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平
綜合實踐活動是基礎課程改革中應運而生的新型新程。面對課程改革,教育者要用新理念去思考,不能穿新鞋走老路;要用新的視角去審視,不能用所謂的標準扼殺了學生興趣;要用新的方式去教學,不能把學生禁錮于課堂……陶行知先生說:“教育上最重要的事是要給學生一種改造環(huán)境的能力?!薄敖逃龖斉嘀采盍Γ箤W生向上長?!本C合實踐活動應當通過學生自主性的活動使學生自己得到教育;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使學生自己探索未知,學會求知;通過學生的實踐活動,學會做事;通過學生集體協(xié)作的活動,學會共處;通過自主性的實踐活動領悟人生,學會做人。近年來,根據(jù)綜合實踐活動的性質、特點及目標,我校制定了“感受新穎,充分發(fā)展,親歷過程,成功激勵”的十六字方針,對小學開展綜合實踐活動模式作了一些初步探索。
一、感受新穎——讓學生感受課程的“引力”
傳統(tǒng)的觀念習慣性地認為:課程就是知識,具體表現(xiàn)為課程計劃、教學大綱、教科書這些看得見摸得著客觀存在物。而新的實踐活動課更注重“課程是經驗的”觀點。這種課建立在學生已有的經驗基礎上,并使之得到豐富。陶行知先生認為:“一切生活即課程”?;谶@樣的思想理念,綜合實踐課就成了課程中無統(tǒng)一教材、無固定場所、無專任教師的“三無產品”。無疑,所有學生對這種課感到好奇新鮮,有內在“引力”。問題關鍵是如何利用“首因效應”,保持學生的新鮮感,列入學科課程之中,使學生建立一種課的概念。1.開發(fā)地方校本課程,提供多種參考性讀本,使學生感到“有本可靠”,感到既熟悉又新鮮。2.淡化師生之間的角色分工,充分利用自主合作學習原理,使學生真正成為課的主人。3.拓展活動空間,設置多種校內外活動課堂,生活即教育,社會(社區(qū))即學校。4.根據(jù)實際需要選擇課堂的“主持人”,使學生有機會與學校內外“專家”對話。
二、充分發(fā)展——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fā)展
學校開展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通常挖掘地方資源,開發(fā)校本課程,以“專題研究”的形式進行,通常選擇與學生生活、學習有聯(lián)系的內容,如“我最喜歡的家鄉(xiāng)特產”“用眼衛(wèi)生調查”“太湖灘涂子蓮種植的可行性調查報告”“為家鄉(xiāng)的龍頭企業(yè)——縫紉機公司設計廣告”“地方戲曲調查”等。我們教師要做的是:給學生一定的時間,集體討論決定一個題目;給學生一個題目,讓他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給他們一個時間,讓他們自己去安排;給他們一個展示機會,讓他們自己去把握。如我們讓六年級學生在一周內為家鄉(xiāng)的龍頭企業(yè)——縫紉機公司設計廣告。具體操作步驟是:1.查資料,了解縫紉機的性能及用途。2.調查訪問,了解家鄉(xiāng)縫紉機公司的規(guī)模、生產、銷量情況。3.研究廣告的一些特點。4.設計草稿,征求師生、家長意見。5.確定廣告。一周后,學生完成了廣告設計。教師讓學生交流,出示設計的廣告,并說明含義。學生的交流異常熱烈,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就是平時表現(xiàn)后進的學生也設計出了“有思想”的廣告。然后,教師組織學生把設計的廣告做成板報,在校內、縫紉機公司展出,受到該公司員工的歡迎,產生了轟動。
活動中,設計的廣告千差萬別,有較大的個體差異。但是,通過設計、交流,學生知識得到了拓寬、情感得到了熏染,能力得到了提高。可以說,每一個學生都在思考、設計、展示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學會賞識學生,關注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激發(fā)他們的興趣,培養(yǎng)技能,使每一位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三、親歷過程——讓學生親歷研究的過程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必須重視學生的精神成長,重視不可見的態(tài)度、觀念、思考方法、情緒情感的發(fā)展。也就是說活動課便于吸取新信息,能較快適應社會生活發(fā)展的需要,發(fā)展學生智力、能力。在實踐中我們探討的綜合實踐課的基本框架為:情境激趣——主題協(xié)商——實踐探究——經驗分享——成果表達。在此過程中,我們以“做中學”為主線,以解決問題的“發(fā)現(xiàn)型”學習和通過直接經驗的“體驗式”學習為著力點。無論哪個環(huán)節(jié),教師只是啟發(fā)引導者,學生才是發(fā)現(xiàn)者和創(chuàng)造者。因此,在實施中一定要讓學生親身體驗生活,使之經歷探究的整個過程。那么,勢必要求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
研究性學習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的重要載體。實施研究性學習可以在學科研究中展開,也可以在活動實踐中體驗,教師關鍵是引導學生恰當?shù)厥褂?,使學生體驗到樂趣。為了使學生易接受、易操作,游刃有余地運用這一學習方式,在實踐中,我們主要開展了小課題研究。
當然,小課題研究的內容、要求和方法各不相同,在活動開展中,有時要查閱資料(包括上網查詢),有時要走訪領導專家,開展社會調查,也有時通過實驗操作、體驗學習、體驗生活等。學生開展研究開始時必然會遇到許多問題。
四、成功激勵——使學生感到成功的喜悅
綜合實踐活動課如何對學生進行評價?評價重點不在于成果的形式和水平,而在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在情感態(tài)度、探究欲望、創(chuàng)新能力、合作能力等方面的進步。因此,要探索創(chuàng)立新的評價標準。
激勵就是發(fā)現(xiàn)學生的優(yōu)點;激勵就是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凹睢弊鳛樵u價的主要方式,給師生留出了廣闊的創(chuàng)造時空。如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評價可由學生自己做出,制定一定的主客觀標準。但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在肯定成績的同時,廣大師生評價時別忘了對別人的不足,真心實意地給予幫助。通過激勵使學生獲得成功,使他們學會自信、學會自愛、學會自強。
總之,作為綜合實踐活動教師要想使學生學好此課程,讓學生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技能,有效地提高綜合實踐活動教學的質量,有效地推進素質教育,就必須注意加強學習興趣的激發(fā),實施策略的選擇,評價標準的確立等問題,切實提高學生學好綜合實踐活動的自覺性。
【作者單位:蘇州吳江區(qū)菀坪學校(小學部) ?江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