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云 劉曉茹
王圣鯤,出生在美國加州,上大學時第一次來到中國時就對中國一見鐘情。當時他就要留下來,但因為在美國的學業(yè)尚未完成,只能遺憾離開。大學畢業(yè)后,他毫不猶豫選擇來濟南讀研究生,因為對濟南的特殊情愫,畢業(yè)后又留在濟南工作,把這里當作第二個故鄉(xiāng)。九年過去了,王圣鯤操著一口地道的濟南話,對泉城了如指掌,在這里生活得有滋有味,在朋友眼里他就是“山東人”。
“俺是濟南人,家是王官莊嘞”
不見其人,光聽其聲,會以為王圣鯤是濟南人,因為他的濟南話太地道了。有人找他拍短視頻,“你是哪里人?你老家在哪里?”“俺是濟南人,老家王官莊嘞!”說完,王圣鯤笑起來,“平時說話沒事,你給我錄視頻,我就不好意思了!”
王圣鯤與漢語的情緣在美國時就已種下。2009年,他讀大學時開始學習漢語,對中國和中國文化充滿向往。讀大二時,在漢語老師的帶領下,他和其他同學來到中國短期游學。他們先后游歷了北京、上海、蘇州、杭州、西安等城市?!安恢罏槭裁?,我非常喜歡中國,當時就很想留下來!”對中國由衷的喜歡,使他義無反顧從大洋彼岸來到泉城濟南,在濟南大學攻讀漢語言文學碩士學位。
畢業(yè)后,王圣鯤擔任濟南相關單位的文化中心外事聯(lián)絡員,除此之外還從事配音、當外教、幫朋友打理餐廳等自己喜歡的工作。因為他的中、英文都非常流利,又樂于助人,幾乎第一次來濟南的外國友人都會找他,他身邊有一個來自世界各地的“國際圈”,換句話說,在濟南外國友人的圈子里,大家都知道他。在采訪中,我們遇到了王圣鯤的一個新西蘭朋友,因為在濟南人生地不熟,王圣鯤幫他找工作,介紹他認識更多的朋友。
某公司組織了一次外國友人看京劇活動,王圣鯤和其他兩位同事負責協(xié)調(diào)組織,他比約定的時間早到半小時,站在梨園大劇院門口等待參加此次活動的友人。天下起蒙蒙細雨,他招呼同事去避雨,依然站在那里招呼陸續(xù)到來的人。他熱情地忙前跑后,細致周到。他把其他成員在后臺安置好,又跑出去迎接遲到的人,毫無怨言。他經(jīng)常義務參加此類活動,為濟南和外國友人搭建起一座友誼橋梁,2018年,他獲得“泉城友好使者”的榮譽稱號。
王圣鯤尤其喜歡配音,坐在錄音棚里,他頓時像換了一個人似的,眉飛色舞,聲情并茂,把手里的中文稿件直接翻譯成英文,并通過夸張的表情和聲音演繹,讓旁邊的人都忍俊不禁。純正的英語,使王圣鯤成為一些英語節(jié)目的嘉賓,他還應邀去北京拍過電影?!叭ツ隄系闹锌加⒄Z聽力就是我讀的!”王圣鯤驕傲地說。但是,王圣鯤的朋友說他會經(jīng)常忘記母語。問及王圣鯤這個名字的來歷,王圣鯤說:“我非常喜歡莊子《逍遙游》里鯤鵬的形象,我的英文名ken和king發(fā)音很相近,所以我的漢語老師就給我起了這個名字?!?/p>
王圣鯤像一滴水融入大海一樣,融入到了濟南,經(jīng)過多年浸潤,他把自己都“沒當外人”。
“俺是山東人”
王圣鯤很隨和,讓人一見如故,大概正是因為如此,他在濟南的“朋友圈”很大,在朋友眼里他是“山東人”。王圣鯤認識多年的朋友表示:“他心很大,非常直爽。也很仗義,經(jīng)常幫助朋友!”
王圣鯤像個地道的山東爺們兒。按照采訪計劃,我們“五一”之前就應該采訪拍攝完畢,中途一度擱淺,因為他的一個朋友遭遇到了不幸,他去幫忙,忙了好幾天。但凡有朋友需要幫忙,王圣鯤總會伸出援手,頗有梁山好漢重情惜義的風范。
“我剛來濟南的時候,有很多人幫助過我!”王圣鯤說談起自己的朋友,總是很開心,臉上洋溢著幸福,尤其是他的“中國媽媽”讓他最為感動。
除了美國的家,王圣鯤在濟南也有一個“家”。在濟南求學時,王圣鯤認識了“中國媽媽”。剛到濟南時,王圣鯤曾經(jīng)住在朋友家里,朋友的媽媽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熱情細心地照顧他,他搬出來后,“媽媽”每個周末都邀請他去吃飯,陪他聊天,教他學中文,讓他在異國他鄉(xiāng)收獲了一份濃濃的親情。有一次,王圣鯤夜里生病,病情來勢洶洶,無奈之下只得給“媽媽”打電話。住得并不近的“媽媽”二話沒說就趕了過來,開車送他去醫(yī)院,徹夜陪伴照料。王圣鯤說起此事,情不自禁地用雙手捂住胸口,說這份感動永遠留在他心中。“中國媽媽”去美國探親時,王圣鯤的美國媽媽盛情招待了她。
廣交朋友、重情重義的王圣鯤“鄉(xiāng)土觀念”也很濃,他會等到深夜跟大洋彼岸的家人視頻、通話,每年都會回美國看望家人?!拔夷棠潭?2歲了,一個人生活,自己做飯!”談到奶奶,王圣鯤幸福又自豪。
王圣鯤在濟南的小日子過得有滋有味、多姿多彩。他給家里的小院鋪上草坪,陪寵物珍妮在上面玩耍,坐在小院里喝咖啡、聽音樂、讀書。他非常喜歡音樂,每天都會與朋友分享好聽的歌。王圣鯤擅長做飯,經(jīng)常組織外國友人一起做中餐,和朋友聚會,不亦樂乎。
(編輯/陳先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