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趙釹 沈飛霞
(溫州醫(yī)科大學(xué)定理臨床學(xué)院;溫州市中心醫(yī)院內(nèi)分泌科 溫州 325000)
隨我國經(jīng)濟飛速影響下生活方式改變后,目前非酒精性脂肪肝在我國患病率上升。非酒精性脂肪肝所表現(xiàn)出的臨床特征是干預(yù)可逆,故在臨床中有效的治療與準確的定量評價對非酒精性脂肪肝有重要意義[1]。2型糖尿病肥胖是誘發(fā)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高危因素,而利拉魯肽注射液可增加患者胰島素分泌,控制胰高糖素分泌,使血脂明顯改變[2]。因此本文分析2型糖尿病肥胖脂肪肝患者應(yīng)用利拉魯肽注射液治療的血糖、血脂及血壓指標變化情況以及肝臟脂肪沉積的影響。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肥胖脂肪肝患者75例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所有入選患者均滿足《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診療指南》[3]中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診斷標準;(2)所有入選患者均滿足《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4]中對2型糖尿病的診斷標準;(3)體質(zhì)指數(shù)≥25kg/m2;(4)所有入選患者均為自愿參與本研究,且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伴嚴重心、肝腎功能不全者;(2)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3)既往有糖尿病急性并發(fā)癥史者;(4)其他肝炎、肝病者;(5)90d內(nèi)服用減肥藥患者。本研究納入75例患者中,男41例,女34例,年齡45~70歲,平均年齡(50.27±10.57)歲,病程3~12年,平均病程(4.58±2.45)年。
所有入選患者均給予抗原藥物治療,并采用飲食及運動輔助治療后,患者均給予利拉魯肽注射液0.6mg治療(諾和諾德(中國)制藥有限公司分包裝,國藥準字J20110026,3ml*18mg),1天1次,清晨皮下注射,總共治療12周。檢測患者治療前、治療12周后血糖、血脂及血壓相關(guān)指標,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iucose,FPG)、餐后2h血糖(2hPBG)、空腹胰島素(fating insulin,F(xiàn)INS)、糖化血紅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le)、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總膽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igh density 力魄protein,HDL-C)、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同時患者治療前與治療12周后采用超聲及瞬時彈性成像檢測技術(shù)檢測患者脂肪受控衰減參數(shù)(controlled attenuation parameter,CAP)與肝臟硬度(LSM)等肝脂肪沉淀指標變化。
觀察患者治療前、治療12周后血糖、血脂及血壓等相關(guān)指標、體重指數(shù)(Body Mass Index,BMI)肝臟硬度(LSM)等肝脂肪沉淀指標。
本觀察數(shù)據(jù)資料均采用SPSSP22.0統(tǒng)計展開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并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平均數(shù)表示,進行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顯著有統(tǒng)計意義。
患治療后患者FPG、2hPBG、HbAle、TG、TC及LDL-C、SBP及DBP指標顯著低于治療前,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1。
表1 患者治療前后血糖、血脂、血壓相關(guān)指標對比
時間FPG(mmol/L)2hPBG(mmol/L)HbAle(%)TG(mmol/L)TC(mmol/L)LDL-C(mmol/L)SBP(mmHg)DBP(mmHg)治療前8.74±0.7913.65±3.148.63±0.682.68±0.895.74±1.273.58±1.08141.75±4.2787.58±7.61治療后6.52±0.9510.25±2.687.38±0.592.24±1.025.28±1.143.08±0.97135.64±3.8482.36±6.17t15.5607.13212.0242.8142.4382.9829.2144.614P<0.001<0.001<0.0010.0060.0120.003<0.001<0.001
治療后患者CAP與LSM明顯低于治療前,組間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脂肪肝沉積情況對比
時間CAP(dB/m)LSM(kPa)治療前262.61±58.1412.05±1.58治療后189.24±57.085.17±1.73t7.79825.431P<0.001<0.001
利拉魯肽注射液屬于新型控制血糖藥物,其在血糖控制效果方面療效較佳且藥物性作用廣泛,同時經(jīng)臨床試驗驗證其并發(fā)癥較少,安全性高。2型糖尿病肥胖脂肪肝患者經(jīng)皮下注射后,可明顯控制患者的胰高糖數(shù),且通過皮下注射用藥的方式可保持藥物的持續(xù)性療效,??删S持24h,所以利拉魯肽注射液治療2型糖尿病肥胖脂肪肝患者可使患者的血糖、血脂及血糖得到明顯的控制[5]。
本研究經(jīng)對2型糖尿病肥胖脂肪肝患者給予利拉魯肽治療,患者治療12周后血糖、血脂及血壓情況明顯下調(diào),提示利拉魯肽注射液在治療2型糖尿病肥胖脂肪肝患者的臨床療效顯著,且可調(diào)控患者血脂水平與血糖指標[6]。肥胖2型糖尿病脂肪肝患者通常BMI較高、胰島素抵抗加劇,脂肪代謝功能失衡,所以該類患者常見的預(yù)后效果較差。本研究中患者注射利拉魯肽治療后患者的治療后CAP、LSM明顯下降,與既往研究結(jié)果相符[7],提示利拉魯肽的藥理作用對肝脂肪沉積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臨床中利拉魯肽下調(diào)肝脂肪沉積的作用機制是,利拉魯肽在治療脂肪肝時下調(diào)TNF-α、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1等細胞因子,使脂肪肝明顯好轉(zhuǎn)。本研究中采用TE技術(shù)診斷肝臟脂肪沉積,由于常規(guī)肝臟超聲檢查患者主觀影響顯著,肝穿刺檢查雖具有較高準確性,但屬于有創(chuàng),且樣本量小,所以在檢查肝臟脂肪沉積時采用TE技術(shù)準確性高 ,同時可測定肝纖維化、肝脂肪變量情況[8]。
綜上所述,采用利拉魯肽治療2型糖尿病肥胖脂肪肝患者后,其肝臟脂肪沉積明顯改善,脂肪肝明顯好轉(zhuǎn),對臨床治療脂肪肝治療具有現(xiàn)實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