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欣怡 李翔 黃小琴 蘭軼
患者:女性,64歲,因“左眼活動性出血10+小時”于2018年12月12日來我科門診就診。患者否認外傷史,述頭日晚飯時間無明顯誘因出現左眼流血,無眼脹等其他不適,流血持續(xù)至第2日,故來就診。入院??茩z查:VOU 4.7 雙眼眼位正,右眼未見明顯異常,左眼瞼血液及血痂附著,左眼瞼裂內活動性血液滲出,左眼結膜輕充血,未見裂口,按壓左側淚囊區(qū)血液從左下淚小點溢出,壓痛明顯,余未見明顯異常。血壓:159/88mmHg;眼眶及鼻竇CT回示:左側淚道走行區(qū)管狀高密度影,左側上頜竇外側壁局部粘膜隆起(圖1)。追問病史,7年前曾因“左眼流淚”于某醫(yī)院行淚道置管術,具體不詳,術后未復查;近兩年來反復出現左側鼻腔出血、鼻塞等癥狀,僅行止血等對癥治療,近來反復出現左眼流淚癥狀??紤]患者左眼出血為淚道引流管所致,請耳鼻喉醫(yī)師協助檢查。鼻鏡示:左鼻腔粘膜糜爛,鼻道狹窄。腎上腺素利多卡因棉片收縮鼻腔粘膜,纖維鼻內鏡見下鼻道內一直徑約1.5mm乳黃色淚道引流管下端,暴露部分長約5mm,夾住暴露引流管下端,輕輕拉出一長約40mm淚道引流管(圖2),管道上淡紅色組織附著,管道內見鮮紅色膿性血液。術后予鼻腔填塞止血,抗感染等對癥治療。當日下午少量鼻出血。術后一周復診,述眼、鼻再未出血,左眼流淚、鼻塞癥狀較前減輕,淚道沖洗仍不通暢。
淚道阻塞性疾病是眼科較常見的外眼疾病,常發(fā)生于中老年女性,帶給病人的痛苦較大。目前主要的治療方法有藥物、淚道探通沖洗 、淚囊區(qū)按摩、激光淚道成形、淚道置管、鼻腔淚囊吻合術等。淚道置管術用于淚道阻塞性疾病已有百余年歷史[1],有不改變淚道的生理解剖結構,不改變淚液排出路徑的優(yōu)點[23],保持淚道通暢并不遺留瘢痕,是微創(chuàng)性淚道手術的主要方法。目前國內外使用的淚道支架或人工淚管類型眾多,各種支架淚管的取管時間也各有相異。一般來說,多數淚道支架和人工淚管一般在放置 1~3月后可考慮取出 ,若骨性狹窄嚴重者可適當延長放置時間 ,但一般不超過1年,金屬支架一般長時間留置 , 除非發(fā)生淚道再阻塞才需要取出[4]。由淚道置管引發(fā)鼻、眼部癥狀而成為醫(yī)源性異物的,在臨床上并不多見。曾有報道淚道金屬管引起鼻部癥狀兩例[5],淚道金屬管結石堵塞兩例[6]。本例患者,置入淚道引流管為橡膠材質,應在1年內取出。患者術后未定期復診、按期取管,置入淚道的引流管做為異物,刺激局部粘膜致粘膜糜爛,引起鼻腔炎癥,粘膜出血。
該患者依從性差,考慮待局部炎癥消退后擇期行鼻腔淚囊吻合手術。
圖1 眼眶及鼻竇CT回示:左側淚道走行區(qū)管狀高密度影
圖2 取出的淚道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