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佩
一、教學背景
(一)學習內(nèi)容分析
《剪羊毛》是人音版音樂三年級下冊第7課的一首演唱歌曲。它是一首澳大利亞民歌,也是一首少兒歌曲。歌曲反映了牧場工人緊張的勞動場面和火熱的勞動熱情。歌曲為二段體結構,其旋律優(yōu)美歡快,尤其是附點節(jié)奏的運用,更賦予歌曲活潑跳躍之感。
(二)學生情況分析
1.對學習態(tài)度的分析
三年級的學生對上音樂課有著很大的興趣,樂于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特別是對一些律動內(nèi)容比較感興趣。這些學生大都以形象思維為主,學習和模仿能力強,喜歡一些新奇的事物。我將抓住學生這一特點,在教學中采用圖片、音樂、律動相結合的手段,進行直觀教學。通過音樂藝術實踐,增強學生對音樂表現(xiàn)的自信心,培養(yǎng)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團隊意識。
2.對學生已有知識的分析
學生基本上掌握了簡單的識讀五線譜的知識,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比較準確的節(jié)奏進行演唱,可以選擇合適的打擊樂器編創(chuàng)簡單的節(jié)奏來表現(xiàn)歌曲。但是,學生的音準、視唱能力比較弱,音樂基礎比較薄弱。
3.對學習能力和習慣的分析
學習本課前,學生已經(jīng)具備了一定的音樂能力,能夠判斷出歌曲的情緒、速度、演唱形式等,大部分學生有演唱歌曲的興趣和具備專注學習歌曲的習慣。
二、教學目標
1.“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通過學唱歌曲,感受源于勞動的律動和音樂,知道音樂和生活和勞動密不可分,進一步認識勞動的意義。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辨聽、模唱等方法學習歌曲,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提高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力和表現(xiàn)力。
3.“知識與技能”
掌握“附點八分音符”和復習“四分休止符”,能夠用輕盈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xiàn)歌曲愉快的情緒。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演唱和表現(xiàn)歌曲,感受勞動的快樂。
2.教學難點:準確把握好歌曲中的附點節(jié)奏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
五、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組織教學
[階段目標]: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1.謎語游戲:年紀不大,胡子一把,愛吃青草,愛叫媽媽。(打一動物)
生:羊
師:很好,同學們很聰明。
師:兩腳彎彎細又長,一張嘴巴明晃晃,不吃米面不吃菜,單吃布匹和紙張。
生:剪刀
師:羊是我們熟悉的動物,渾身是寶,它非??蓯邸Uf起剪刀,它的作用可大啦?,F(xiàn)在我們就要到澳大利亞去領略異國風情,看看剪刀在這個國家有什么作用。
師: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最著名的城市建筑就是悉尼歌劇院(貝殼形屋頂)。澳大利亞有遼闊的草原,是世界上綿羊最多的國家,所以澳大利亞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
(設計意圖:從情境的導入,了解澳大利亞的知識,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唱好歌曲做鋪墊。)
(二)歌曲學習
[階段目標]:用輕盈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表現(xiàn)歌曲愉快的情緒。
1.聆聽歌曲,初步感受音樂
請大家邊聽邊思考:這首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心情去演唱?
2.復聽歌曲第一樂段
(1)思考問題:每一樂句都有一個相同的符號,你能找出它是誰嗎?
每一樂句的結尾都有一個四分休止符。休止符讓整首歌曲聽起來特別有節(jié)奏感。(2)律動練習:隨著音樂在每一個樂句的休止符后面加上剪羊毛的動作。
3.節(jié)奏練習
提問:這條節(jié)奏在歌曲中出現(xiàn)了幾次?(分組討論,6次)
4.視唱樂譜,口風琴吹奏
5.學唱歌曲
(1)學唱第一段
①師范唱。
②觀察歌曲《剪羊毛》旋律結構,相同的樂句有哪些?
③重點解決第四樂句。
④注意第五、第六樂句中的休止符。
⑤師先用琴把歌曲的速度放慢一倍,指導學生學唱,然后再回到原速。
⑥完整演唱第一段(原速)。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主動參與學習,學會其中的一句或兩句,師教唱歌曲中的難句單獨練習,再過渡到整首歌曲的學習,這樣學生更容易掌握歌曲)
(2)學習第二段
①播放歌曲第二段,學生自學。
②師用琴伴奏,學生試唱第二段。
(設計意圖:讓學生參與學習,并且自己想辦法運用第一段的旋律來試唱第二段,讓學生學以致用才是真正的學習。)
(三)歌曲處理,挖掘情感
1.調(diào)動學生情緒,為后面的演唱做準備
師:如果你親自加入剪羊毛的勞動之中,看到了自己的勞動成果,你的心情是怎樣的?你應該帶著怎樣的情緒來演唱這首歌曲呢?
2.全班學生用熱情、飽滿的情緒,輕盈而有彈性的聲音完整演唱一遍歌曲,通過歌聲把對勞動的熱愛還有自豪的心情表達出來。
3.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其他學生演唱歌曲。
(設計意圖: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調(diào)動學生的演唱情緒,同時讓學生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四)拓展延伸,深化情感
1.欣賞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在澳大利亞悉尼歌劇院演唱的《剪羊毛》。
2.用輕盈而有彈性的聲音完整復習一遍歌曲,學生作出自我評價,教師總結。六、六、教學小結
《剪羊毛》這首歌曲表現(xiàn)出來全世界勞動人民對勞動、對生活的一種熱情。同時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勞動可以創(chuàng)造幸福的生活,老師也希望我們每一個同學都能做一個熱愛勞動、熱愛生活的人。
七、教學設計的特點
(一)注重學生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學習
將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機地滲透在音樂藝術的審美表現(xiàn)體驗之中,體現(xiàn)新課標重要理念“以音樂審美為核心。
(二)關注音樂本體,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
本節(jié)課無論是知識的學習還是技能的學習,都是以“音樂本體”為中心。例如,在會唱歌曲解決難點中,以往教師會帶著一遍一遍的學唱。本節(jié)課是通過聆聽、對比、感受、分析等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充分唱會歌曲。在唱好環(huán)節(jié)是通過分析歌曲的音樂要素與歌曲音樂情感相結合,激發(fā)學生情感,進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三)注重啟發(fā)式教學
在教學中重視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師生互動,環(huán)環(huán)相扣,既有音樂課的特色,又與其他方面的教育相結合,從而啟發(fā)學生動腦思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的思維能力、歌唱能力和實踐創(chuàng)造能力都得到提高,從而提升學生的綜合音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