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芝蘭
[摘 要] 高職高專體育教學中,教師要使用先進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讓學生能夠更加高效地開展體育鍛煉。對如何優(yōu)化高職高專體育教學工作進行簡要分析。
[關 鍵 詞] 高職高專;體育教學;優(yōu)化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03-0200-02
體育學科的教學工作必須要積極地開展創(chuàng)新活動,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深化教學理念,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
一、優(yōu)化教學流程設計,激發(fā)學生的體育興趣
高職高專體育課程教學活動的開設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動手能力進行訓練,也需要團隊協作能力的提升,更要在深化學生間互動的前提下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在高職高專教學中,體育教師需在豐富教學內容的過程中,讓學生形成小的學習集體,小的學習小組,在提升自身寫作能力的前提下,不斷地深化體育意識,使學生愿意積極地參與體育運動。對廣大高職高專學生而言,借助體育課程提升團隊配合的能力,更利于未來的深造、發(fā)展和就業(yè)[1]。
例如,教師帶領學生練習“障礙跑”的時候,教師放置各類障礙在固定的位置上,并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以促進學生參與活動。每個小組在“障礙跑”的時候要進行內容的重新排列,找出合適的隊友進行最佳障礙組合,對部分障礙困難的學生,小組需要自行想辦法幫助解決,讓每個小組成員能順利通過小組障礙活動。教師通過此類教學優(yōu)化方式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讓所有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學生是作為參與者進行學習活動,而不是被動地接受,這對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能力有積極影響。所以,歷史新時期高職高專學校在教學的時候要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在促進教學發(fā)展的過程中對學生的教學素養(yǎng)進行提升,使學生的體育能力有所提高。
高職高專體育課程教學中,教師經常會使用體育器材或者體育器械,在規(guī)定的場地內進行教學活動。在教學器材和設備有限的前提下,教師需要合理使用體育器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俗語有云:“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正是因為有了體育器械,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才會如魚得水,對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才能行之有效。譬如,開展“障礙跑”活動的時候,教師充分利用現有器材,將海綿墊子、錐形桶、跳箱等器材交給學生,鼓勵學生自己組織體育活動。學生根據自己的創(chuàng)意,設計出有新意的訓練場,有的學生將墊子做成障礙物,讓“障礙跑”的學生通過翻滾的方式越過墊子,將跳箱看成是“小丘陵”,需要跨越“丘陵”。學生自行組織活動的時候創(chuàng)意無限,將所有的器材都當成跨越跑的障礙,且訓練項目的多樣性遠超教師的預設。
二、以體育游戲帶動教學發(fā)展,提高體育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體育游戲的應用能夠在教學中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豐富體育教學內容,促進教學工作健康發(fā)展。在高職高專體育教學中融入體育游戲已經成為非常重要的教學方式。游戲教學法的有效應用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教學思路,以完善的教學策略規(guī)范化開展教學活動。教師要積極融入學生群體與學生形成良好的關系,了解學生關心的話題和興趣,從而針對性地進行體育游戲的選擇和設計。教師將游戲作為重要的教學工具,利用體育游戲幫助學生掌握體育技能,鍛煉學生的體魄,讓學生在游戲中不斷進步,在游戲中健康成長[2]。
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教師要加強對學生探索精神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生的體育精神進行深化培養(yǎng),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讓學生形成終身體育意識。教師可以利用體育游戲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在游戲活動中更加積極地投入訓練,掌握體育運動技巧。教師要走入學生群體與學生進行有效交流,掌握學生的興趣方向,選擇最合適的游戲種類開展教學工作。教師在進行體育游戲篩選的過程中還需要自行開展體育游戲設計,以學生興趣為基礎,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要讓學生能夠在新奇的游戲中將自己感興趣的活動開展起來,使學生真正地感受到學習體育的快樂。例如,教師可以開展“撕名牌”的游戲活動,根據校園環(huán)境和參與的人數、教學目標等做好教學設計。之后將全班學生集中到一起,將學生按照能力的不同公平分組。教師讓學生自己制作統(tǒng)一的名牌并將其貼在衣服上,針對實際情況制訂游戲規(guī)則。學生可以一起對游戲的規(guī)則進行討論,統(tǒng)一規(guī)則之后便可以開展游戲活動。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對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進行培養(yǎng),同時也能對學生的反應能力和短跑能力進行鍛煉。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將活動局限在一定的范圍之內,從而最大限度地保障學生在游戲中的人身安全。再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之后為每一個小組配發(fā)一個實心球,讓學生自己進行游戲內容的設計。有的小組進行擊鼓傳球的活動;有的小組進行高空拋接球的活動。教師讓學生自由設計游戲的同時也要提出要求,各個小組不能進行相同的游戲。通過設計游戲,學生的思維將會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生對體育學習更加充滿興趣,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到體育鍛煉中。
