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圖/周寧
在新疆博物館歷史展廳眾多唐代文物中,兩件泥塑彩繪騎馬仕女俑尤為吸引人的目光。這兩件彩繪騎馬仕女俑一件是1972 年吐魯番阿斯塔那187 號墓出土,仕女五官端莊秀麗,頭戴帷帽,左手持韁繩,端坐在馬鞍之上,為當時典型的貴族女性騎馬出行的形象。另一件是1973 年吐魯番阿斯塔那216 號墓出土,仕女騎著一匹紅馬,膚白唇紅,頭戴垂紗帷帽,紗籠半遮半露,頗有風韻??粗@兩件仕女俑,我們腦海中會浮現(xiàn)這樣的畫面:一千多年前的高昌城,正值初春,景色宜人,幾位時尚的唐朝女子戴著垂紗帷帽,騎著駿馬緩慢前行,仕女們似乎在談論著什么;而不遠處的亭臺下,一位體態(tài)雍容的貴婦人正專心致志地下著圍棋……
阿斯塔那素有“吐魯番地下博物館”之稱,古墓群位于吐魯番高昌北郊火焰山南麓戈壁荒灘上。墓葬年代從西晉到唐代中葉(公元2 世紀下半葉到9 世紀初)。墓主以漢人為主,同時葬有車師、突厥、匈奴等民族。阿斯塔那古墓群中埋葬的既有達官貴族、威武將軍,也有平民百姓、下層兵士,是當時高昌國的公共墓地。
阿斯塔那一帶降水稀少,極端干燥,使得許多有機類珍貴文物能保存至今。宋代以前,高昌地區(qū)是西域東部著名的中原文化傳播中心,中原漢地文化在這一地區(qū)的影響是顯著的,阿斯塔那墓葬中出土的大量造型各異、色彩斑斕的泥俑即是代表,既是唐代俑像及繪畫藝術風格西傳的佐證,也蘊含并體現(xiàn)了古代西域女性獨具特色的妝容服飾。
阿斯塔那187 號墓葬出土仕女俑
阿斯塔那216 號墓出土仕女俑
阿斯塔那墓葬群出土的俑類,數(shù)量眾多、造型各異、色彩斑斕,質地也有所不同。其中木俑和泥俑又別具一格,令人矚目。阿斯塔那泥俑在塑造中大多是服從繪畫的法則,極盡“繪”事,少對“體”予以表現(xiàn),所以與其說是“塑”,不如說是“畫”,比中原俑像更符合“三分塑七分畫”俗語。阿斯塔那泥俑沒有經過任何燒制,完全是用泥巴塑好造型,繪上各種顏色及紋飾,放置于墓葬中自然風干形成的;而內地出土的俑多為燒制而成。
當時的西域在唐朝政府的有效管理下,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和絲綢之路的暢通,服飾也呈現(xiàn)出多姿多彩的風貌。阿斯塔那墓葬出土的反映唐代西域女子生活面貌的泥俑作品豐富多彩,前所未有。
下圍棋的貴婦人
在發(fā)型上,根據(jù)身份、年齡、出席場合的不同,唐代西域婦女發(fā)型種類十分繁多,有云髻、螺髻、反綰髻、三角髻、刀髻、回鶻髻、烏蠻髻、雙環(huán)望仙髻、半翻髻……而這兩件騎馬仕女俑的發(fā)型并不復雜,應該為直接將頭發(fā)梳成發(fā)髻,固定在頭頂,這樣更方便帷帽的佩戴。
西北地區(qū)風沙較多,出門時為躲避風沙,西域女子喜歡戴上帷帽這種頭飾。其主體是用一種質地較硬的藤條或席片作骨架,上面繃上布帛,再在它的沿上加綴一圈長短與人頸部相等的網紗,就成了帷帽?!杜f唐書·輿服制》記載:“永徽之后,皆用帷帽,拖裙到頸,漸為淺露……則天之后,帷帽大形?!碧浦衅冢貏e是武則天統(tǒng)治時期,社會風氣日益開放,帷帽這種能張揚女性個性的頭飾,越來越受到年輕女子的喜愛,在中原地區(qū)也十分盛行,宮中和民間女子都爭相效仿。這兩件彩繪騎馬仕女俑再現(xiàn)了當時西域高昌女子頭戴帷帽騎馬出行時的情景,充分顯示了唐代西域女子所獨有的高雅莊重的氣質和多姿多彩的風貌。
阿斯塔那187 號墓葬仕女俑頭戴帷帽
豐腴雍容中的雅致,正是盛唐女性所獨有的。社會的繁榮,綻開在那些花樣面容上,流光溢彩,令人沉醉。在一些保存至今較為完整的唐代女俑上,我們可以看出,唐代女性化妝是濃艷、大膽、奢華且標新立異的。唐代西域女子對于化妝的重視也是前所未有的,她們一方面保持著本地區(qū)的風格,另一方面也受中原文化的影響。阿斯塔那這兩件騎馬仕女俑,再現(xiàn)了唐代西域女子五彩繽紛的化妝習俗。敷粉、抹胭脂、畫黛眉、貼花鈿、貼面靨、描斜紅、涂唇脂……每一個細節(jié)都在妝容中體現(xiàn)出來。
唐代女裝千變萬化,但是不外乎三大類型:窄袖衫、襦配長裙,胡裝,女穿男裝。兩件騎馬仕女俑的穿著均屬于第一類型,也就是窄袖衫、襦配長裙,上身穿短襦或衫,下著長裙,佩披帛,加半臂(即短袖)。阿斯塔那216 號墓騎馬仕女俑,身著貼身窄袖衫,衣領處開口較大,下擺部分則束于腰內;下身穿著黑綠相間的長裙,這套裝扮使得女子曼妙的身姿展現(xiàn)無遺。更值得一提的是,從女俑整體服飾來看,其上半身穿著的紅色短袖應該在綠色緊身長衫外,這種穿法在當今社會也有,這些服飾從側面反映出當時社會思想的開明以及時尚的開放,是唐代女性表現(xiàn)自身美的勇敢精神的體現(xiàn)。這種上衣下裙的“唐裝”,是對前代服裝的繼承、發(fā)展和完善。從整體效果看,上衣短小而裙長曳地,使體態(tài)顯得苗條和修長,因此受到年輕女子的喜愛。
出土于阿斯塔那墓葬中的唐代彩繪騎馬仕女俑作為時代的產物,必然會體現(xiàn)出時代的風貌,折射出唐代特有的審美文化特點。絲綢之路作為連接東西方世界的橋梁,也在這一時期達到了空前繁榮。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唐代女性尤其是貴族婦女的生活處處呈現(xiàn)出一種盛唐氣象。她們不僅以華美的服裝、靡麗的妝容、精美的飾品裝扮著自己的美麗人生,而且熱心政治,追求自我,從容出入于街市巷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