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國富
【摘要】當前,音樂教育已經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之一,尤其是在素質教育理念正在大力倡導與推行的時期,音樂教育要發(fā)揮其自身的學科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音樂素養(yǎng)與音樂能力。音樂教育需從小抓起,在小學階段的音樂課程教學中,歌唱教學占據著不可忽視的地位。本文主要針對小學音樂課的歌唱教學方法進行分析,以期堅持可以提高歌唱教學效果,實現新課標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音樂;歌唱教學;素質教育;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歌唱是歌唱者從心靈深處發(fā)出的呼喚,既可以表達音樂情緒,也可以表達自我情感。歌唱在小學音樂學科體系中是非?;A的課程內容,能夠豐富小學生的情感,喚起他們內心的美好情感,有利于他們感知音樂的豐富內涵。只是當前小學音樂歌唱教學的實際教學效果并不夠理想,使得許多音樂教師陷入了深思,將歌唱課的高效課堂構建當成了新時期重要的研究課題。
一、小學音樂歌唱教學的基本現狀
在小學音樂教學體系中,歌唱教學是非?;A的內容,能夠為小學生的聲樂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只是根據有關調查可知,超過95%的低年級小學生樂于主動參與到歌唱教學中,同時低年級小學生的歌唱聲音非常洪亮,而且比較整齊和統(tǒng)一。但是相對而言,在中年級的學生群體中,只有不到50%的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到歌唱教學活動中,到了高年級,這一數據還會下降。這就意味著小學生會隨著自身年齡的增長,愈發(fā)不重視歌唱教學在音樂學習中的重要性。除了小學生的生理發(fā)育這一因素,歌唱訓練方法不恰當則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1]。這就意味著小學音樂教學的歌唱訓練方法亟待改進,以便為小學生的歌唱技能訓練提供重要的保障。
二、小學音樂歌唱教學的重要性
不管是教師還是小學生,都應該切實認識到歌唱課在音樂教學中的重要作用。第一,在歌唱教學中,學生能夠通過歌唱這個方式融入到課堂教學氛圍中。當學生身處這一課堂氛圍時,則可主動地接受基礎的音樂知識。第二,學生在歌唱的教學中,能夠訓練自身的歌唱速度與歌唱節(jié)奏,并使其了解音符的美感,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這對于促進小學生的音樂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第三,歌唱教學能夠讓小學生體會音樂的情感,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感知能力,并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學習興趣,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逐漸提高學生的音樂素質及音樂能力[2]。
三、小學音樂歌唱教學的有效方法
(一)注重師生互動,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小學生在音樂歌唱教學活動中的參與度并不高,而通過有效的師生互動,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學生在教師的引領下,會更樂于積極參與到歌唱活動中。為了達到這一教學效果,教師可以選擇與小學生共同唱一首歌,通過歌唱來展開互動,師生一起體驗歌唱時的快樂情感,讓小學生可以從中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比如在《我們愛老師》的歌唱教學中,教師就可以與小學生采用優(yōu)美輕柔的聲音共同歌唱這首歌,將學生對老師的尊敬與熱愛都激發(fā)出來,并融于歌唱中。在正式開始歌唱之前,教師可先讓學生討論一下教師節(jié)的知識,并自主思考如何表達自己對教師的敬意。在這個基礎上,教師要引導學生熟悉歌曲旋律。即在唱歌詞之前,把歌曲音樂當作是一首背景音樂,讓小學生通過聽、做、畫、想以及誦等活動,對歌曲旋律進行快速掌握。然后通過聽唱法來對歌曲進行學習,教師可為學生進行范唱,讓小學生跟隨著教師的歌唱步伐一起向前走。在學生基本熟悉了音樂旋律和歌詞之后,教師可以采取分句唱的方法,或者采取同步唱的方法與學生一起歌唱。在學完歌曲之后,教師也可引導學生根據音樂的規(guī)律來拍手、拍腳或者跺腳,為新學的歌曲伴奏。此外,教師可在歌唱教學中讓小學生自制賀卡,或者自制紅花,獻給自己敬愛的老師們。通過這樣的教學方法,既可讓小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提高歌唱教學的效果,又可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創(chuàng)設音樂情境,培養(yǎng)學生的感知與演唱能力
