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德元
[摘?????????? 要]? 中職學生知識底子薄弱、數學抽象思維、數學運算等核心素養(yǎng)較低,嚴重制約了中職學生的發(fā)展。因此,中職學校的數學教師在進行教育工作時應當從以下幾個點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yǎng):滲透數學美育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設立數學名人故事培養(yǎng)學生的精神素養(yǎng),運用夸贊教育增強學生的數學信心,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開放性素養(yǎng),通過學習實踐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解決素養(yǎng),運用古詩文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關??? 鍵?? 詞]? 核心素養(yǎng);中職數學;教學方式
[中圖分類號]? G712??????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08-0060-02
中職教育是我國教育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和特殊階段。目前,我國的中職教育包括三年制中專和五年制高專,近幾年來隨著社會和國家對中職教育的重視,其規(guī)模日益擴大,教育水平也在不斷上升。但是受過去思想文化的影響和現在就業(yè)壓力的束縛,初中畢業(yè)生升學方向一般是首選普高,中職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相對于普高學生來說落差較大,數學更是占了很大一方面。數學成為影響學生未來發(fā)展,影響教師教學的一大難題。所以我們應當以核心素養(yǎng)為中心設計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不斷優(yōu)化教學策略才能實現中職學生數學水平的有效提升?,F結合教學實踐,對基于核心素養(yǎng)下構建有效的中職數學課堂的策略和方法進行研究。
一、通過美育滲透,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審美素養(yǎng)
在教學過程中,針對中職學生的認知,知識的引入很重要。為了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注意力,體會和感知數學的美,教師在課前可以創(chuàng)設一些與課堂有關的教學情景,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深入了解數學這門學科你就會發(fā)現其中蘊含著豐富的藝術元素。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充分運用生活中的實例和具體實物啟發(fā)學生發(fā)現生活中的數學美。例如,(1)在給烹飪專業(yè)的學生上“正弦函數的圖像與性質”時,可以創(chuàng)設“漁網花刀逐漸變成正弦函數圖像”的動畫,啟發(fā)學生,觀察漁網的形狀,最終從漁網中提取正弦函數的圖像,體會正弦函數的波浪美;(2)在給汽修專業(yè)的學生上“函數的奇偶性”時,可以借助奔馳、奧迪、本田等車的標志,讓學生感知車標的對稱美;(3)在給機電專業(yè)的學生上“角的概念推廣”時,采用摩天輪的圖片、跳水運動員的視頻等素材,讓學生體會數學所蘊含的旋轉美。教師通過課前情景的創(chuàng)設,從而讓學生領略數學美的價值。教師讓學生領略數學美,不但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美、感知美、反饋美的意識和能力,還提高了學生運用數學的基本能力,又大大激發(fā)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熱情。
二、通過設立數學名人故事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精神素養(yǎng)
在對中職學生的教學過程中,發(fā)現部分中職學生在學習數學時帶著較強的情緒,難以長久保持學習熱情,因自身數學基礎較差所以對數學存在著一些畏難情緒?;诖?,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講述一些數學家研究數學的勵志故事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激情,從而調動其積極性。這樣不僅僅是針對學生的學習方面,對學生的生活方面也大有裨益。
我們在講述“數列”這一章節(jié)時,教師以“高斯”8歲運用自身開放性思維來解答“1+2+3…+100”的故事為引導點,介紹高斯研究數學的故事。講述“球的體積公式”這一章節(jié)內容時,我們可以通過講述中外數學家發(fā)現球體積公式、研究球體積公式的歷程,同時穿插講述祖沖之研究圓周率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在數學家的故事中獲得榜樣力量,從長遠來看可以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被數學家堅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所感染,并在具體學習數學的過程中能積極思考,勇于嘗試。
三、通過夸贊教育,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大部分中職學校的學生數學基礎薄弱,對學習數學的興趣不高、信心不足,在心智上也不夠成熟。在學習數學時,教師一再強調的問題還是會出現一些差錯,讓教師也無可奈何。針對這一點我們應該根據中職生自身的學習特點,運用稱贊教育法幫助他們明確學習目的,找到學習的方法,優(yōu)化其學習方式,學會賞識他們,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中職學生因自身知識水平、學習能力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了解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因材施教,發(fā)揮學生的自身潛能。
在對待中職學生時,我們不能拿他們和普高學生比較,要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fā),引導他們掌握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從而更好地學習數學。我們參考國內外卓越的因材施教的教學實例,根據學生自身情況設計a、b、c三個層次的試卷,a試卷發(fā)給數學成績較好的學生,b試卷發(fā)給學習中等的學生、c試卷發(fā)給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因為試卷的難易層次符合是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制訂的,所以每個學生都能達到合格線。在傳統的考試中,一些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達到及格線很難,大大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喪失掉學習興趣,但是我們根據學生的個人學習情況進行分層考試并對達到合格線的學生進行夸贊,可以激發(fā)其個人榮譽感,進而幫助學生重拾學習信心。對那些并沒有達到合格線的學生,教師應當進行鼓勵,幫助他們設立個人學習小目標和學年學習大目標,最后獨立達成學習目標。
