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娜 東港市中心醫(yī)院麻醉科 (遼寧東港 118300)
內容提要:目的:調查新型環(huán)狀膜麻醉穿刺裝置方面的臨床使用。方法:以2016年9月~2017年10月住院的120例患者為對象,對照組(60例)用傳統(tǒng)的環(huán)狀膜麻醉穿刺裝置治療,觀察組(60例)用新的類型的環(huán)狀膜治療。結果:觀察組的有效投放量、麻醉藥投入量、心率、收縮血壓、呼吸數(shù)比對照組有明顯效果,(P<0.05)。觀察組的全麻醉率比對照組有明顯效果(P<0.05)。結論:新環(huán)狀膜麻醉穿刺裝置具有正確的定位、可靠的動作、小麻醉范圍和短恢復時間的優(yōu)點,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醫(yī)院手術方面的治療過程中,麻醉方面的效果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手術的進行過程,而患者的疼痛和并發(fā)癥與程度密切相關,因此在麻醉中需要保證高質量的麻醉。避免有害作用的反應。麻醉方法有局部麻醉、全身麻醉、靜脈鎮(zhèn)靜局部麻醉、鎮(zhèn)痛麻醉。在麻醉裝置中,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進步,更精確、高質量的環(huán)形膜麻醉裝置在臨床醫(yī)學中得到廣泛應用,其使用效果較好[1]。本研究對120例住院患者進行調查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資料取自于從2016年9月~2017年10月本院收治120例患者的記錄。對照組60例,男28例,女32例,年齡35~76歲,平均(54.5±3.5)歲。觀察組60例,男29例,女31例,年齡32~79歲,平均(52.5±3.8)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設計和使用方法:
結構:針鞘1、針芯2、針鞘底座3、針芯扣座4、藥物盲入口5、藥物出口6、藥物出口標記7和藥物給藥口8。
用途:新型環(huán)甲膜定向麻醉穿刺針為針鞘1內滑動的針2、針鞘1末端的針鞘基座3、針鞘1內滑動的針芯2、針鞘1內滑動的針芯等。在部位3其端部具有旋轉夾。提供了一種用于供應藥物的盲孔5。用于供應藥物的止動孔5是從銷芯夾片4分離到銷芯2頂部的孔。銷梳夾片4上設有用于供應藥品的止動孔5的開口端。出口6設置在針鞘1頂部的外壁上,出口6設置在針鞘1底部的外壁上,出口6位于針鞘上方,比針鞘1的底壁大。執(zhí)行針鞘3的子宮壁,在針鞘的底部設置與口6對應的藥物出口7,在藥針的針芯2的外壁上設置與藥物注射口5對應的藥物出口8和藥物出口8。鞘1。針芯2插入針鞘1以穿刺患者的甲狀腺膜。穿刺后,旋轉針芯保持裝置4,使針芯2的尖端返回針鞘1,從而防止因患者的緊急反應而造成的意外傷害,同時關閉針鞘1的尖端。數(shù)字5連接到出口6,用于從入口盲孔5注射藥物。藥物從上部出口6排出。針鞘I的上外壁出口6是針鞘1的針外壁的主要藥劑噴射口,達到針鞘中相對大的有效劑量的效果。投影標記7用于指示醫(yī)務人員主要麻醉噴口的給藥方向。
比較兩組有效麻醉時間、麻醉劑量、麻醉效果(咽反射、心率、血壓、呼吸頻率)及麻醉前接受情況。
觀察組和對照組療效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觀察組總接受率為91.6%,對照組總接受率為81.5%。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隨著支氣管鏡診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它已成為臨床常見而重要的診療手段,在診療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隨著疾病和患者年齡的增加,患者常常有不同程度的心肺疾病。由于一些患者害怕支氣管鏡診斷和治療,麻醉效果直接關系到診斷和治療過程的順利進行。良好的麻醉可以減輕疼痛,減少并發(fā)癥,尤其是嚴重咳嗽,屏氣可以影響手術,引起氣管黏膜損傷,或誘發(fā)哮喘和心臟病,甚至導致心血管和腦血管意外[2]。
麻醉效果直接對疾病的檢查測試和治療過程影響,在麻醉效果的情況下,患者的疼痛相對減少,并發(fā)癥率也降低。當麻醉效果不佳時,咳嗽和呼吸變得嚴重,對檢查和手術造成嚴重影響,對氣管黏膜造成一定損害,引起心臟病、哮喘等疾病的危象,對患者造成嚴重危害[3]。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飛速發(fā)展,麻醉設備越來越精密細致和高效。
在局部麻醉的過程中,患者可能遭受壓力、恐懼、焦慮、咳嗽和其他應激反應,這些應激反應可能導致高血壓和心率過快。通常會導致患者的診斷和治療中斷。局部麻醉不能用于兒童或癡呆患者,一般局麻下,環(huán)形膜穿刺是下氣道表面麻醉[4]。但是,在使用過程中,如支氣管感染、出血、損傷、舌下效應、咳嗽、呼吸潴留、缺氧等,往往存在一些問題,影響檢查方面的結果。為了獲得更好的麻醉效果,必須提高給藥速率和增加壓力,但會導致麻醉劑量增加,有效劑量相對減少,劑量可能不準確。采用新型環(huán)形膜麻醉可有效彌補上述缺點,效果較好,黏膜損傷小,意外刺激率小,在小劑量環(huán)境下顯示出最佳藥物[5]。
本研究通過對120例患者的分析表明,觀察組有效麻醉時間、麻醉時間、呼吸頻率、血壓、心率及可接受性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新型的環(huán)狀膜麻醉穿刺器引導麻醉較好,患者更愿意接受這種新型的環(huán)形膜麻醉。
綜上所述,新型的環(huán)狀膜麻醉穿刺器實用定位準確、操作可靠、麻醉范圍小、恢復時間短,安全性和可靠性高。
表1.觀察組合對照組療效方面的對比(±s)
分組 n 單位計量持續(xù)有效時間(min)麻醉藥量(mg) 麻醉的效果心率加快的次數(shù)(次/min) 收縮壓升高(mmHg) 呼吸次數(shù)加快(次/min)觀察組 60 25.3±2.8 210±30 24±15 21±13 6±3.5對照組 60 17.5±2.5 300±20 35±20 25±18 9±7.1
表2.觀察組和對照組麻醉方面程度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