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 麗
喜歡黃梅戲,是從小時候看黃梅戲電影《女駙馬》開始的。我執(zhí)著與癡迷于黃梅戲的唱腔與身段,兒時的夢想指引著我終于圓夢至此。
隨著近幾年對戲曲鑒賞方面的知識由內而外更為系統(tǒng)的學習,我對黃梅戲的了解更加深刻了;對戲曲的起源、種類、發(fā)展和變遷,都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也從不同種類的經典選段中領略到中國戲曲的博大精深和無邊魅力。中國戲曲主要是由民間歌舞、說唱和滑稽戲三種不同藝術形式綜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經過漢、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它由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綜合而成,經過長期的發(fā)展演變,逐步形成了以“京劇、越劇、黃梅戲、評劇、豫劇”五大戲曲劇種為核心的中華戲曲百花苑。其他比較著名的戲曲種類有:昆曲、墜子戲、粵劇、淮劇、川劇、秦腔等。但在眾多戲種中,我還是得說說我血液中的戲曲——黃梅戲。
戲曲具有無限魅力,就黃梅戲而言,唱腔淳樸流暢,以明快抒情見長,具有豐富的表現(xiàn)力;其表演質樸細致,以真實活潑著稱。黃梅戲來自于民間,雅俗共賞、怡情悅性,以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清新的鄉(xiāng)土風味感染觀眾。
黃梅戲代表作《女駙馬》就是一顆璀璨的瑰寶。它是一部極富傳奇色彩的古裝戲,1958年由安慶專區(qū)黃梅戲劇團麻彩樓等參加安徽省第二屆戲曲匯演,獲得巨大成功。1959年由著名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主演的彩色戲曲片《女駙馬》再次引起轟動。1986年由優(yōu)秀青年演員韓再芬等主演。同年,此劇拍攝成四集戲曲電視連續(xù)劇,播出后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并于次年獲第五屆大眾電視“金鷹獎”。
該劇講的是民女馮素珍冒死救夫,經歷了種種曲折,終于如愿以償,成就了美滿姻緣的故事。主人公馮素珍和李兆廷在同窗共讀時訂下了親事。不久,李家遭到災難,一貧如洗。一天,李兆廷來馮家借錢,馮素珍的后母嫌貧愛富,竟然逼李兆廷與馮退婚,馮素珍堅貞不屈,深愛著李兆廷。她悄悄地約李兆廷在后花園相會,私贈白銀100兩,助其進京趕考。不料,馮素珍的后母聞訊趕到,誣陷李兆廷為盜,把他送官查辦,并將馮素珍另配他人。馮素珍誓死不從,在危急中逃跑,女扮男裝進京尋找哥哥馮少英。她找遍京城,沒有找到哥哥的下落。萬般無奈之下,參加了會試,豈料一舉考中狀元,又被招為駙馬。洞房花燭夜,馮向公主吐露真相,化險為夷,歷經種種曲折,終于如愿以償,成就了美滿姻緣。至此,經過一系列近乎離奇卻又在情理之中的戲劇情節(jié),塑造了一個善良、勇敢、聰慧的古代少女形象。