課堂上,根據學生的個人學習能力設置課堂問題,讓每個學生都能充分被注意到,都能發(fā)揮自身的才華和能力,進而啟發(fā)其學習潛能。這樣數學將不再是學生厭煩的學科,數學成績也能有效提高??梢?,夸贊教育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樂學、善學的學習素養(yǎng),使學生有積極進取的學習態(tài)度,當學生以后面對更高層次的數學知識時,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心態(tài)。
四、通過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開放性素養(yǎng)
我們在進行數學的教學過程中,要意識到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根據課堂動態(tài)調整自身的角色,教會學生如何有效進行自主學習,留給學生足夠的學習空間。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要設計合理有效的教學活動,營造輕松的課堂學習氛圍,積極采取小組式的學習交流方式,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運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學習新知識,教師在這個系統中扮演著知識層面支持者的角色。雖然這樣的方式較傳統教學方式會耗費一些時間,但是這樣可以避免學生的“淺學”現象,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從而比傳統教學模式產生更強的教學效果。
例如,教師在講授“橢圓及其標準方式”這一內容時,在介紹橢圓的定義前,讓學生了解天體、衛(wèi)星和地球的公轉運行軌跡,在讓學生觀察蘿卜橫切面、太陽光線照射下球形的影子等,讓學生從生活實踐中對橢圓有一個具體直觀的了解。隨后我們在進行橢圓的作圖環(huán)節(jié)時,可以在黑板上取兩個極點,極點之間的距離小于細線的距離,讓學生在黑板上根據這兩個頂點畫出橢圓。之后再進行下一畫圖環(huán)節(jié),在黑板上取兩個極點,但是極點之間的距離要大于或者等于細線的長度,然后再讓學生作圖,通過兩次實踐操作,再讓學生通過同桌交流形式的學習探究和合作交流,總結橢圓的定義和標準方程。再積極引導學生發(fā)表自己小組總結的定義,當某些小組總結的定義和標準方程與正確答案有差別時,教師要針對這些錯誤點進行教學。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橢圓的理解,還能鍛煉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為以后和橢圓這一章節(jié)息息相關的雙曲線、拋物線的定義學習打下一定的基礎。總之,合理的教學設計,一方面構建了自主學習的學習大環(huán)境,讓學生學會自學掌握學習內容,另一方面鍛煉了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在合作交流中使學生不再討厭和害怕上數學課,使課堂成為學生實現自我價值的場所。
五、通過習題的思考,在“做”中加深對數學的價值認識
教師可根據實際教學狀況和中職學生的學習特點,完善創(chuàng)新作業(yè)設計,給學生布置富有生動性、階段性、有效性的作業(yè)材料??茖W合理的作業(yè)形式可以讓學生體會到作業(yè)內容的豐富多彩,激發(fā)學生完成家庭作業(yè)的內在動力。傳統的作業(yè)方式因為沒有考慮到學生實際的認知能力,所以無法有效提升其數學成績。數學作業(yè)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種,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個人學習層次的高低選擇合適的作業(yè)材料,例如,閱讀性作業(yè)、抄寫式作業(yè)、數學周記等。我們可以把作業(yè)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主要以課本基礎知識和定義為主,重在鞏固新知識。第二層次可以是課外補充習題,重在加深對學習內容的深化理解和解題技巧的應用。第三層次主要是課外拓展練習,重在學生解題技巧的熟練應用上培養(yǎng)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和靈活的解題技巧。多樣化的數學作業(yè)設計可以使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訓練和發(fā)展,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勇于探索、勤于反思、刻苦鉆研的學習品質。
六、通過古詩文,讓學生體會數學的文化價值
“今有物不知其數,三三數之剩其二,五五數剩其三,七七數剩其二,問物幾何?”語出《孫子算經》 ;“今有女子不善織布,每天所織的布以同數遞減,初日織五尺,末一日織一尺,共織三十日,問共織幾何?”是我國古代 《張丘建算經》中關于等差數列求和問題;“一尺之捶,日取其半,萬世不竭” 語出《莊子·天下》關于等比數列的問題。中國古代的詩詞也有很多和數學有著密切相關的聯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選用合適的古詩詞,讓學生從趣味中感受到古詩詞中的數學文化知識。提取古詩詞中的數學知識,以古詩詞中的數學知識為載體可以幫助學生深入了解所學數學內容。這樣的方式可以把抽象的數學知識變得具體起來,使學生覺得數學課堂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代名詞,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
七、結語
中職教育作為教育體制的重要內容,中職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也引發(fā)了社會各界的關注,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知識、情感、生活、態(tài)度、價值觀等多個方面的體現。數學課堂的改革方向要以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中心,通過對教學方式的轉變和創(chuàng)新,使數學課堂成為學生實現自我價值、展現個人才華的地方。只有這樣才能使核心素養(yǎng)在數學課堂中得到有效體現。
參考文獻:
[1]胡青燕.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策略研究[J].成才之路,2018(26):46-47.
[2]夏杰.創(chuàng)設數學情境 推進互動教學:中職數學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5(41):352-353.
[3]丁玉霞,潘兆山.“自信自控”教學課堂培養(yǎng)中職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探索與研究[J].新智慧,2018(6):112-116.
[4]李來國,葉思義.中職數學課題學習課程開發(fā)與教學實踐的研究[J].職業(yè)教育(中旬刊),2018,17(1):62-65.
[5]徐婷婷.基于“做學教合一”的中職數學教學改革實踐:以等比數列的實際應用(會計年金)為例[J].科技經濟導刊,2018,26(31):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