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美云
【摘 要】 思維導圖作為一種知識可視化工具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中的運用逐漸受到關注。文章利用文獻法、案例分析法,從思維導圖運用于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作用、策略、案例等三方面進行探討和闡述,以期使更多人認識到運用思維導圖進行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有利之處,提供操作性較強的策略,希望能夠促進將思維導圖真正運用到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實踐中去。
【關鍵詞】 思維導圖 小學語文 群文閱讀策略
群文閱讀是在小學新課改的背景下對小學教學提出的新思路,群文閱讀有其獨特優(yōu)勢,意在拓寬學生知識眼界和提高學生思維高度,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單篇閱讀相比較,群文閱讀摒棄單篇閱讀的限制,向多文本閱讀轉變,在實質上注重學生在閱讀過程形成一個思維體系,強調學生要學會從多種不同的文章閱讀中對意義的把控,從而提高閱讀水平。群文閱讀的提出,給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帶來了不小的考驗,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應該順應形勢,迎難而上,開辟一種適合的教學方法。而思維導圖作為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能夠起到重要作用,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具有重大意義,本文就基于思維導圖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進行探討。
一、要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主動性
思維導圖并不受相應的限制,可以靈活地傳遞相應的內容,可以傳遞顏色、文字、線條、數(shù)字以及圖片,具有靈活的架構以及多方面的性能,其中應用了現(xiàn)代信息技術,并且融合了一定的視頻和音頻,所以實際教學具有視覺化以及活潑的特性。對于小學生,利用圖形化的內容可以顯著吸引其注意力,這符合他們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是集中其注意力的高效措施,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能夠顯著提升思維的主體性以及主觀意識,教師也更容易達到實際的教學目標。
在講解《富饒的西沙群島》時,教師可以利用當前信息技術中的豐富動態(tài)功能和多媒體效果來制作教學課件,利用鮮明的色彩、動聽的背景音樂以及直觀的圖片來展示相應的內容,讓學生在圖文并茂的視頻中了解相應的知識內容,課堂教學不再是以往的靜態(tài)展示,而是具體而靈動的。思維導圖就像是一棵大樹,學生可以很容易地認識到各個知識之間的聯(lián)系。
二、合理構架,統(tǒng)整主題閱讀
多元的群文閱讀教學結構, 讓閱讀更靈動,這種靈活并不是把多篇文章無序地全部呈現(xiàn),而是有一定的結構。我們可以根據文章主題和特點,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應根據文章的主題內容、表達方式、寫作手法等,把不同的文章串聯(lián)起來,將群文進行合理地整合、編排和優(yōu)化設計,以培養(yǎng)學生觸類旁通、活學活用的閱讀技能。習得有益的閱讀方法和經驗,探尋閱讀基本規(guī)律和技巧,從而提高閱讀技能和效率。
例如,在教學課文《十六年前的回憶》,利用思維導圖快速理清文章的脈絡,畫出情節(jié)圖,如,留給你印象最深的情節(jié)是?了解文章的故事內容,根據本課中的重難點知識有針對性的、靈活多樣的、以一個開闊的思路進行作圖,從而感受革命烈士堅貞不屈的大無畏精神,并緬懷革命先輩對祖國滿腔熱血的深情,還習得抓住課文前后照應,首尾連貫的主要寫作手法,認知倒敘的閱讀策略,再運用群文閱讀的方式教學其他三篇課文。這種教學結構,以一篇帶多篇,教師容易教,學生容易學,可操作性強, 能很好地提高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如果學生能夠在每個單元結束后自己制作出類似的單元知識思維導圖,那么學生對本單元的知識掌握就非常系統(tǒng)。
三、基礎知識為群文閱讀目標的思維導圖
基礎學科群文閱讀的基礎知識目標主要是生字詞句,識字與寫字是小學生語文課程非常重要的一項分目標,而這項目標的達成又主要通過閱讀課型完成。因此,在群文閱讀教學時可以根據課程標準和本節(jié)課的識字與寫字目標來確定思維導圖,思維導圖可以由教師示范完成,也可以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完成。
以生字詞為教學目標的群文閱讀教學可以采用以下幾種思維導圖運用策略:識記型字詞思維導圖、歸類型字詞思維導圖、自由型字詞思維導圖。其中歸類型字詞思維導圖又可分為同音類字詞思維導圖、同義類字詞思維導圖、同偏旁類和同結構類字詞思維導圖等三類。②選擇不同的思維導圖運用策略取決于每次課的課程內容和課程目標。以陳泓宇老師講授的“借物喻人”群文閱讀為例,如果要達成“認識群文中表示品質的詞語”這一目標,那么就可以運用歸類型字詞思維導圖。利用思維導圖將文字與圖形相結合,讓學生找出群文的三篇文章里面共同表示“品質”的詞語繪制成思維導圖,配上喜歡的色彩和課文內容有關的示意圖,有利于學生產生知識連接和遷移。
四、挖掘教材潛能,提高閱讀質量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思維導圖方式滲透應用到群文閱讀教學中,以此為依托對知識樹進行描繪,有利于學生對閱讀文章進行對比研究,而后教師需要結合閱讀內容,引導學生根據課文關鍵信息進行預習。
例如:在教學《我為你驕傲》這節(jié)內容時,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發(fā)掘文章主題及關鍵點,而后利用思維導圖促使文章整體形成結構框架,便于后續(xù)學生學習及理解文章。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當將具有標志性作用的思維導圖傳遞給學生,為其更好地掌握文章要領提供參考依據,相對的學生也可以在充分利用思維導圖的基礎上,對全文進行理解及整體歸納,這樣文章思路就能清晰地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當學生逐步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后,就能對句子進行逐一分析,從而更加精準地感受到作者在創(chuàng)作作品時的精神力量,這樣人物刻畫技巧也就更加生動及完整,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來說大有裨益。
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科學運用思維導圖,有利于拓展學生的閱讀方法,增進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找出閱讀內容中的關聯(lián)點,構建具有自身特點的閱讀網絡,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技巧,讓學生構建適宜的閱讀體系,進而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艷霞.基于思維導圖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7(06).
[2] 董旭潔.思維導圖引導下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