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曉娟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力學中做功的含義。能說出做功包含的兩個必要因素,并能判斷出力是否對物體做功。
(2)能用生活、生產(chǎn)中的實例解釋機械功的含義。
(3)明確計算公式的大小的表達式以及表達式中每個物理量的物理意義和單位。
(4)能利用的功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功的物理意義。
(2)通過分析生活中的實例理解做功的必要因素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通過課件設置情景,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分析、推理能力
教材分析:
本節(jié)內(nèi)容由“力學中的功”和“功的計算”兩部分構成。其中,“力學中的功”通過研究工作是否有成效實發(fā)學生認識到做功包含兩個必要因素,為功的計算打好基礎?!肮Φ挠嬎恪泵鞔_了功的計算方法,從定量的角度研究功。
教學重點:
功的概念和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功的計算公式。
教學難點:
判斷力是否對物體做功
教學方法:
舉例法、觀察法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兩個和尚修建寺廟,老和尚說“誰的貢獻大誰中午就多吃飯?!笨墒抢虾蜕幸哺悴磺宓降渍l
的貢獻大,你覺得呢?
暴風雪過后,一輛汽車陷進雪地里,你幫司機把車周圍的雪鏟開,司機發(fā)動車子,你試著幫司機推車,但車輪只是不??辙D(zhuǎn),盡管你已經(jīng)使出了全身力氣,車子還是紋絲不動,過了一陣,你已經(jīng)精疲力竭,而車子還是卡在雪堆里。
請同學們思考:在這一過程中,你對車施加的力產(chǎn)生效果了嗎?
二、新課教學
1.功的定義
生活中的功的含義豐富,有“貢獻”“成效”的意思。而力學里所說的“功”,吸收了“成效”“效果”的意思,但是它還具有其他特殊的含義。
下列圖中那幾個圖中力的作用取得了效果,那幾個圖中力的作用沒有取得效果?
我們按是否取得成效把上述例子分為兩類。看看他們有什么共同點和不同點。
第一類實例中,力都顯現(xiàn)出了成效,力使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第二類,力都沒有顯現(xiàn)出成效,雖然有力的作用,但沒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
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這個力 的作用就顯出了成效,力學里就說這個力做了功。
由此,可以總結(jié)出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這兩個因素缺一不可,必須同時滿足。
3.課外延伸閱讀
焦耳是一位靠自學成才的杰出的科學家。焦耳最早的工作是電學和磁學方面的研究,后轉(zhuǎn)向?qū)徂D(zhuǎn)化的實驗研究。1866年由于他在熱學、電學和熱力學方面的貢獻,被授予英國皇家學會柯普萊金質(zhì)獎章。
數(shù)據(jù)積累:
將兩個雞蛋舉高1m,做功約1J;將一袋10kg的大米從地面扛到肩上,做功約150J;
體重為600N的某學生從一樓走到二樓,做功約1800J;將一瓶500mL的礦泉水從地上拿起,做功約10J。
4.檢測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