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燕妃
[摘 要] 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沖擊了現(xiàn)代中職生的價值觀念,對中職的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在分析微電影的特點及現(xiàn)代中職生的心理特點后,提出運用微電影提高中職生的道德認知、道德情感水平,以及在微電影制作過程中糾正學生的不良行為,發(fā)展學生的道德行為。
[關 鍵 詞] 班級制作微電影;中職;德育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03-0046-02
一、論題背景:微電影的特點與中職學校德育
(一)微電影的特點
自第一部微電影問世以來,微電影就以短小精悍、投資少的特點得以迅速發(fā)展,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微電影精、微小卻有著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微電影放映時長短,一部微電影時長一般是30~300秒,便于在各種移動客戶端流通,為微電影的傳播提供了極大便利;微電影制作成本低,投資小,哪怕只有一部手機,都可以拍攝出一部微電影,使得人人都有當導演的可能。
如今,微電影已經(jīng)在各個領域展現(xiàn)了它的蓬勃生機,也越來越受到廣大青少年的青睞。在公司企業(yè)里,微電影被用來做廣告宣傳,營銷策劃,提升品牌知名度;個人用微電影表達自我思想,表現(xiàn)創(chuàng)意,展現(xiàn)才華;家庭成員用微電影記錄生活中的點滴美好時刻,微電影成為珍貴回憶錄像帶。而在教育領域,微電影的德育作用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微電影在各大高校興起,而教育者也充分運用微電影來開展學校德育工作。
(二)新常態(tài)下中職學校的德育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的發(fā)展,電子產(chǎn)品不斷地更新?lián)Q代。如今電腦大面積普及,越來越多的家庭購置電腦,而個人擁有手機更是普及,中職生幾乎人手一臺手機。4G網(wǎng)絡、無線WIFI等網(wǎng)絡技術也發(fā)展得越來越成熟。網(wǎng)絡技術的空前發(fā)展造就了越來越多的學生更依賴于手機等電子設備,成為手機控,生活方式、社交方式也跟著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中職生更愿意以手機網(wǎng)絡社交媒體交流取代面對面的社交活動,越來越多的中職生沉迷于網(wǎng)絡游戲。
同時,網(wǎng)絡技術的發(fā)展,使得中職生能夠通過網(wǎng)絡輕易獲取海量信息。爆炸式增長的網(wǎng)絡信息直接沖擊著中職生的大腦和心理。而中職生信息甄別能力不足、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和對網(wǎng)絡信息的應用不當,加上碎片化的網(wǎng)絡信息對中職生的思維的影響,使中職生容易陷入網(wǎng)絡詐騙、網(wǎng)絡謠言和網(wǎng)絡直播一些不健康的內容,傳統(tǒng)價值觀受到?jīng)_擊。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中職生德育面臨各種挑戰(zhàn)。中職德育課程開設有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職業(yè)道德與法律、經(jīng)濟政治與社會、哲學與人生等四門德育必修課程。課程的開設對中職生的德育起到一定效果,但課堂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
由于學生從小到大都已經(jīng)聽取了很多人生大道理,因此,簡單的說教剛開始可以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說教多了,學生便容易煩躁,甚至會對說教者產(chǎn)生反感。通過學校紀律要求來約束學生行為有一定的效果,學生在學校權威面前,能夠遵守一定的道德規(guī)范,這是他律。在新常態(tài)下的中職德育,更需要教育工作者特別是班主任對中職生進行有針對性、有目的、有計劃的系統(tǒng)德育。如何針對中職生的心理特點,挖掘中職生的心理需求,創(chuàng)新中職德育模式是新時代給教育者提出的新挑戰(zhàn)。
二、現(xiàn)代中職生的心理特點
(一)接受新事物能力快,喜歡娛樂,彰顯個性
現(xiàn)代的中職生,從小就接觸到了各種電子產(chǎn)品,學生接受新事物能力快。面對一個新事物,學生能很快熟悉上手?,F(xiàn)代的青少年更喜歡娛樂化的生活,喜歡自我展示,彰顯個性,娛樂化的心理特點非常突出。
(二)自我管理能力不足,需要引導
一方面,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需要學校多組織活動來消耗學生過剩精力。相比于中學生,由于中職生的學習注重技能訓練,知識理論只為技能學習作準備,沒有升學壓力,中職生有更多的時間參加各種活動,發(fā)展自我。在這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里,要讓知識基礎薄弱的中職生像高中生那樣一整天學習,學生是很痛苦的,學生的毅力不足以讓學生保持努力好學的勢頭,過剩的精力需要一個“排泄口”,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較差,急需學校加強引導,多組織些活動來轉移學生旺盛的精力。
另一方面,在網(wǎng)絡技術發(fā)展和手機普及的背景下,幾乎人手一臺手機的中職生每天都接收著海量的信息。網(wǎng)絡快餐文化的發(fā)展,知識碎片化的傳播,直接沖擊著學生的大腦,影響著中職生的心理與思維。中職生畢竟也還是未成年人,對網(wǎng)絡信息的甄別能力還不夠強,人生觀、價值觀也正在進一步形成中,自我管理能力不足,在這人生成長的關鍵階段,需要老師加強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能夠運用正確的“三觀”對事物進行評判并作出正確選擇,引導學生從他律逐步走向自律。
