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卿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我們開始讀書識字時,最先接觸到的詩詞就包括了這首《春曉》。春來鳥鳴、雨落花開,仿佛是刻在我們內(nèi)心深處的春的景象。
古人說的沒錯,在春天,鳥兒最為活躍,我們也最容易聽到它們、看到它們。挨過了漫長的冬日,隨著氣溫漸升,在南方過冬的候鳥都要打點行裝,奔向北方的繁殖地點;而常年待在本地的留鳥們,也各自梳妝,開始準(zhǔn)備求偶了。
鳥兒們求偶,最常用的是聲音。平時鳥兒們閑談的聲音叫做“鳴叫”,英文叫做call;而用于求偶的鳴聲,古人稱之為“鳴囀”,英文叫做song,是鳥兒們說的情話,音調(diào)更多變、更復(fù)雜,就像唱歌一樣。在春天里,人們常常會被鳴囀所環(huán)繞,處處聞啼鳥。
除了叫聲,鳥兒們在求偶時還會換上新的羽裝。很多鳥類在求偶、繁殖季節(jié),羽色會更加鮮艷,甚至和冬日的面貌完全不同,稱作“繁殖羽”,意在向所有的同類宣告“我已經(jīng)準(zhǔn)備好了”。還有一些鳥兒需要通過炫耀自己華麗的羽毛才能找到合適的配偶。生兒育女鳥生大事,總要隆重一些。
在春天,匆匆飛過的候鳥和固守本地的留鳥,可能會出現(xiàn)在任何地方,荒野中、公園里、小區(qū)中,甚至是你的身邊。有一天我早上起來,發(fā)現(xiàn)一只樹鷚正在陽臺上休息,它有著瘦長的身體、尖細(xì)的嘴、橄欖綠的后背,以及布滿斑點的前胸——這一切都在說明它不是一只麻雀。
樹鷚會在夜間遷徙,以躲避白天出沒的猛禽。它可能在夜間飛了近百公里,黎明時分,相中了一個小小的陽臺。我慢慢地湊近它,隔著玻璃,我們距離不到一米,它并不慌張,歪著頭看著我,我能看到它黑色的眼里有一點點亮光,最后,它歇夠了,拍拍翅膀飛走了。這個白天,它可能還需要忙著尋找各種昆蟲充饑,前方或許有近千公里的路途在等著它。
當(dāng)一個人如此近距離與一只野生鳥類對望,很難不激起自己的好奇心:它是誰,它叫什么名字?它從哪里來?又要到哪里去?它是匆匆的過客,還是本地的居民?就是這樣的好奇心,推動著我走入觀鳥的大門。
春季是觀鳥的好時機(jī),叫聲好聽的鳥、羽色艷麗的鳥,無一不吸引著人們走出門去偶遇它們。走在路上,行道樹上可能會有柳鶯在跳動,它們一刻不停,就像上足了發(fā)條一樣;走入公園,樹下可能會有正在瘋狂尋找蚯蚓和果子的鶇;野外、水塘邊,還可能遇到成群的雁鴨和鸻鷸。
去偶遇它們,只要攜帶一顆好奇心就可以了。
不過鳥都是警覺又好動的家伙,要想看清它們、認(rèn)識它們,還需要一些工具:一個望遠(yuǎn)鏡,一本圖鑒。如要想要拍下它們的身影,那還需要一臺長焦相機(jī)。
十多年前,有鳥友攜帶望遠(yuǎn)鏡、長焦相機(jī)和GPS到野外觀鳥,當(dāng)?shù)氐睦相l(xiāng)小心翼翼又充滿好奇地湊過來問:你們是間諜嗎?隨著觀鳥日漸普及,這樣的笑話應(yīng)該不會再出現(xiàn)了。
要想更好地遇見鳥兒,就需要到它們喜歡的地方,灌叢、農(nóng)田邊緣、未修整過的濕地、非單一樹種的林子,這些地方,它們能藏身,還有東西吃,可以過得很舒服。
常年觀鳥的人,也會追逐鳥兒來到這樣的地方。有的鳥友會找一個合適的環(huán)境,可能是一個小水坑,也可能是一顆開滿花的樹,然后坐下來,沏上一杯茶,佛性觀鳥,等鳥兒自己跳到面前。而有的鳥友則是力量型觀法,他們會在路上來回巡視,以增加和鳥兒遇見的幾率,如果晚上看到朋友的步數(shù)動輒四五萬,就知道這家伙又跑遠(yuǎn)去觀鳥了。
但鳥兒沒有那么善解人意,通常不會跑出來任人欣賞,觀鳥者往往需要以樹枝、草叢的不規(guī)則顫動或是嘰嘰喳喳的鳴叫為線索,就像捉迷藏一樣把它們一個個找出來,又要根據(jù)它們的身體特征、顏色和行為,像解密游戲一樣,對照圖鑒找出它們的名字。當(dāng)觀鳥者找到它們,并將它們識別出來,內(nèi)心會產(chǎn)生很大的滿足感。
除了郊外的荒野,鳥兒也會出現(xiàn)在城市公園里,在遷徙季,任何一片綠地都能給飛累的小鳥一個喘息休息的環(huán)境,就算一片不大的街心花園,也可能有各種鳥兒棲息。所以在春季,人們不用走出多遠(yuǎn),就能欣賞到來自千里之外的精靈。
春季過半,鳥兒們紛紛進(jìn)入繁殖狀態(tài),等到幼鳥孵出來,你可能會在散步的時候撿到不會飛的小鳥,這時千萬不要好心地將小鳥帶走,因為這些小家伙多半是練習(xí)飛行時不小心掉到了地上,它們的父母多半在附近的樹枝上焦急等待,你只要將它們送到附近能夠到的最高的樹枝上,一會兒就會有它們的父母來接它們回家了。
趁著春季,邁入觀鳥的大坑,不,大門吧,“始知鎖向金籠聽,不及林間自在啼”,觀鳥永遠(yuǎn)會看到鳥兒們最美好的狀態(tài)。
觀鳥裝備指南·望遠(yuǎn)鏡
觀鳥望遠(yuǎn)鏡很多,要選輕巧且亮度好、放大倍率也不太大的那種,否則輕微的抖動都會被放大,讓你找不到目標(biāo)甚至眩暈。一般有經(jīng)驗的觀鳥者會選擇8~10倍放大倍率的望遠(yuǎn)鏡來觀鳥。
愛鳥小貼士
對遠(yuǎn)道而來的鳥兒來說,最重要的是好好休息,吃點東西,因此我們不要為了看清它們而去追逐它們。如果自家有個庭院,為它們保留一點灌叢、一個水坑,有助于它們恢復(fù)體力,更好地完成后面的旅途。
在城市里,鳥兒們也會面臨盜獵的威脅,灌叢中可能埋伏著拍網(wǎng)、樹林里可能拉著張網(wǎng),當(dāng)我們遇到有人捕鳥,如果己方人數(shù)較多,可以進(jìn)行勸告;如果人少,建議打電話報警,請森林公安前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