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 興 珍
(通許縣人民醫(yī)院心內科 開封 475400)
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為臨床常見心血管急癥,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糜爛或破裂為主要病理特征,同時伴隨不同程度血栓表現,可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血管栓塞等。有學者[1]研究發(fā)現,常規(guī)冠狀動脈介入(PCI)治療聯合替羅非班治療,可增強抗血小板功能,顯著改善心肌灌注、動脈血流。為探討替羅非班在急性冠脈綜合征中的治療效果,筆者對80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分組研究,具體報告如下。
選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心臟科就診的80例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男44例,女36例,年齡38~70歲,平均年齡(55.03±10.22)歲。納入標準:(1)癥狀發(fā)作24h內;(2)符合急性冠脈綜合征急診快速診療指南診斷標準[2];(3)知曉本次研究且簽署知情同意書;(4)治療依從性良好。剔除標準:(1)嚴重、未控制的高血壓患者;(2)心功能(NYHA)分級:Ⅲ~Ⅳ級;(3)腎功能障礙;(4)既往冠狀動脈旁路搭橋者、心臟機械并發(fā)癥;(5)3個月內有大手術史患者;(6)既往顱內腫瘤、腦出血、動脈瘤、動靜脈畸形等疾病;(7)妊娠、哺乳期女性。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嚴格按照中國食品與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頒發(fā)的藥品臨床試驗管理規(guī)范操作,按照機雙盲法分為觀察組(n=40)與參考組(n=40),組間基線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
入院后進行風險評估,結合患者癥狀、病史、體檢、生命體征、實驗室檢查前及心電圖等初步判斷,給予抗缺血、抗血小板、抗凝治療,靜脈注射肝素(意大利阿爾法韋士曼制藥公司,H20090246)負荷量5000U,之后靜脈點滴1000U/h,控制活化部位凝血活酶時間在1.5~2.0倍,連續(xù)2~5d;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醫(yī)藥保健有限公司,J20130078),每次50mg,每天1次,連續(xù)2~5d。觀察組在此基礎上持續(xù)靜脈注射替羅非班(遠大醫(yī)藥(中國)有限公司,20041165)治療,每分鐘0.4μg/kg流量,持續(xù)30min;之后改為每分鐘0.1μg/kg量持續(xù)治療2~5d。
記錄治療后兩組心絞痛發(fā)作次數;治療前、治療后5d心臟彩超觀察兩組LVEF、LVST、LAD、PH,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技術比較CK-MB水平。記錄治療期間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不良心血管事件比較:觀察組2例心絞痛、1例新發(fā)心梗,發(fā)生率7.5%;參考組6例心絞痛、4例新發(fā)心梗(1例并發(fā)急性肺水腫死亡),發(fā)生率25%,比較有統計學意義(P<0.05)。
治療前,觀察組LVEF、LVST、LA、PH、CK-MB與參考組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治療后,兩組各指標顯著改善,觀察組改善程度明顯大于參考組(P<0.05),見表1。
兩組未見腹膜后出血、顱內出血等,2例發(fā)熱表現,對癥處理后癥狀消失,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5%,參考組未見不良反應,兩組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治療前、后觀察組與參考組心臟指標比較
組別(n)時間LVEF(%)LVST(mm)LAD(mm)PH(mmHg)CK-MB(U/L)觀察組(40)治療前38.69±2.7513.36±0.5238.56±2.1843.13±5.58121.01±9.23治療后52.91±2.8810.29±0.3033.01±2.0028.65±6.0771.35±8.82參考組(40)治療前38.70±2.8313.40±0.5138.39±2.2543.22±5.19120.69±9.40治療后46.69±3.5211.17±0.3936.11±2.6334.37±5.5589.14±9.99
隨著冠狀動脈病變診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其發(fā)病機制基本明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尤其是存在不穩(wěn)定斑塊時,血栓形成,因此給予對應抗血栓形成藥物,尤其是顯著抑制血小板藥物有重要作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為常用抗血小板藥物,然而單獨使用只能阻斷血小板活化的單條途徑,效果并不理想[3]。凝血因子I及血小板GPⅡb/Ⅲa受體結合為血小板聚集的最終共同通路,血小板活化時,受體、凝血因子I的親和力顯著增強,凝血因子I可誘導血小板聚集,因此無論血栓為何種原因形成,血小板黏附、活化劑聚集反應在形成過程中均有重要參與。替羅非班主要用于冠狀內斑塊切除術或冠脈血管成形術中,以降低心臟缺血等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有學者調查顯示,替羅非班聯合阿司匹林、肝素,在非Q波型心肌梗死、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治療中,可顯著抑制心臟缺血事件。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期間心血管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為7.5%,明顯低于參考組25%(P<0.05),提示藥物溶栓、抗血小板聚集效果確切。觀察組治療后心臟彩超指標LVEF、LVST、LA、PH等改善程度顯著優(yōu)于參考組(P<0.05),說明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采用替羅非班治療可以顯著改善心功能,效果確切。
小樣本試驗報告顯示,鹽酸替羅非班可引起顱內出血、腹膜下出血等,蘇運星[4]對66例行國產鹽酸替羅非班治療的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患者臨床資料進行研究分析,結果顯示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并無明顯增加(P>0.05),證明藥物安全性。本次研究中,僅有2例患者出現發(fā)熱表現,表明鹽酸替羅非班治療安全性較高。有學者對替羅非班引起的出血并發(fā)癥相關因素進行分析,結果顯示高齡、腎小濾率過率≤60ml/min為主要危險因素,因此在排除禁忌癥后給藥,能夠規(guī)避不安全因素。
總之,替羅非班用于急性冠脈綜合征治療中效果確切,在嚴格藥物禁忌癥的基礎上,可保證用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