第一段是悔婚拒婚,雷雨交加使氣氛格外壓抑,而李兆廷的母親就在這天去世了。場景一轉,馮素珍出場,手中繡著戲水鴛鴦,卻心神不寧地開窗遠望,愁苦之色溢于言表?!昂苫ㄏ阆沾S,池邊衰柳沐殘陽,愁腸偏逢愁時節(jié),幾回思母又望郎?!倍潭痰貛拙涓柙~勾畫出了秋風蕭瑟的景象,更加襯托出了素珍的愁思,而這愁思從何而來?歌詞中已經點明,是因為思母、望郎。其實,在畫面轉至素珍的閨房時,我就被伴唱優(yōu)美的旋律感染了,其后我又驚艷于素珍的表演。嚴鳳英作為我國優(yōu)秀的黃梅戲表演藝術家,扮相俏麗、噪音圓潤、表演細膩,每一個動作和神情,都將所要表達的感情融入其中,帶領觀眾隨著她的表演而或悲或喜。在我看來,嚴大師的表演更加透著一種中國傳統(tǒng)的婉約美,一開始的愁腸百結,聽聞李郎前來的歡欣雀躍,都用一個個眼神、一個個手勢、一個個身體的姿態(tài)傳遞給觀眾,給觀眾以美的享受。
《女駙馬》的開頭無疑是成功的。優(yōu)美的戲曲,精湛的演技,引起懸念和后續(xù)矛盾的情節(jié),讓人有想看下去的欲望。
第二段是遠走高飛,這一段的情節(jié)漸入高潮。馮素珍經歷了一路上的躲躲藏藏,趕去京城尋兄長,她冒名頂替李兆廷應試,誰知竟金榜題名,高中狀元。
其實在從頭開始看《女駙馬》之前,我先觀看了《女駙馬》第二段中的"為救李郎離家園,誰料皇榜中狀元"選段。這是流傳很廣的黃梅戲名段,旋律優(yōu)美動聽,唱起來瑯瑯上口,給人帶來歡快愉悅的心情。“我也曾赴過瓊林宴,我也曾打馬御街前,人人夸我潘安貌,原來紗帽罩嬋娟”這段旋律聽過之后就很難忘掉,而韓老師也充分表演出了素珍當時喜悅、自豪,對未來充滿希望與美好愿景的心情。通過這段黃梅戲名段,我真正感受到了中國戲劇之美——這是有感染力的、可以讓人感到愉悅的美。
之后的矛盾就順理成章了。第三段是高潮——紅妝駙馬。主要是講經過劉文舉大臣進鑒,皇帝要招素珍為駙馬。但是素珍再三推辭都不行,沒辦法只有奉旨成婚。洞房花燭的晚上素珍冒死陳詞,說出了事情的真相。結局為金殿賜婚。公主被素珍的真情感動,同意和她一起求皇上。她們以才智博得皇上赦免欺君之罪,并釋放兆廷出獄。馮益民(系馮少英改名)在金殿上為妹妹請罪,恰巧與公主相遇,二人一見鐘情。大臣劉文舉有想法做媒,請皇帝招馮益民為駙馬。兩對新人共結百年之好。
最后的結局是非常完滿的,但是如果真正按照當時社會的情狀和邏輯考據(jù),可以說這個結局是不可能出現(xiàn)的。封建社會,權利集中,皇權至上、不可侵犯,怎么能容忍一個女子欺君之罪呢?但是,正是因為現(xiàn)實的殘酷,所以人們才更渴望戲劇的圓滿。戲劇作為當時在民間極為流行的一種娛樂休閑方式,從一個側面體現(xiàn)出了當時社會的現(xiàn)狀。馮素珍敢愛敢恨,勇于反抗,忠貞不渝的精神是人們所頌揚的。或許在現(xiàn)實生活中,能做出這樣驚天動地壯舉的女子幾乎沒有,即使有這樣的女子,也未必能獲得幸福的結局,所以人們才將自己的期盼寄寓于戲劇中。天馬行空的想象,驚世駭俗的壯舉,纏綿悱惻的愛情,或許越是難以得到,它們才越加的美好。而《女駙馬》具備了這一切要素,實現(xiàn)了大家最渴望的美好愿景,所以它的成功也就理所當然了。
現(xiàn)代社會的節(jié)奏很快,我們常常尋求快速時效的信息,有很多人甚至沒有欣賞過中國傳統(tǒng)戲曲。其實,中國傳統(tǒng)戲劇始終反映了大家美好的愿景和期望,這是不管什么時候都不會過時的。而中國戲劇中蘊含的中國傳統(tǒng)美,更是現(xiàn)在的電視劇、電影中所沒有的。希望能有更多的機會通過自己的學習去展示黃梅戲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