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沙龍主題:讓世界變美好。知乎上36個神問答、被沙龍兄弟姐妹們戲稱為“36計”的第10計。
第10個神問答:
問:如何讓這個世界變得美好?
答:先讓你自己變得更美好。
我更感興趣這問題提出的來由,因為這棋下得忒大了:動不動就世界了。
還好,這一答總算歸位到小處、個體:先讓自己變好一點兒吧。
要不然呢?力所能及讓某一微處美好起來,已屬不易。人和世界比,太渺小,但也不乏愚公移山專注的美好。而且,必須強調一點:僅坐而論道,給讓世界變美好的助力,大不了,要付諸行動,哪怕跬步。
講故事,真實的故事。
大家聽過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E小調第九交響曲《From the New World》嗎?翻譯有兩種《自新大陸》《自新世界》。如果覺得名字生,可以搜一下曲調,一聽,你多半會說:“就這首??!”對,就這首。
指揮家譚利華曾告訴我一個真實的故事:當初,這首曲子進入中國時,呈報的曲名是直接的翻譯《自新世界》。在并非改革開放的年代,你憑什么說你是新世界?不行。眼見著這么優(yōu)秀的曲子,國內樂迷聽不到了,怎么辦?有人靈機一動,翻譯變一變,“世界”改成“大陸”。世界只有一個,大陸有好多塊。于是,順利通過。
這首交響曲不僅是德沃夏克最重要、最有價值的一部作品,同時也是世界交響音樂寶庫中的珍品之一。我們聽到了,熟悉了,甚至用到了電視劇里,聽到了樂曲中的黑人音樂素材、波希米亞情結、斯拉夫音韻,感受到了世界的美好。
如此,我們是不是要感謝把這首交響曲帶到我們身邊的人?說到底,是他們穩(wěn)準狠的臨門一腳,讓世界變美好了。
那他們?yōu)槭裁磿羞@臨門一腳?認知上,多了解了一層,這首交響曲有人文價值;手段上,相當凌厲,目的只有一個,讓美好傳播;心態(tài)上,平和莊重,美好的就是美好的,沒那么復雜。這些特質,屬于誰?屬于他們自己,他們在讓自己變美好的路上,兼顧了公眾。
特簡單一個道理,別說世界,就一個單位,一個團隊,嘰嘰歪歪、嘀嘀咕咕的人多了,也美好不了。相反,每一個個體努力讓自己變美好,不管是內在還是外在,這個團隊、單位、世界,都會逐漸賞心悅目起來。
最終受益的是誰?
不僅是個體,還有團體。
一起努力吧,讓自己從里到外變美好。自己不美好,別指望周遭美好,那是白日夢,無從激活。
(朱子)
題圖/畢明
木匠
這個世界,你來了,你走了,生生世世,幾千年,幾萬年,就這樣流過去了。所謂生老病死,誰不是來所不得不來,走所不得不走。但有的人一生幸福,有的人卻一生痛苦,這是為啥?
當然,你可以說是因為出身不同、環(huán)境不同、遇見的人不同、遇到的機會也不同。但世界再不美好,你心仍可能感受到它的美好;世界再美好,你心仍可能感受到它的不美好。所以,世界美不美好,不重要,關鍵還是看你是怎么覺得的。
二百多年以前,有場大討論。是花本身很美,還是人覺得花美花才美?經過近一百年的討論,最后,認為花本身沒有美丑,人覺得花美花才美占了上風。
由此,我們是不是也可以換個角度重新來審視一下“如何讓世界變美好”這個問題了。
所以,如果把這個問題改成“如何讓我感受到世界的美好”,似乎更說得通一點。
那如何才能讓我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呢?這個就因人而異了,且我一個馬上就要退休的人和一個剛進入職場的年輕人,和一個已來日無多的老年人,對于“美好世界”的認識也肯定是不一樣的。
至于我,還是比較認同這樣一種說法——
在有生之年,過自己想要的生活,與其取悅別人,不如快樂自己,能把困苦的生活,活出詩意,把薄情的世事活出深情,這才是本事……
煩惱天天有,不理自然無。當你不開心的時候,就想想自己還有多少年可以折騰,想明白了,你就不會再生氣了。既不忘人恩,也不思人非;既不求人理解,也不望人同情。人家理解你了、同情你了,又能怎樣,你的事情最后還不是得靠你自己來解決,時刻要告誡自己要堅強!
