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健波
【摘要】 政治作為傳承國家意志以及未來發(fā)展的重要學科,教師應采用“問題引領式教學”手段來解決當前面臨的難題,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本文簡要講述問題引領式教學的具體內容,加強課堂的趣味性,以期提高教學質量。
【關鍵詞】 問題引領式 政治教學 問題
引言
所謂問題引領式教學,具體是指基于課堂內容,構建相應的教學情景,通過設置一系列問題引導出教材,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并促使其自主探究問題,通過個體或者整體的共同討論,培養(yǎng)自主學習以及思維的習慣,激發(fā)學習潛力,保證其更深入地了解政治知識。本文深入研究如何在政治課堂靈活應用問題引領式教學。
一、目前高中政治教學所具備的問題
隨著社會對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部門也不斷嘗試和探究新的教育手段,通過一次次課改,已經取得了較好的成就。但是,作者發(fā)現(xiàn)高中政治教學依然存在諸多難題。第一,政治知識較為枯燥,大多數(shù)老師僅僅根據(jù)政治教材反復朗讀,教學手段單一,教師與學生并未深入交流,學生被動地聆聽,最終產生厭學情緒;第二,學生不愿主動去思考政治知識,甚至他們認為政治知識只需要死記硬背,獲得高分即可,未能參透學習的真實意圖,這顯然違背教學目的,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內在要求;第三,教師水平較差,每年都會出現(xiàn)許多政治事件,如果教師無法在工作之余自我完善,彌補新知識,則難以有所提高,教學質量會逐漸下滑??梢姡粢嵘咧姓谓虒W的效率,就必須及時革新教學模式和方法。
二、問題引領式教學法的應用
1. 構造問題情境。
要想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教師應構造相應的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思維。首先,教師應在備課階段理解教材的教學目標以及具體內容;其次,以學生的學習狀況為依據(jù)來打造問題情境;最后,課堂上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探索答案。本文以“價值規(guī)律”章節(jié)為例,購買物資是人類的日常生活組成,教師可以根據(jù)貼合學生實際生活的購買問題來營造問題情境,要求學生每次購物記錄相應的水果價格,思考為何水果的價格會出現(xiàn)波動,如何有效提高自身收益?最后,要求學生根據(jù)調查情況以及知識體系講解自己對價值規(guī)律的看法,進而使教師了解到每位學生的學習情況。
2. 探究解決問題。
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是引領式教學的起點,如何促使其深入探究自己所提出的問題是最重要的步驟。本文提議,教師將學生以小組形式劃分,人數(shù)組成約為四人,保持每組成員具備學習水平的不同層次,然后允許小組內展開談論,最后每組成員選擇代表上臺發(fā)言。此外,教師可以允許小組之間進行辯論,通過了解他人的想法來糾正自己的錯誤。此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自主思考問題,同時可以增進課堂氣氛,促進學生團結。教師應詳細指出每個小組的缺陷所在,評比出最優(yōu)小組以示鼓勵,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進而促使學生自主探究,靈活運用習得知識,不斷思考和解決新問題,進而鞏固和內化新知識。
3. 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由于政治知識在不斷更新,但是教材無法與社會現(xiàn)象同步,因此,教師必須創(chuàng)新教學手段以保證學生與時代接軌。例如:備課階段,教師可以從互聯(lián)網中搜集大量的政治資料,將其打印成相應的圖片或者制作成PPT。通過將枯燥的政治知識轉化為生動的圖片或者動畫,同時給予學生最新的政治知識,幫助其緊跟時代潮流;其次,教師可以尋找部分經典案例啟發(fā)學生思維,例如:人民代表大會、經濟貿易政策、軍事戰(zhàn)爭等,引發(fā)學生自主思考,通過當前的具體事件與教材內容相契合,理解知識;最后,教師應保證學生深入實踐,而不能一味地關注理論知識,只有親身感受知識所提供的益處,加之教師的引導和點撥,方可促使學生了解自己存在的缺陷。
三、問題引領式教學方法的關鍵點
1. 趣味性。
高中生處于青春期,其性格活潑且樂于接受新鮮事物,而政治教材內容多半較為傳統(tǒng),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實際經驗與趣味點的結合調節(jié)課堂氛圍。本文以“納稅”章節(jié)為例,教師可以設置問題:為什么外出就餐時商戶在不開發(fā)票的情況下降低價格?此問題覆蓋所有人群,學生會瞬間受到啟發(fā),了解到發(fā)票是維護自己權利的重要保證,同時也起到督促商戶依法納稅的作用。類似于上述問題,不僅通過飲食增添了學習的趣味性,同時簡明扼要地梳理了知識要點,學習效率自然得到提升。
2. 注意問題的難易程度。
由于高中生的思維依舊無法接受難度過高的問題,尤其是針對班級學習成績兩極分化過于嚴重的情況,教師應當考慮到學生的自信心問題。此外,問題的設置應遵循層次性,從簡單問題出發(fā),逐漸增加難度,同時覆蓋所有的知識要點。最后,教師應當關注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與發(fā)散思維能力,不能用標準答案束縛學生的思維。
3. 師生互動。
教師與學生總會存在隔閡,進而導致學生不敢提出自己的問題。教師必須與學生多加交流,深入學生內心感受他們的需要。例如:教師在休息時間可以舉辦小型活動,增進師生友誼;避免學生的心理產生恐懼,教師與學生在互聯(lián)網中加強溝通,允許學生匿名發(fā)表看法,進而找到自己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只有和諧、平等的關系,方可讓師生關系更加融洽,減輕學生壓力。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政治知識較為枯燥,教師的教學手段如果過于單一,學生不愿自主思考,教材知識更新速度較慢,因此,高中政治教學質量較差。本文提議教師采用“問題引領式”手段滲透高中政治課堂,通過設置層次性問題,打造相應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感受,注意問題的難度,加強與學生的溝通,并靈活使用多媒體設備,從而提升高中政治教學的效率,提高學生主動思考和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梁秋.高中政治課堂有效開展生活化教學的策略與方法[J].成功(教育),2013(03):202-203.
[2] 張兆芳.淺談時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用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15(1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