三、實施分層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高職高專學生的體育能力存有差異性,所以,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體育能力設定教學目標。教師在目標設定的時候以學生的實際能力為目標設定基準點,避免目標設定得太高,使學生很難觸及,最終讓學生在目標達成的時候出現困難,失去信心,又或者教師在目標設定的時候避免太過容易,使學生感覺目標的挑戰(zhàn)性不高。教師在教學活動開設之際,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學生分成不同學習小組,根據學生的年齡、性格、成績、愛好等特性設置對應的教學新方法,用以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技能,也能解決學生在學習方面的需求,這樣在改進教學方法的同時,解決課堂教學中存有的“吃不飽”和“吃不了”的現狀[3]。
例如,課堂教學活動開設期間,教師為學生講授有關“跨越式跳高”的相關內容時,要根據學生現有的情況,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其中有A、B、C、D四個學習小組,讓學生在練習橫桿的時候根據自己的能力進行調節(jié),這樣學生才能在能力范圍內進行練習。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為調動學生的學習意識,需要引入競爭機制開展教學,這樣在對學生進行鼓勵的過程中,使學生能感受到成功之喜悅,使學生在學習中投入極大的熱情。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對彈跳能力較好的學生給予更多關注,觀察這部分學生的練習方法和跳躍方法,對其進行總結,并要求這部分學生進行跳躍技巧的分享,教師再做補充,引入跳躍技巧的講授。教師帶領學生分層開展教學活動,通過對每層學生的訓練情況進行評價提出改進建議,使學生在理論教學與實際教學的過程中掌握跳躍的技巧,在“你追我趕”的學習環(huán)境中提高自己的體育技能。
四、靈活運用教學語言,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力
體育教學中為能夠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教師在教學中要使用生動的語言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對教師的描述進行分析,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學生個體之間具有非常明顯的差異性,他們對待體育運動的熱情并不相同。教師在教學策略的制訂中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讓教學活動適用于所有學生,能夠讓所有學生都投入到體育鍛煉中,積極有效地開展基礎訓練。例如,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性別和體能等不同指標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使用靈活的語言讓學生能夠更加樂于接受。教師要給予學生足夠的鼓勵,以鼓勵性的語言激勵學生努力完成教學任務。同時教師還要重視對教學氛圍的營造。以積極的語言為學生創(chuàng)造和諧、向上、積極的學習氛圍。積極地利用語言技巧,在和諧的氛圍中讓學生一邊回憶標準的技術動作一邊展開實踐。例如,很多學生對枯燥的體育鍛煉形式十分反感,排斥心理非常嚴重。教師針對學生的這一問題進行針對性的指導,使用語言引導學生開展體育鍛煉。如練習最基礎的前滾翻動作時,教師便需要對興趣較低的學生進行語言引導:“屁股要抬得比腰高,后背要彎成拱橋形狀才能夠做好”。對興趣較強的學生,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練習的同時讓學生獨立思考,如“大家想一想怎樣才能做好這一動作?”這樣的語言能夠讓學生進入到思考中,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回憶自己學習過的理論知識,從而更好地完成技術動作。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自然會想到圓形的物體以便在翻滾時更加順利[4]。
五、開展更科學的體育教學評價,提升體育課堂教學效率
社會發(fā)展新時期,高職高專體育課程教學的推進要求教師在豐富經驗和合理步驟的構建中對每位學生進行具體評價,以形成完善、完整的評價體系,旨在推動體育課堂教學的發(fā)展,也能全面提升學生的體育綜合素養(yǎng)。體育課程教學評價作為一種可操作性的活動,教師在進行課堂內容評價的時候需要使用定性分析評價和定量分析評價這兩種評價方式。但現階段這兩種評價方式正在趨向統(tǒng)一,讓評價具有一定的合理性,更重視教學進程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平時表現,更要尊重學生的個體性差異,不但要重視學生的將來發(fā)展,更要促進學生在已有的水平上主動發(fā)展。教師在教學中要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位學生,根據每個學生的個體情況合理地進行評價,然后構建科學化的評價系統(tǒng),讓學生能在體育學習中更全面地認知自己,進而能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實現體育課程教學有效性。教學活動中有效評價不但能活躍學生的課堂學習氛圍,更能優(yōu)化教學的全過程,也能在提高課程教學效率的過程中讓體育教學更具活力。
高職高專教學中體育教學方法的優(yōu)化不但能強健學生的體魄,更能將高職體育教育與學生專業(yè)目標結合在一起,在深化教學改革的前提下,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最終增強學生的體質。
參考文獻:
[1]唐蓉,張晚平.淺談高職高專體育教學中素質教育的重要性[J].成都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27(2):40-42.
[2]于志培.淺談“拓展訓練”在高職高專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上),2014(6):11-12.
[3]蔣愷.淺談高職高專體育教學對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12):43-44.
[4]馬春燕.淺談高職高專的體育教學與素質教育[J].商情,2017(21):11-13.
編輯 馮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