別纏著往事不肯走,別賴著曾經不肯放手。當別人忽略你時,你不妨往“你不理我,我還不愛理你呢”這方面去想。你要懂事,你得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誰也不可能放下自己的事,一直陪著你。最尷尬的莫過于:高估自己在別人心里的位置。
有看不慣的事情,你可以說,但你也要明白,要走的人留不住,裝睡的人叫不醒,不喜歡你的人,你就是把心掏給他,他也不會被你感動。不為不值得的人生氣,不為不值得的事失眠。
拼也好,混也罷,都是彈指一揮間。豈不聞:“驅驅行役,苒苒光陰,蠅頭利祿,蝸角功名,畢竟成何事?漫相高。拋擲云泉,狎玩塵土,壯節(jié)等閑消。幸有五湖煙浪,一船風月,會須歸去老漁樵?!?/p>
反正,我就沒打算活著離去。
董巖
小芳是我大學室友中,這些年變化最大的一個。
幾年前,她不顧家人的反對,嫁給了一個比她大不少的男人——老方,兒子小方才三歲。本來,他們兩口子的日子過得還是挺不錯的,老方也知道疼媳婦,她說她挺知足的。但天有不測風云,就在一年前,老方因為在地鐵上,將一企圖占一個姑娘便宜的流氓打成了重傷,而被判了刑,還賠了人家很多錢。
老公進去以后,公公、婆婆年紀都大了,身體又不好,幫不上她的忙,她不得不一個人帶孩子,日子過得很是艱苦。
這時,小芳的母親說要從老家過來,小芳以為她要來幫她帶孩子。不料,母親來后,就勸她跟老方離婚。后來,當母親一次又一次極力想把其他男人推銷給她時,小芳與母親發(fā)生了很嚴重的爭吵,并馬上給母親訂了火車票,把她攆回了老家。
母親走后,小芳把孩子送到了一個可全托的幼兒園。因為她再不出來工作的話,他們娘倆就真是要去喝西北風了。但小芳打一懷孕就離開了職場,又沒有什么一技之長,要找到一個理想的工作談何容易。奔波月余,最后只有一家房屋中介肯試用她。
那段日子,她一天要工作十幾個小時,聯系房源,尋找租戶,一次竟騎在電動車上睡著了,結果連人帶車翻到了路邊的溝里,磕得鼻青臉腫。生活壓力,也將她身上的潛能極大地激發(fā)出來,小女人變成了鐵姑娘。
也是在那段日子里,她學會了大嗓門說話,也學會了抽煙,學會了喝酒。那天,我看到她手里夾著一支煙,風風火火地向我走來時,真把我給驚著了。印象中,小芳是個很靦腆的姑娘,可是現在她一說起話來,竟跟放機關槍似的,本來齒如編貝的一口白牙,現在也被滿嘴的黑牙根所替代。
后來,我聽大學時追求過小芳的老韓說,小芳現在過得很不錯。老方從監(jiān)獄出來后,想象著小芳這些年過得肯定不容易,雖然在信里她從來就沒跟他說過一個難字,更沒有和他提出過要離婚??墒强匆娦》寄且凰查g,老方還是被小芳的變化震驚了,他抱著小芳淚流滿面,小芳拍拍他的背,笑了。
盡管后來的小芳樣貌與性格都已大變,老方反而比以前更加疼愛她了。畢業(yè)20年同學聚會,我又看到了小芳。全場就數她的笑聲最爽朗,還是一笑就露出滿嘴的黑牙根……
飯后,班長叫服務員過來買單,服務員說結過了。大家順著服務員手指的方向一看,原來是小芳。
小芳大咧咧地露出一圈黑牙根,大聲地說道,“我們家老方來前特意囑咐我了,這頓飯他請了?!毙》寂e起酒杯,跟大伙說:“這里,我要再一次感謝,各位同學這些年對我的照顧,來,為了我們的友誼,干杯!”