(三)自尊心強,關注自我,需要他人的關注與肯定
一方面,學生生活在物質豐裕的時代,從小能夠輕而易舉地獲取多種信息,加上素質教育的開展,學校重視對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鼓勵學生表達個人觀點,學生的自我意識增強,樹立了較強的自尊心,表現(xiàn)出來便是“要面子”。曾經(jīng)有這么一個學生,一個同學小A叫另一個同學小B幫搬一張桌子,小B直接回答說“你叫搬就搬,我不要面子的嗎?”后來小A說,“給個面子,幫我搬下桌子”,小B才幫忙。
另一方面,在張揚個性的年代,學生非常喜歡曬自拍,拍抖音,更新朋友圈。他們每更新了朋友圈,最期待的便是得到點贊關注,從點贊和評論數(shù)里獲得滿足。從這里側面反映出了現(xiàn)代中職生有比較強的自我表現(xiàn)欲,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注與肯定。
三、班級微電影中中職德育滲透途徑
學生接受新事物快,有著旺盛的精力,喜歡自我表達,希望得到關注與肯定,微電影正好適合學生的心理需求。一是制作微電影過程中,學生的精力得到有效釋放,有事可做,便不至于無所事事,有效預防了學生“無事生非”;二是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自我展現(xiàn)的平臺,充分滿足學生的自我表現(xiàn)需求,同時能夠充分發(fā)掘學生的潛能,讓學生在不斷的鍛煉中獲得技能,增強自信;三是通過微電影角色的扮演,學生在各種情景中得到各種人生體驗,“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通過學生的親身實踐,學生對各種人生感悟更深?!爸?、情、意、行”相結合,才能夠提高德育效果,那么,如何運用班級微電影進行中職德育呢?
(一)在班級微電影中提高道德認知
道德是一種行為規(guī)范,是人們心中認為社會行為中應遵循的原則和標準,具有一定的行為約束力。道德認知是對道德規(guī)范的認識,包括道德印象的獲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等。只是通過對學生進行說教,背教條,抄《中學生行為準則》《弟子規(guī)》等方法來幫助學生提高道德認知,學生對道德規(guī)范及其意義的理解、體驗并不深刻。中職生在參與微電影的拍攝、制作過程中,親身體驗著別人的情境,微電影中的榜樣教育、編劇道德兩難情境,給予中職生強烈的觀念沖擊,通過討論、交流,深度認知,不斷地灌輸、強化道德觀念,學習各種道德規(guī)范,提高道德認知水平。
(二)在班級微電影中提高道德情感體驗:移情、羞愧感
移情是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的一種能力,對學生形成社會行為具有重大意義。移情能力強的人,更容易對他人表現(xiàn)出尊重、友善,更容易對他人的困境施加援手。因此,移情對德育具有重大作用,培養(yǎng)中職生的移情能力,有助于提高中職生的道德水平。
羞愧感是“個體意識到自身或所屬團體違反社會規(guī)范和道德行為準則時所產(chǎn)生的自我譴責的情感體驗”。羞愧感是“自我道德意識的一種表現(xiàn),與個體道德觀念的形成,人與人之間道德關系的建立以及對周圍的人的尊重等因素密不可分,可制止或糾正個體品德的不道德行為,維護或推動個體道德的健康發(fā)展”。
運用微電影角色的扮演,迫使學生處于電影角色的具體情境中,代入電影角色里,直接對電影角色進行情感體驗。例如,在《不翼而飛的100元》中,A沖涼時將100元放在了洗澡間,出來時忘記拿了,B接著進入洗澡間沖涼,順手牽羊拿走了那100元錢。最后,通過在課堂上公開進行德育,B認識到自己的行為不對,感到羞愧,悄悄地把100元放回了原處,而全班同學約好,對B的行為不揭發(fā)。
(三)在班級微電影中發(fā)展道德行為
班級微電影的制作過程是需要學生協(xié)力合作的,在這合作過程中,就直接涉及了學生的人際交往,學生直接面對各種現(xiàn)實問題,有可能有學生不愿意合作,有學生遇到困難就直接放棄,有學生表達的觀點與他人不同卻難以說服他人,有學生不愿意付出卻只想享受成果,有學生不敢站在鏡頭下表現(xiàn)自我。在這實實在在的問題面前,解決這些問題,無形中也就發(fā)展了學生的道德行為。
四、小結
當前中職德育面臨著各種挑戰(zhàn),運用微電影進行德育非常符合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通過觀察學生在微電影制作過程中的行為表現(xiàn),能夠及時把握中職生的心理,對學生及時進行思想與心理的輔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學生在微電影角色的扮演中,能夠處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反思人生,感悟人生,從而提高道德認知與道德情感,發(fā)展道德行為,從而提高德育效果。
參考文獻:
[1]高臣.中等職業(yè)學校德育課程評價研究[D].西南大學,2016.
[2]鄭富興.工作德育:中職德育的理念與方法[J].四川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43(1):100-107.
[3]王小羊.班級微電影德育的實踐與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5(23):76-77.
[4]重慶市城市建設技工學校西部職教項目課題組.中職學校德育課教學的現(xiàn)狀、不足及改善對策探究[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5(21):75-80.
[5]何閩.互聯(lián)網(wǎng)背景下中職德育教育探析[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5,16(6):4-6.
[6]姚國艷.微電影:班級德育新途徑[J].班主任,2013(11):12-13.
編輯 張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