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玲
【摘 要】 本文以一節(jié)初中英語研究課為例,從文本話題、作者寫作意圖、文體體裁結構、文本語意、文本語言等角度進行了深度分析, 闡述了如何通過分析教材的閱讀文本,進行合理的寫作教學設計,從而提升學生的實際語言運用能力。
【關鍵詞】 文本分析 寫作教學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教育部,2012)中強調學生通過語言實踐活動,提升英語獲取、處理和傳遞信息等語言運用能力。但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學生在語言運用中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在寫作時呈現(xiàn)出句式單一、行文缺乏邏輯、語篇布局混亂等情況。而在寫作教學過程中,許多老師也提倡學生背誦“萬能模版”。這些情況出現(xiàn)原因之一是老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缺乏對語言輸入材料—文本進行多維度分析。而教材是教學活動中重要的內容和材料。深度挖掘和分析教材文本的信息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深度分析文本是有效教學的前提(戴軍熔,2012),也是有效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的前提。如果教材文本分析不準、分析不精、分析不細,教學目標就會定位不準,任務活動設計就會缺乏層次性和遞進性。所以影響教學設計的三個因素(教材解讀、目標定位、任務設計)中,教材解讀起著影響和制約其他兩個因素的作用。
根據戴軍熔(2012)提出的文本多元解讀基本框架,一個閱讀文本可以從五個緯度進行解讀:① 解讀體裁;② 解讀作者;③ 解讀結構;④ 解讀語意;⑤ 解讀語言。本文將以一節(jié)巴中市市級教師研究課為例,對文本進行深度分析。上課老師來自河南某中學。
一、文本多緯度深度分析
(一)文本話題內容分析
本節(jié)課的授課內容為人教版八年級英語下冊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 的寫作部分。寫作的范文是一篇關于介紹新加坡的文章。從話題上來看,文章從語言、食物、動物園、天氣等四個方面介紹了新加坡,寫作任務是描寫家鄉(xiāng)或學生曾去過的地方。顯然,閱讀文本為寫作任務提供了良好的范文文本。
(二)作者寫作意圖分析
通過仔細閱讀文本,筆者發(fā)現(xiàn)作者的寫作意圖是通過向讀者介紹新加坡特色文化旅游景點,從而激發(fā)讀者的興趣,產生旅游的愿望。
(三)文本體裁結構分析
英文旅游景點介紹是對外宣傳推薦產品、吸引游客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英語景點介紹對于宣傳旅游資源、樹立景點形象、開展文化交流、促進旅游經濟發(fā)展都有著重要作用。作為廣告文體的一種,在體裁上包含三個必要結構成分:① 提供景點相關信息;② 激發(fā)興趣;③ 勸說消費。這篇文章共有四個自然段,第一段介紹了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和語言;第二段介紹了新加坡的食物;第三段介紹了新加坡的動物園;第四段介紹了新加坡的天氣。根據該體裁的三個結構成分,一些具有能引起讀者興趣的表達值得學生關注,例如:So its also a good place to practice your English. Singapore is also an excellent place to try new food. A lot of animals only wake up at night, so this is the best time to watch them. One great thing about Singapore is that the temperature is almost the same all year round. 學生若能意識到這些句子的功能,進而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可使其語言運用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該篇文章還具有勸說消費的功能,例如:This small island in Southeast Asia is a wonderful and safe place to take a holiday. Whether you like Indian food, Western food or Japanese food, youll find it all in Singapore! Most large cities have zoos, but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zoo at night? And, of course, its not too far from China! 因此可設計讓學生觀察句子結構、總結句型特征的活動。
(四)文本語意分析
本節(jié)課的閱讀文本以介紹新加坡的旅游景點信息為突破口,著重介紹了語言、食物、動物園、天氣四個方面。由于學生個人背景迥異,寫作時在對介紹景點的信息選取上也不盡相同。但為了使寫作文本能激發(fā)讀者興趣,選取的信息須具有一定的文化特色。
(五)文本語言分析
本節(jié)課的文本中蘊含著很多表示因果關系的句子,文中提到了八條去新加坡的理由,目的是起到勸說讀者消費的作用。例如:
1. ... so you can simply speak Putonghua a lot of the time.