畢明
自己本不是一個愛出游的人,可今年的五一假期還是帶著媳婦去了趟天津,去看了那位在天津薊縣“隱居”了兩三年的畫家老朋友。
車在此行天津的第一站——意大利風景街,發(fā)現隔著一個車位的一輛車的窗戶四敞大開,車內外一個人也沒有。車牌也是京牌兒,伸手拽了一下副駕這邊的門把手,車門應聲打開,車座上堆放著不少孩童用品。向四下張望一番,不見車的主人。壞了,估計是車主人停車忘記關車窗了。好在汽車擋風玻璃上留著電話號碼,我趕緊聯系上了車主人,好在他還沒走太遠。在等了十來分鐘后,車主人小跑著過來了,尷尬地笑著,低聲表達著謝意。
我和媳婦開玩笑:“早知道車主感謝不是那么熱烈,真應該收他200塊錢感謝費!”媳婦卻說:“都是北京來的,你好意思說嗎?好意思要嗎?”想想也是,咱是來看景的,沒帶著掙外快的任務啊。
參觀完了意大利風情街又開車去了趟五大道的瓷房子?;?00元買了兩張票,在人群中樓上樓下地轉了個夠。看累了,也餓了,想起了天津狗不理包子。等吃完了狗不理包子從飯館出來后才發(fā)現遇到了難題——車找不到了。
在幾乎將五大道那個圓盤五叉口的五條街道走了個遍后,時間已經過去了近一個半小時。得,剛剛吃肚里的狗不理差不多消化殆盡了。媳婦也一直在懊悔自己忘了給車位定位,我則寬慰著她,沒事的,大不了今晚先找個住的地方,等明天天亮了咱一大早起來再找,汽車沒長翅膀,它飛不走。但說實在的,此刻我的內心是慌慌的。
最后,我們決定回到尋找車位的原始出發(fā)點——瓷房子,沿著手機定位的路線疲勞地走下去,但我還是心存一絲遇見驚喜的僥幸。路上的行人和車子已經漸漸稀少了,五大道街區(qū)的昏暗燈光倒是顯得復古還原,可街道兩邊的景色愈發(fā)陌生起來,我是不是在犯傻,這些景色本來就是陌生的。我更加沮喪起來。
突然走在我身后的媳婦大聲喊起來:那不是咱們的車嗎?
阿彌陀佛,我?guī)缀跻蛄恕?/p>
找到了車是不錯的好事兒,不好的就是剛把車開到天津新地標“天津之眼”摩天輪附近時,眼瞅著“天津之眼”熄滅了璀璨的燈光,真正地閉上了眼。
很多時候,美好總是發(fā)生在不美好之后,不知這算不算是一種公平的交易?但此次天津之行給我感受更深的還是美好時刻都在,只要我們努力去感知。
第二天,我們離開了酒店前往100公里外的畫家朋友那里,美好仍在繼續(xù)。
滾滾紅塵,美好嗎?
當真、用力地活,就有溫度的美好。
苦難中,咬牙堅持的樣子,美好;
日常中,琴瑟相和的樣子,美好。
如是,
看風景的人,覺得世界美好。
彭立昭
兒時,我曾和外婆住在耒陽某廠區(qū)大院里。外婆是廠里唯一的勞動改造對象,每天負責打掃醫(yī)務室,那里曾賦予我童年許多美好的感覺。醫(yī)務室十幾平方米,很小,卻隔開成了診療室、治療間、消毒烘干房三小間。白墻素凈,充滿清淡微香的消毒水味;器械櫥柜桌椅都很陳舊,但安放在墻角舊桌幾上的幾盆綠葉植物,生氣盎然。
那幾盆綠植是蕭醫(yī)生的心愛之物。蕭醫(yī)生是名牌醫(yī)學院畢業(yè)的高材生,穿著白大褂走在廠區(qū)路上,驚鴻翩翩,而她坐定醫(yī)務室問診桌前,一長串請病假的人就往她那邊逶迤而去。都說,蕭醫(yī)生不但人美,還菩薩心,因為她不會隨便讓去請假的工人愿望落空、難受?!八麄兓钪兀撻_的?!笔潞?,她常跟外婆這么說。
蕭醫(yī)生不僅是位好醫(yī)生,還是一位植物栽培高手。她養(yǎng)的梔子花,僅一個月的時間就能從一棵白菜的長度長到一個小孩子的高度。她說,在成長中,梔子花在與時間賽跑,在用盡全力完成生命的綻放?!暗篮玫臇|西其實是慢慢成長的……”每次她給滴水觀音、綠蘿澆水時,總會說些我聽起來似懂非懂的話。吃飯時蕭醫(yī)生還在捧著厚厚的植物書在讀。從她口中說出來的植物名稱,全是拉丁語的學名。周末,她興奮地踩著單車,讓我坐在車后架上,帶我出廠門走進大自然,在田野、在山坳,欣賞一個“萬花筒”般的植物世界。
