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睿
【摘要】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同時閱讀也是體現(xiàn)學生語文綜合素質(zhì)的重要部分,良好的閱讀能力也是學生以后深入學習的關鍵。在閱讀過程中,需要選擇一個合適的切入點,這樣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也會更加高效。本文在深入分析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特點的基礎上,較為詳細的闡述了切入點的有效選取策略。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課堂學習
閱讀是學生獲取外界信息、了解世界文化、獲得審美感受的主要途徑,也是小學語文教學的核心任務。在小學階段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閱讀可以作為提升學生綜合語文水平、提升寫作能力的教學利器,但是受到閱讀時間和內(nèi)容的影響,單純依靠課本內(nèi)容是無法滿足學生自我表達、寫作實踐等方面需要的,更不要說提升他們的文學素養(yǎng)了。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完成既定教學任務的前提下,適當把學生的閱讀思維拓展到課外空間,讓他們通過海量閱讀逐漸提升自身的閱讀能力,讓閱讀成為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一、重視小學生全員參與,提高合作效果
小組合作的閱讀模式可以讓同學們通過互相交流使自己的長處得以發(fā)揮、展示自己、并得到同學們的幫助。這種互幫互助的合作模式打破了舊有的單一的學習局面。而且教師不應當單純地告訴學生知識是什么,而是需要激發(fā)學生去問“為什么”。小組合作就是集體的合作,每個學生都應當在閱讀知識的交流中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實現(xiàn)一加一大于二的完美結(jié)果。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的是學生的差異性。分組的時候可以不同的層次劃分學生的組別,以組內(nèi)差異,組間相同的規(guī)則分配各個小組,之后組織學習的時候以小組為單位,掌握各小組的進度,實現(xiàn)小學生的全體參與。
二、重視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的整合,培養(yǎng)學生合作的有效性
通常的語文閱讀使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得以鍛煉,而合作學習就是需要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如果學生沒有獨立思考就直接進行合作學習,學生就容易出現(xiàn)散漫、融入難的狀態(tài),達不到合作學習的目標要求。由于我國語言具有博大精深的特點,對于文章中同一個問題常常有多重豐富的答案,合作交流的優(yōu)勢就是打破了常規(guī)答案的局限性,使得閱讀可以發(fā)揮其語言文字多重含義的魅力,吸引學生走入閱讀思考、閱讀理解中去,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來引導學生對于知識的有效性。
三、發(fā)展合作競爭,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合作和競爭是并存的,小學語文教師在合作探究的教學中不但要在小組內(nèi)進行合作,還要在小組內(nèi)進行競爭,競爭能夠促進合作,合作有利于競爭,在不斷地合作和競爭中,使小組成員之間更加團結(jié),更加緊密,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在成員優(yōu)勢的互補中,提高學習成績,增強學習效率。比如在《望洞庭》和《憶江南》兩首古詩的學習中,小學語文教師可以把班級同學劃分成幾個小組,合作背誦古詩,小組內(nèi)成員之間互考,在確定全班同學都背誦完之后,教師再讓各小組之間進行比賽,看哪一個小組成員背誦得好,給予背誦得好的小組獎勵。在合作和競爭中不斷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枯燥乏味的古詩學習變得生動有趣,增強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四、在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讓學生在自讀自悟中,在邊讀邊思中,在相互討論中,在小組交流中,在合作學習中動口、動腦、動手去學習朗讀和默讀,去理解詞句,去培養(yǎng)語感,去受潛移默化的熏陶。在閱讀教學中,我經(jīng)常采用朗誦會這種形式,既鍛煉學生的朗讀能力,又使學生在合作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如《菜園里》一課,我采取詩歌朗誦會形式進行教學。每組各派一名代表參加全班比賽,比賽前給學生留一段準備時間,其他成員給代表出謀劃策,指導他讀好課文。有興趣的小組,其他成員還可以為他加上動作,以表現(xiàn)這些蔬菜的特點。最后不但評選出最佳朗誦能手,還要評選出最佳合作小組。學生興致很高,每個學生都爭先恐后地獻計獻策,一個句子,一個詞語,怎么重讀,怎么輕讀,聲音如何上揚都指導得很到位。合作學習不但提倡生生合作,師生之間的合作也必不可少的。在《四季》一課,師生可合作表演,根據(jù)課文的形式合作自編兒歌。《小小竹排畫中游》一課可師生合作完成圖畫板書的設計。
五、客觀評價,善于鼓勵表揚
合作學習小組完成了自己的任務之后,要對任務的完成情況及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客觀的評價。例如在學習新課文時,教師可通過分小組競賽的方式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讓學生在學習小組內(nèi)分析課文,包括揣摩人物性格與心理、分析課文的主旨及內(nèi)涵等,每個小組對合作學習成果進行闡述,再由教師客觀點評,選出優(yōu)勝小組并進行鼓勵獎勵學生時要采取多方面的表揚制度。對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準備階段都要獎勵,不能片面地看學生的分數(shù)來獎勵,多種形式的表揚制度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非常大的幫助作用,通過長時間實行獎勵制度,可以明顯地看到每一位學生在學習上的進步。
六、優(yōu)化教學,增強師生互動
探究性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是小學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因此教師要優(yōu)化教學,增強師生間以及生生間的全方位互動。比如在課前讓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讓他們通過個人或小組學習共同探討課文的背景知識,疏通課文中的字詞,確定課文中的學習目標,并根據(jù)目標提出質(zhì)疑和假設,同時標明自己的疑惑。課堂上,通過師生間以及生生間的互動,共同確立目標,共同探究答案。對于那些確有難點的內(nèi)容則由教師進行適當?shù)攸c撥和講解。這樣語文閱讀教學就會體現(xiàn)出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也將會更好地發(fā)揮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
總之,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是時代的要求。教師應當引導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重視閱讀,在閱讀教學中設置相關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小學生應該培養(yǎng)閱讀能力,這樣就能領悟課文中的種種情感,深入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這樣可以讓小學生沉浸在語文的世界里,體會繽紛多彩的語文世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這樣語文學科中的種種奧秘才能被我們找尋出來,才能讓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顯著提升,才能讓我們的語文教育事業(yè)蒸蒸日上。
參考文獻
[1] 田印.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切入點的選取[J].新課程,2012.
[2] 潘友.拓展當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探討[J].讀寫算,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