,可發(fā)揮更強的作用,達到更理想的治療效果,提升治療總有效率。
綜上所述,“三步三位九法”在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治療中可產(chǎn)生良好的治療效果,促進治療總有效率的提升,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