蕭醫(yī)生跟外婆學繪畫,每每讓外婆夸獎一番。醫(yī)務室靠近一個小水塘,荷葉、荷花以及蓮蓬和凋落的荷花,都被她畫得活靈活現??釤崽斓闹形?,蕭醫(yī)生坐在水邊的牛筋草上,看淺水里的荷葉、荷花和蓮蓬發(fā)呆。美好的植物讓她變得心靜如水,達到了一種心寬若荷、心穩(wěn)如花、心實如蓮的狀態(tài)。
兩年后,蕭醫(yī)生悄無聲息地離開了廠醫(yī)務室去了西藏。多年后我從一位老廠醫(yī)那兒得知,蕭醫(yī)生現在早回長沙工作又退休多年了,丈夫是植物學家,兒子是大學教授。青梅竹馬的他們,一個學醫(yī),一個學植物學,大學一畢業(yè)兩人卻分隔兩地。她丈夫選擇去西藏工作。一次在海拔4150米的高坡上尋找植物的種子時,狂風大作,上山時的路找不著了,腳下全是密布的荊棘,荊棘下面是黑暗的深谷,人不小心掉下深谷。還好,人脫險了,腿卻殘廢了。蕭醫(yī)生得知勇敢地去了西藏,陪在愛人身邊度過了一段最艱難的日子?;楹笏麄円黄鸹氐搅死霞夜ぷ鳌J掅t(yī)生改行在植物研究所當了一名館員,和丈夫一道天天與植物對話,一起探索生命的奧秘,生活過得充實且平淡幸福。蕭醫(yī)生這個就像植物一樣美好的女子,天然純粹,又倔強獨立。
李 巖
余秋雨說:旅人不同于常人,有一種獨特的心境,他們在荒漠相遇,在街市邂逅,一抬眼就能彼此溝通。我看沒有那么簡單,看著巴黎街頭星羅棋布的咖啡館,我特想在咖啡館默默地聽人們嘰哩哇啦地說話,見到他們興致勃勃的樣子,交談內容一定十分有趣??上乙痪湟猜牪欢?。與我同坐的中國友人說:沒有語言這把小勺,咱攪不動巴黎這杯咖啡。
去年夏天,我在巴黎的中國菜場買了一根白蘿卜,行走在街頭竟然被矚目,一個留著大胡子的法國青年操著口半吊子中文十分好奇地問我手里拿著的是什么。我告訴他這是白蘿卜,可以和羊肉一起燉著吃。他仍是一臉茫然的表情,大概他的半吊子中文無法讓他理解蘿卜和羊肉燉在一起是怎么回事。
很遺憾我沒能請他吃一次羊肉燉蘿卜,也無法用語言描述羊肉燉蘿卜的美味以滿足他的好奇心,但總算讓他知道了白蘿卜長什么樣兒。但愿他有朝一日能吃到羊肉燉白蘿卜,并且喜歡上這道美食。
語言是人類溝通交流的重要方式,很難想象人類沒有語言會是什么樣。我個人覺得只要解決了語言和飲食問題,長期待在異國他鄉(xiāng)應該有賓至如歸的感覺。首先是語言問題,語言不通就談不上溝通交流。我的父親19歲時被選派到莫斯科留學七年,在這七年的時間里他所學的專業(yè)就是如何溝通交流的外交。父親畢業(yè)后分配到外交部工作,又陸續(xù)在中國駐貝爾格萊德大使館生活工作了十五年,加一塊兒,他在國外一共待了二十二年之多。我父親讀過七年外語,按說語言應該算精通了。他在使館工作時得空便到使館后邊的小學校與小學生攀談,忽然發(fā)現孩子們的語言中有很多不解其意的俚語。于是他在與孩子們的閑聊中補習了這種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俚語。有趣的是,掌握了這種俚語竟可以拉近與當地人民的友好關系,話一出口,對方就覺得特親。
我突然想到我小時候就曾說過“嗝屁著涼”這個詞,這句來自天津的俚語,也曾讓許多自稱中國通的外國人困惑不解。如果有外國人能聽懂這句話,我也會覺得他很親。
另外,人類世界還有一個通用的溝通渠道,這就是藝術。
正是作家、音樂家和畫家們用文字、音樂和繪畫以及戲劇電影把生活中的愉悅和傷感記錄下來,作為我們幸福的參照。美妙的藝術作品瞬息間便能勾起我們內心的激動,讓我們擺脫了煩惱,增強對明日的期盼。也許這就是藝術的魅力,也是讓世界更美好的溝通方式。
世界很大,人很渺小。
只要真心相待,
和植物溝通,也可以默契相容;
和異鄉(xiāng)人溝通,也可以彼此欣賞。因為是宇宙萬物,
帶來認知的廣闊和藝術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