2. ... so its also a good place to practice your English.
3. In Singapore, however, youll find a lot of food from China; you wont have any problem getting rice, noodles or dumplings.
4. A lot of animals only wake up at night, so this is the best time to watch them.
5. This is because the island is so close to the equator. So you can choose to go whenever you like—spring, summer, autumn or winter.
在英文的表達中,為了使語篇連貫,除使用顯性連接詞銜接等手段以外,還可使用具有內隱的邏輯表達。上文這些句子在行文邏輯上值得學生借鑒模仿。
二、教學目標分析
上課老師制訂了如下教學目標:
1. To learn how to introduce a place from these six aspects: location, size, weather, people, food and interesting places.
2. To learn to get prepared for writing from the vocabulary module, sentence module and structure module.
顯然根據上文的文本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老師的教學目標單一、籠統(tǒng),缺乏層次性。從六個方面介紹一個地方,僅是對文章結構的一個要求;而為寫作提供詞匯模塊、句型模塊和結構模塊使目標看起來比較寬泛,違背了目標應具有具體性、可達成性、可檢測性的特點。目標定位的偏差導致了后面的教學任務活動設計缺乏層次性、遞進性。
結合對教材的文本分析,可以將教學目標確定為:
1. By the end of the class,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describe their hometown from six aspects—location, size, weather, people, food and interesting places.
2. By the end of the class, the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give specific reasons for visiting their hometown using the phrases and sentence pattern that they will have learned from the text.
3. By the end of the class, the students will attach more feelings to their hometown through introducing the lovely aspects of their hometown.
三、課例呈現(xiàn)與評析
(一)導入環(huán)節(jié)
老師首先介紹自己并詢問學生是否去過河南,然后告訴他們關于河南的一些情況。此教學目的是構建信息差,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并引入本節(jié)課的話題。
(二)呈現(xiàn)環(huán)節(jié)
1.呈現(xiàn)寫作范本。
2.引導學生從location,size,weather,people,food,interesting places 等六個方面介紹旅游地。
Step 1: Vocabulary module (詞匯模塊)
3.自由討論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從六個方面談論自己的家鄉(xiāng)。
通過上圖可以看出,老師用介紹自己家鄉(xiāng)河南的文本取代了教材文本。這樣的做法值得商榷,教材閱讀文本中的結尾一句And, of course, its not too far from China! 起到了激發(fā)讀者消費的意愿,這是范文未能具有的。
4.讓學生寫下討論所涉及的詞匯和短語,為寫作提供話題詞匯。
5.讓學生觀察寫作范文中的主題句并帶領學生總結句式結構,為寫作提供話題句型。
6.讓學生觀察寫作范本的語篇結構,帶領學生總結語篇結構。
Step 3: Structure module (結構模塊)
Starting 1. Introduce yourself
2. Useful words: wonderful/ beautiful/ famous
Body 1. Describe your hometown
(location/size/people/food/interesting places)
2. Tell your feelings.
Ending Useful sentences:
This is my hometown.
Do you think its beautiful?
到此步驟,老師完成了從詞匯到句型結構到語篇結構的教學過程,但仔細研讀其教學活動設計圖就會發(fā)現(xiàn),任何一個完整語篇來說都有開始、主體和結尾三部分。顯然老師對文本的分析不夠深入,未能關注文本體裁結構。
(三)寫作任務
1.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
2.共同修訂兩名學生的習作。
從學生提交的作品來看,學生學會了從六個方面來介紹自己的家鄉(xiāng),也學會了運用本單元的話題詞匯和句型,但由于行文缺乏豐富的文本內涵的隱性邏輯性表達,使得寫作單一空洞。
四、結語
寫作教學一直是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教師應對教材中的文本引起足夠的重視,從文本話題、作者寫作意圖、文體體裁結構、文本語意、文本語言等角度進行分析,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戴軍熔. 高中英語閱讀文本解讀的基本框架與策略[J].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2(4):20-28.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3]人民教育出版社. 義務教育教科書·英語八年級下冊[T].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4]王薔. 英語教學法教程(第二版)[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