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 王沫
2018年7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通過《關于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開啟了文明建設的新時代,充分表明了中央對新時代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的重大舉措,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基層思想政治工作的迫切需要,是推動鄉(xiāng)村全面振興、滿足農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的戰(zhàn)略之舉。
福建省上杭縣是著名的革命老區(qū),是古田會議會址所在地;是中國土紙生產重點縣,中國重要的貴金屬基地、國家烤煙出口基地和食用菌生產基地;是中國優(yōu)秀旅游縣,是閩、粵、贛三省提線木偶的發(fā)源地,更是客家人聚居區(qū),客家文化影響深遠。作為全國50個文明實踐中心試點之一,上杭縣以打造全國標桿為目標,利用文明優(yōu)勢資源,迅速啟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從接到活動方案到最終實現(xiàn)掛牌,僅用了1個多月的時間。上杭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的揭牌,充分體現(xiàn)了上杭縣委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敏銳的政治覺悟,他們堅持從上杭實際出發(fā),做實做細前期工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有序推進提供良好基礎。
上杭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張博/攝
盤活資源。上杭縣針對志愿服務活動是實踐中心開展活動的主要方式,志愿者是實踐中心主體力量的原則,對全縣的300多支志愿者服務隊伍,20000多名志愿者進行摸底調查,特別是對鄉(xiāng)土文化人才、科技能人、離退休人員等接近農村、生活于農村的人員進行摸底,將其充實到各級志愿服務隊伍中,提升志愿服務隊伍整體素質。同時,整合現(xiàn)有基層公共服務陣地資源,上杭縣農村基層宣傳載體平臺非常豐富,種類繁多,如農家書屋、文化中心、少年宮、黨員電教室、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硬件設施平臺多達幾百個,按照統(tǒng)籌整合、優(yōu)化配置、共建共享的原則,加快志愿服務活動“六大平臺”建設,即:整合縣委黨校、“星火講師團”、各類講壇(論壇)以及即將成立的融媒體中心等資源,打造理論宣講平臺;整合各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古田紅軍小鎮(zhèn)等資源,打造教育服務平臺;整合客家緣文化中心、鄉(xiāng)鎮(zhèn)綜合文化站、畬族文化陳列館以及各類文體協(xié)會等資源,打造文化服務平臺;整合科技大篷車、紫金地質博物館、紅色教育VR體驗館等資源,打造科技與科普服務平臺;整合縣業(yè)余體校、水上運動中心、汀江綠道等資源,打造健身體育服務平臺;整合縣民政局、總工會、團縣委等單位幫扶資(基)金以及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獎教獎學基金,打造暖心幫扶平臺,通過對六大志愿服務平臺的統(tǒng)籌協(xié)調,有效解決在志愿服務活動開展過程中供給不足、供需錯位、空置浪費等問題。此外,上杭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以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服務活動、科普宣傳周活動、客家講壇、“支部書記正在說”、紅色小劇場等宣傳平臺作為開展文明實踐活動的重要依托和載體,大大提高文明實踐的活動實效。
科學統(tǒng)籌。為實現(xiàn)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這一重大任務目標,上杭縣形成了主體力量是志愿者,主體活動方式是志愿服務活動的兩個主體,并以“3+N”模式組建志愿服務隊伍,確保志愿服務覆蓋到全縣各個階層、各個群體?!?”是在縣級建立以縣委書記為總隊長的志愿服務總隊,各黨委組建以黨委書記為隊長的志愿服務支隊,各支部建立以支部書記為隊長的志愿服務分隊,確保三個層次的志愿服務隊伍涵蓋全縣各級各部門?!癗”是在“3”的基礎上,依托縣義工協(xié)會、陽光公益協(xié)會等社會志愿隊伍,廣泛動員各種社會力量加入到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志愿服務隊伍中來。同時,根據(jù)志愿者個人專長和技能,組建了政策理論宣講隊、鄉(xiāng)風文明倡導隊、先進典型示范隊、紅色基因傳承隊、客家文化傳播隊、網(wǎng)絡文明宣導隊、文藝輕騎兵服務隊等七支志愿服務隊。
百姓讀書吧。王沫/攝
加強保障。為充分調動全縣志愿者參與的積極性,強化志愿服務,上杭縣舉全縣之力,統(tǒng)籌機制,構建三級運行體系,加強組織保障。將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辦公場所設在全省重點項目——客家緣文化中心的公共服務大廳,為志愿服務活動的開展和各專業(yè)志愿隊伍的入駐提供了必要的條件。為加強制度保障,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納入到意識形態(tài)工作責任制落實情況監(jiān)督檢查內容,納入到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標準,特別是文明城市、文明村鎮(zhèn)、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測評體系中,壓緊壓實各級各部門責任。及時制定實踐中心工作制度和志愿服務制度,實行每個月開展一次調查摸底,策劃一項主題活動,每一季開展一次跟蹤督查,每半年組織一次聯(lián)席會議,每一年召開一次總結大會的“五個一”常態(tài)化工作機制,實現(xiàn)每一個月100多支志愿服務隊主動參與活動,1000多名志愿者積極參加,10000多名群眾直接享受各類服務的“百千萬”志愿服務良好局面。
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上杭樣板”,不僅要農民實現(xiàn)“富口袋”,還要實現(xiàn)“富腦袋”。加強農村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不僅要“夠”,更要“精”要“好”。面對來自基層農村、農民的新訴求,上杭縣積極探索,勇于實踐,以“一個目標、兩個主體、三級體系、四維力量、五項任務、六大平臺、七支隊伍”建設為工作機制推行全縣精神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從而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打造聚人聚心的“百姓之家”。
責任編輯/郭存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