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設計的力量,改善孩子們的童年境遇,讓他們在更開放、寬松的自然環(huán)境中茁壯成長——自由天性被美所激發(fā),身心被美所圍繞;不僅潛移默化地有利于好奇心、自信心的培養(yǎng),還能提升與外界交流與交往的能力。
多色彩多節(jié)奏的童話校園杭州未來海曙學校
繁華都市中,經??梢钥吹侥昙o小小,卻壓力重重的孩子們。傳統(tǒng)的校園環(huán)境,讓他們早早地進入了以成年人為模板的、禁錮的空間環(huán)境里。
一所理想的都市里的學校應該長什么樣子?面對校區(qū)的建設,設計師如今在深思熟慮的問題,是利用設計,來打破傳統(tǒng)校園的概念,給孩子們這個年紀應有的、富有想象力的快樂空間。
“小城故事”式的校園排布
不約束孩子們的想象力,從入讀一間童話小鎮(zhèn)般的學校開始。
一所名叫“杭州未來海曙學?!毙@的設計靈感,很意外地來自于兒童的童真繪畫語言一一孩子們筆下那些充滿了親切尺度的校園風貌以及歡樂的街道,讓設計師們的思路由此打開,將28000多平方米的校園打散成了十幾個像樹屋、棚屋般屋頂?shù)姆孔?。依照幼兒園、小學各年級不同的尺度和行為模式,將學校的樓群設計得收放自如。通過一個個小體量的院落,組合而成一個親切、宜人的童話般的大校園。
海曙學校的樓群主要由教學樓、行政樓、體育館、食堂等幾部分共同組成。通過連廊、內院,將各個不同空間一起串聯(lián)。而廊道、樓梯,這些教室以外的空間,不僅作為教室間的連接,更是孩子們相遇和相知的美好場所。
操場和屋頂是分隔開來的一個流動的環(huán)境,在那里,自然地引發(fā)孩子們運動和社交的美好愿念。因為,校園作為一個小尺度的社會群落,孩子們在其中只有通過親身的實踐經歷,才能建立起自己的社會意識,而不是坐在教室里死讀書本。
這所位于杭州市區(qū)的學校,是一所能滿足27個小學班級和1 2個幼兒園班的各功能設施齊全的學校——幼兒園、小學由南到北分布,建筑的高度也相應地逐漸遞增。以此適應不同年齡孩子們的活動和不同身體尺度對空間的需求。同時,那些多樣化的房屋群落,一舉打破了城市里原本規(guī)則和僵硬的排布,豐富了學校在城市天際線的存在。
圍合而來的,還有各具特色的內院。內院與街道的組成,讓教學樓之間的連接圍而不合,戶外的空間由此變得饒有趣味和層次。孩子們的課余時間有了更多可能性,切身貼合他們的“想出去放風”的內心感受。
而幼兒園作為獨立的U型院落,就像張開的臂膀一般,給孩子們“環(huán)抱式”的安全感。院落中的彩虹跑道和房屋顏色互相呼應,營造出一個五彩斑斕、無拘無束和奇思妙想的空間。這種形態(tài)還被如此延續(xù)到室內,讓他們自己畫筆下的童真形狀,奇跡般地出現(xiàn)在現(xiàn)實世界。在對建筑的好奇之中,得到對家以外世界的美好“初體驗”。
另外,設計團隊還有意將走道和公共空間放大一一各教學樓與食堂樓之間以連廊相連,進行坡度處理,自然過渡到一層的小尺度活動空間。如此一來,架空的連廊在滿足雙層交通樞紐的同時,也為孩子們創(chuàng)造了廊下庭院的活動場所一一時間、天氣、季節(jié)的改變,都非常直接地反映在此,有助于加深孩子們對外界的感知。
此外,各個屋頂?shù)男藿臻g,讓孩子們可以“腦洞大開”地自由探索和使用,如躲貓貓游戲場、植物種植園,聽老師講故事的小劇場,安靜讀書的閱覽室還有肆意奔跑的跑道等。
富有辨識度的多彩山墻
山墻也是海曙學校一個鮮明的地標——孩子們可以根據(jù)不同的山墻面去描述位置,形成他們心中各自對于校園的認知地圖。因為每個山墻面在形態(tài)、顏色和材料上都各具設計特色。這些以黃、綠、橙等明快顏色點綴的夾層,增強了各個區(qū)域的歸屬感和辨識性,帶來了不確定的趣味同時,等待孩子們去發(fā)現(xiàn)未知。
海曙學校的校園,不失統(tǒng)一而又富有歡樂節(jié)奏。在設計師看來,他們起初把校園空間想象成了帶有“樹屋”、棚屋的林地,在樹林里有大大小小的空間,空間配應著小小步伐節(jié)奏,孩子們在這里自由地成長。
這種“小城故事”式的規(guī)劃,把校園樓群、戶外場地與孩子們的成長和情感結合一起,讓他們在童話般的小鎮(zhèn)中自由學習、穿梭和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