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紫璇
良好的思維能力是學生整體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有了良好的思維能力,學生在學習中就不再是被動者,而是成為探究知識、質疑問難的主體。
科學課程的學習已經(jīng)從過去的知識型轉向能力型,而良好的思維能力是學生整體能力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何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抓住問題,激發(fā)學生思考
“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彼荚从谝?。教師可以通過啟發(fā)性或質疑性的問題,開拓學生的思維路徑,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間。
例如:五年級剛接觸浮力時,我和同學們一起觀察生活中物體的沉浮。除了實驗室的材料,如:回形針、蠟燭、玻璃帶蓋小瓶、橡皮、泡沫塑料塊,我讓學生們準備了胡蘿卜。帶著胡蘿卜上課,同學們比平時激動很多。這節(jié)課課堂氛圍非常好,學生也很積極。測過其他材料之后,終于輪到了胡蘿卜。同學們迫不及待地把胡蘿卜扔進水中,仔細觀察沉浮。一個男生大叫起來:“老師,胡蘿卜是沉的!”還沒等我回應,教室里開始響起了不同的聲音:“胡蘿卜明明是浮的!”“我的胡蘿卜飄在水中間?!薄拔业暮}卜開始是浮的,結果我吃了一半后又沉了?!薄蠹议_始爭辯起來。我抓準時機,說:“這就奇怪了!都是胡蘿卜,怎么沉浮不一樣?如何尋找原因?”有同學馬上想道:“既然水是一樣的,那問題肯定出在胡蘿卜上,我們可以比較一下各組的胡蘿卜?!庇辛朔椒?,大家都積極地開始小組合作,比較胡蘿卜,很快就發(fā)現(xiàn)了不同。原來有的胡蘿卜很結實很硬,而有些卻很軟不新鮮;有些胡蘿卜中間是空的,有些是實心的;有的胡蘿卜中間有許多絲狀的纖維。原來是胡蘿卜體內(nèi)的水跑了出來,導致胡蘿卜的密度變化,所以在水中的沉浮也發(fā)生了變化。經(jīng)過自己尋求方法進行探究實驗,終于找出了胡蘿卜有沉也有浮的原因。
二、讓科學學習成為學生自己能解決的事
科學教學中,教師如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自主探究,這是決定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越早形成,學生的獲益越大,思維能力也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比如:《火箭是怎樣飛行的》這課中氣球小車的實驗,要研究氣球大小對小車行駛距離是否有影響。由于氣球小車跑得很遠,所以課前通知學生帶長的卷尺來測量距離。但是課上卷尺的數(shù)量不夠,這給測量數(shù)據(jù)帶來了難度。由于時間關系,只能先讓學生們多帶些直尺去操場做實驗。在實驗過程中,我驚喜地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很強,沒有卷尺,這么長的距離又沒法用直尺測,那就換一種思維來測數(shù)據(jù)。有一組同學注意到了操場上的白色小圓點,圓點之間的距離恰好是一米,以一個圓點為起點,讓小車運動,直接看圓點,然后量出超出部分的距離就能知道小車行駛的距離了。另外一組同學又想到了別的方法:用腳步量距離,腳尖對腳后跟,直接量出自己腳的長度,然后數(shù)一數(shù)一共有多少個步數(shù),相乘就能知道小車跑的距離了。還有的同學找到了體育課遺留的跳繩,跳繩的長度剛好是兩米,用跳繩作為尺子,來測量小車行駛距離就容易多啦!這節(jié)課的效果很好。
學生自學的過程其實也是學生主動思考的過程,適當?shù)匕颜n堂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探究,自主解決問題,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科學實驗中,有的材料準備起來較困難,這時我們就必須開動腦筋,發(fā)散思維,找到最適合的、誤差最小的替代品。比如:五年級在探究下沉物體是否會受到浮力這一課時,課本上要求測量小石塊、中石塊、大石塊分別在水中收到的浮力大小以及排開水量的多少。這個實驗比較簡單,操作難度也不大。在學生們自由交流實驗方法的過程中,有同學提出了疑問:“老師,我都沒看到石頭,一會兒怎么做實驗呀?”還有些說:“老師,上節(jié)課測量上浮物體的浮力時,我們需要用繩子將物體捆住并且勾在彈簧測力計上。可是這節(jié)課用到的小、中、大石塊不僅不好找,而且形狀不規(guī)則,繩子根本沒法捆住,這我們應該怎么做呀?”讓學生討論其實就是想讓他們發(fā)現(xiàn)這個問題。我提示到:“同學們能不能想到一些實驗室有的材料來替代我們的石頭?”有的同學眼睛很敏銳,一眼就看到講臺桌上的鉤碼,興奮得大叫:“可以用鉤碼來代替!”“那怎樣來表示小、中、大石塊呢?”有同學想到了:“我們可以用一個、兩個、三個鉤碼來代替小、中、大石塊!”學生小組討論出了實驗材料和實驗方法,就開始實驗起來。通過實驗材料的準備過程,來激發(fā)學生的替換思維。
通過這些事例,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思維能力是很強的,有時反而是老師限制了學生的想法。多多發(fā)散他們的思維,讓他們自主思考,效果會更好!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的能力,有了良好的思維能力,學生在學習中就不再是被動者,而是成為探究知識、質疑問難的主體,才能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作者單位:昆山市周市鎮(zhèn)永平小學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