歌唱可以讓歌唱者抒發(fā)自身的情感,其是一種情感豐富的音樂藝術。教師應該注重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良好的音樂情境,讓學生能夠融入到這一情境中,然后在內心產生情感共鳴,自然而然地通過歌唱來抒發(fā)情感[3]。比如在《翠鳥咕咕唱》的歌唱教學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以下的情境:“有一位旅行客,他抵達了澳大利亞的某個森林中,聽到了比較奇怪的聲音,定睛一看,原來那聲音是鳥叫。當地的人會將這只鳥成為笑翠鳥,這主要是因為這種鳥在叫起來時,聲音就像是人類在大笑。旅行客繼續(xù)前行,沒想到在路途中聽到了笑翠鳥正在唱歌,這歌好聽極了!”學生自然而然地走進了這樣的情境之中,去掌握這首兒歌的歌唱知識與歌唱技能。這首歌曲實際上是二拍子的二聲部輪唱曲,主要是通過三度音程對翠鳥的叫聲進行模仿,生動地表現了翠鳥唱歌的快樂情緒。學生在這一課的教學中,可以培養(yǎng)自身對多聲部的感知能力和對歌曲的演唱能力。
(三)抓住音樂形象,將其與關鍵的音樂元素結合
合唱是歌唱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歌唱教學的質量,要求教師在開展歌唱教學時,還要注重引導學生掌握合唱歌曲。比如《八只小鵝》這一音樂歌曲就屬于比較簡單的合唱歌曲,其音樂情緒是歡快的和活潑的。在課堂上開展這一課的教學,可以奠定合唱教學的初步基礎?!栋酥恍※Z》這個歌曲表達了生動又活潑可愛的動物形象,此時教師就可以將音樂形象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理解音樂教材。具體而言,教師要采取以下幾點做法:首先,音樂形象要和音樂節(jié)奏、音樂節(jié)拍等等相互結合。這首歌曲是2/4拍,而在歌曲中又穿插了“xx xx”這一音樂節(jié)奏,可以模仿小鵝的快樂叫聲。學生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可以感受到其中的童趣性。其次,音樂形象要和音樂力度相結合。一般而言,小鵝的腳步具有輕巧的特點,而小鵝的叫聲卻具有較強的彈性,教師需指導小學生掌握好小鵝的音樂形象及相應的音樂力度。最后,音樂形象要和音樂速度相結合。因為小鵝走路時是搖搖擺擺的,所以其音樂速度一般比較慢。如果將音樂形象和音樂節(jié)奏、音樂力度、音樂節(jié)拍、音樂速度等相結合,可以讓音樂仿佛有了生命的活力。
(四)融入生活元素,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與情感
將生活元素融入到課堂教學中是當前比較受青睞的教學方式,在小學音樂的歌唱教學中,采用生活元素與歌唱教學融合的教學方式,可以將學生的生活經驗、個人情感和現有知識都調動起來,讓學生降低對歌曲的理解難度[4]。比如在《踢毽子》這一音樂的歌唱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學生踢毽子的生活實例,讓學生回憶起自己踢毽子時的畫面,從而將自身對踢毽子運動的喜愛之情投射到歌唱學習中,掌握好活潑開朗的二拍子歌曲的歌唱技巧。教師還能引導小學生根據實際踢毽子的動作創(chuàng)編到歌曲的歌唱之中,增強歌唱教學的趣味性,同時可以促使學生更快地學好這一歌曲。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當前小學音樂課的歌唱教學現狀不容樂觀,教師需要重視歌唱教學在音樂課教學中的重要作用,在新時期的教學改革要求之下,應該對歌唱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探索、分析和解讀,從而形成一套可以提高學生歌唱學習效果的指導方法,提高學生獲取歌唱知識與歌唱技巧的良好能力,并使其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接受歌唱文化的熏陶,陶冶自身的情操,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并且可提高學生的歌唱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妍.新時期小學音樂歌唱教學面臨的困境和教學對策[J].考試周刊,2018(82):185.
[2]陳娟.小學音樂教學中歌唱方法的研究[J].好家長,2018(67):66.
[3]何志梅.讓歌唱引領小學生走向美好新未來——小學音樂歌唱教學策略之我見[J].考試周刊,2018(77):186.
[4]周秀靜.小學音樂教學效率提高的探究[J].新課程(綜合版),2018(6):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