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海永
摘要:通常情況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方法都較枯燥、較單一,一般都會忽視對初中生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導致課堂教學流于形式或者流程式授課。在新時期,教師要創(chuàng)新道德與法治教學理念,發(fā)揮閱讀在本學科課堂中的作用,給學生提供好的資源和反思與感悟的空間,讓初中生在閱讀中學習更多的道德與法治知識,進一步挖掘初中生的德與法的潛力,培養(yǎng)初中生良好的道德與法治閱讀品質(zhì)。
關(guān)鍵詞:道德與法治;閱讀;初中生;教學質(zhì)量;素養(yǎng)
中圖分類號:G633.2 ? ? 文獻標識碼:B ?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13-0034-01
閱讀是學習道德與法治的最常用的方式,初中生在閱讀過程中能夠感悟出知識的重難點和文本思想,形成正確的閱讀思維和終身反思的意識,為深入學習德與法奠定基礎。道德與法治課改的發(fā)展,促進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走得更高、更遠,不僅要注重知識的積累,還促進了學生德與法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更要促進德與法素養(yǎng)的提升。在大閱讀及綜合閱讀理念下,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鼓勵學生深度閱讀和多方面閱讀,通過誦讀、辯論、游戲、自測等閱讀方式,培養(yǎng)初中生的德育素養(yǎng)和法治意識。本文筆者結(jié)合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案例,客觀闡述了閱讀在本學科教學中所起的作用。
1.深入教材文本閱讀,提高學習興趣
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內(nèi)容符合初中生的自身特點和成長需求,有利于開發(fā)學生的智力和情商,是學習道德與法治的最佳材料。教師應帶領(lǐng)學生深入研究教材文本,給學生創(chuàng)造閱讀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講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師生交往》,通過教學要引導初中生與教師和諧相處,互相尊重。教師首先為學生播放視頻片段《放牛班的春天》,讓初中生思考師生之間應該怎樣交往?自己與老師是怎樣交往的?初中生都積極的回答問題,課堂氛圍高漲。然后教師把閱讀互動與反思感知交給學生,要求初中生認真閱讀教材內(nèi)容,在閱讀以后回答:如何構(gòu)建新型的師生關(guān)系?我們應該怎樣做?如何建立和諧友善的師生關(guān)系?接下來教師進行拓展訓練,讓學生講述一些名人與自己老師交往的故事,加深理解師生之間交往的重要性,知道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
2.開展生活素材閱讀,增強實踐體驗
眾所周知,初中道德與法治中涉及到許多生活知識,教師要善于開展生活素材的閱讀,一方面拉近課程與生活的關(guān)系,在生活中學習,另一方面增強初中生的實踐體驗,提高閱讀效率。同時,還要為學生推薦閱讀材料,教授閱讀技巧,使學生在閱讀中受益。比如講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合理利用網(wǎng)絡》,教學目標是教給學生能夠在上網(wǎng)時學會自我保護,科學甄別網(wǎng)絡信息,自覺維護網(wǎng)絡平臺安全,做好綠色上網(wǎng)閱讀宣傳員和評論員。課堂教學時,道德與法治教師為學生提供了一系列的生活素材,包括生活中的道德與法治案例,生活中的現(xiàn)象和問題等,如某某初中生逃課上網(wǎng),最終輟學在家,自毀青春;某某初中生登陸不健康的網(wǎng)站,影響了心理成長和價值觀念,養(yǎng)成一些壞習慣。學生在閱讀以后形成正確的思維方式,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為考試積累答題技巧。
3.引入影視資料閱讀,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
在新的教育環(huán)境下,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引入影視資料閱讀,運用影視資源,發(fā)展初中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有效增強教學效果。影視資料具有素材上的廣泛性、形式上的新穎性、內(nèi)容上的人物性和故事性等特點,適合初中生的心理認知思維,因此,影視欣賞是閱讀教學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比如講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法不可違》,教師可以引入《秋菊打官司》、《今日說法》等資源,讓學生直觀的感受法律的力量,自覺遵守法律,增強守法觀念,能夠運用法律合理維權(quán),警惕身邊的違法行為。尤其是引入的《楊三姐告狀》這一戲曲作品,極大地刺激了學生的影視閱讀興趣,用本地的教育資源引領(lǐng)學生學會正確的去判斷、去分析、去評價;再比如講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做負責的人》,教師可以引入《建黨偉業(yè)》、《焦點訪談》等作品,向初中生滲透德育教育,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道德素養(yǎng)。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影視作品的情景劇表演,給學生施展才華的空間,讓學生在表演過程中體會道德的真諦。
4.鼓勵試卷材料閱讀,優(yōu)化綜合能力
道德與法治試卷中的材料是學生閱讀的寶貴資源,這部分材料貼近考點和出題方向,是中考復習的首選。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鼓勵學生閱讀試卷材料,讓學生在小組中討論閱讀時遇到的問題,從而優(yōu)化初中生的綜合運用能力。首先,教師要選擇近幾年本地的中考試卷供學生閱讀,讓學生在閱讀以后寫出閱讀筆記,標記出重點,構(gòu)建知識體系。其次,教師要善于從試卷中總結(jié)答題技巧,對不同水平的學生均做好相應的指導,避免“不均衡、不全面發(fā)展”現(xiàn)象的存在,讓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再次,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檢查和監(jiān)督,有些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給學生布置了閱讀任務以后就成為了旁觀者,學生有問題也不敢提問,久而久之就會造成教學質(zhì)量下降。因此,教師要讓學生閱讀以后內(nèi)心受到教育,保持積極向上的學習態(tài)度和堅韌不拔的人生信仰。
總而言之,閱讀可以提高初中生對道德與法治教材的理解能力,拓寬初中生的道德與法治視野,增強初中生的生活體驗,在潛移默化中提升道德與法治素養(yǎng)。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必須要秉承新課改理念,尊重學生的認知基礎,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方式,為初中生學習道德與法治提供良好的閱讀反思環(huán)境,確確實實提高道德與法治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范海霞.淺析初中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思考[J].成功,2018(1).
[2] 郎咸武.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應貼近學生生活[J].東南西北:教育,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