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燕
小學教育處于我們人生教育的啟蒙階段,對于我們美好品德與良好習慣以及性格和品格的形成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是我們生命成長歷程中最重要的關鍵時期。小學全科教育在跨學科領域里,通過實踐育人,引領學生的成長方向,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小學科學教學以“全科教育視角”打破學科壁壘,以實際問題為中心,在自然、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解決問題,從中獲取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開發(fā)潛能,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小學教育是每個人接受教育的啟蒙階段,它不僅是關于生活世界的知識啟蒙,同時也是興趣啟蒙和人性啟蒙的關鍵時期,其間養(yǎng)成的美好品德與良好習慣、不同性格和品格將會影響我們一生,小學教育因此成為一個人生命成長歷程中最重要的階段。小學教育不僅僅是傳播知識,使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成長的方向,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對自然科學知識的興趣,為他們的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小學全科教育在國家政策的號召下應運而生,它突破學科本位,在跨學科領域里以動手實踐的方式促進學生的德行與心智同步發(fā)展。我們面對的真實生活世界是立體而豐富的,綜合性知識才能詮釋其中真理;但這并不只是簡單的文理知識交織,而要依靠一種多學科的跨界詮釋與重構能力。小學科學教學以“全科教育視角”打破學科壁壘,以實際問題為中心,在自然、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中解決問題,獲取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開發(fā)潛能。
小學《科學》是以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科學素養(yǎng)主要包括必備的科學知識、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及運用科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犊茖W》還是一門釋放學生大腦、雙手、眼睛和嘴巴的學科,通過仔細觀察并多角度分析問題,讓學生勤用腦,多動手,多問問題,培養(yǎng)學生認真思考的習慣,讓學生融入到課堂教學,主動習得新知識。在教學中,以知識的探究學習為核心,通過有趣的科學學習活動,培養(yǎng)科學素養(yǎng)。此課程最基本的特點是從學生身邊的自然事物開始學習活動,課程教學重在引導學生在探索問題中學習,在研究學習中發(fā)展他們的興趣愛好。因此備課時要設計具有吸引力的問題情境,啟發(fā)學生思維,激起學生強烈的探究欲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去。
1 優(yōu)化導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
以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為課堂教學的導入口,從生活中的各種問題聯系到科學知識教學,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充分調動大腦思維,延伸到生活中找尋答案,使學生產生“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的感悟。
2 有效提問,誘發(fā)學生的探究動機
在《科學》教學中,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或引導暗示,或實物展示,或借鑒游戲,或利用多媒體技術等,喚醒學生的生活體驗,激勵學生的好奇心與熱情, 激活探究的原動力。
3 多元化的激勵性評價,助力學生主動探究
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多提一些具有發(fā)散性思維的問題,不用成人的思維模式去禁錮他們的思想,尊重孩子的觀點,不打擊他們的“奇思妙想”,多角度的激勵性評價讓學生獲得一定的成就感,有利于保持主動探究的熱情。
4 利用課外活動,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小學教育階段,我們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學生獲得自我發(fā)展,培養(yǎng)堅強的意志,提高學習能力,探尋科學奧秘。陶行知先生就提倡“解放兒童的頭腦,使他們可以想。解放兒童的嘴巴,使他們可以談。解放兒童的雙手,使他們可以玩、可以干。解放兒童的時間,使他們的生命不會被稻草塞滿。解放兒童的空間,使他們的歌聲可以在宇宙中飄蕩。”
小學《科學》教學以學生熟知的自然事物、自然現象為研究對象,在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中領悟科學給生活帶來的極大便利,使學生感受到科學就在自己身邊,從而對周圍世界充滿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養(yǎng)他們善于觀察現象、提出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總結規(guī)律的能力,獲得真正的長足發(fā)展。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種技術手段,創(chuàng)設生動的教學情境,培養(yǎng)嚴謹的科學態(tài)度,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提高實踐能力。既讓學生在玩中學、樂中學,又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課堂真正活躍起來,逐漸喚醒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獲得學習的成功體驗。
(作者單位:桐城師范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