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小羊
作為一個寫作者,我最大的樂趣,一是研究人,二是研究生活。而這兩項研究,其實都是為了快樂。
最近對人的研究成果是,世上只有兩種人,快樂的與不快樂的,或者說幸福的與不幸福的。而這兩種人之間的分水嶺,不是顏值高低和月薪多少,而是壞情緒的保質期長短。
不幸福的人,壞情緒的保質期超長,有些真能一生一世,讓人只想敬而遠之。
幸福的人,壞情緒的保質期不過十分八分鐘,洗個熱水澡又去戰(zhàn)斗了。
這個道理其實不難理解。任何人,就算是天仙、是富翁,面對的也是苦樂摻半的人生,每天睜開眼睛,就有兩個選擇擺在面前:是想看到真善美還是假惡丑,是選擇讓自己快樂的那一面,還是讓自己憤怒、悲傷的那一面。
年少讀亦舒,最喜歡《我的前半生》里的唐晶,喜歡她對羅子君說,你每天只能允許自己抱怨、悲傷10分鐘,最多15分鐘,今天你的時間用完了。
時間用完了,就要去戰(zhàn)斗。當時二十出頭,我對自己的期待是30歲能達到這個境界。
后來發(fā)現(xiàn),只要努力訓練,對自己狠一點,這個境界并不難。
我有一次比較痛苦的失戀,為什么痛苦呢?因為平時都是我甩別人,那次我被別人甩了。這當然是現(xiàn)世報,但沒辦法。怎么辦呢,我規(guī)定自己每天用圓珠筆寫一篇日記,日記三五百字,上好鬧鐘,剛好15分鐘。寫的時候那叫一個痛哭流涕、肝腸寸斷,鬧鈴一響,我就去洗臉、化妝,打扮美美噠去草地上曬太陽、去英語培訓班。
為了把自己從悲傷里拔出來,嚴重五音不全的我連卡拉ok的邀約都來者不拒,并且終于在一次k歌中,認識了后來的男朋友。他是一個很會唱歌的男生,對于唱歌實在太難聽卻還有勇氣去唱的我,因憐生愛。
所以你看,人生不過是一次次決定的總和。幸福是一個決定,不幸也是一個決定;活在泥沼里是一個決定,把自己拔出來也是一個決定。
那些壞情緒保質期特別長的人,往往說,沒辦法啊,我就是忘不了。其實他們這樣說的時候,臉上常有一絲不經意的小得意,好像自己道德感多強,多長情似的。
文藝作品的確喜歡宣揚一種病態(tài)的長情和痛苦,畢竟觀眾的G點永遠是看別人活得有多慘。但我們不是演員,更不需要流芳千古,在短短的幾十年的生命里,讓快樂多于悲傷,把自己從不幸里快速拔出來,是對自己負責、對社會負責。
如果你在工作受挫的時候,無法讓自己在10分鐘之內整理好情緒、投入新的戰(zhàn)斗,你的狀態(tài)其實沒有在工作,而是在撒嬌。工作里面哪有什么委不委屈的,你完成任務,老板給錢,比1+1=2還簡單。
如果你在情感受挫的時候,無法讓自己每天最多悲傷10分鐘、3個月內走出陰影,你的潛意識里,不管對方是不是渣穿地心,就是會被自己的專一和忠情感動。你說你是不是戲太多?
經常有人說,女人要把自己當公主,我才不相信咧。壞情緒保質期特別長的人,渾身的每個細胞都充滿了小公主式的自憐,她們的幻覺是“我一悲傷,整個宇宙天陰”。
其實哪有?只要你逼自己走出去,會發(fā)現(xiàn)酒吧里都是荷爾蒙,飯館里都是吃貨,商場里都是一臉滿足的購物者,社群里都是想賺1個億的年輕人。就像電影《甜蜜蜜》里,豹哥對李翹說,“傻女,聽我說,現(xiàn)在立刻回家,洗個熱水澡,明早起來,滿街都有男人,個個都比豹哥好?!?/p>
世界這么大,悲傷那么小。走不走出去,真的只是一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