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光輝 馬軍禮 唐龍秀 文 瑩 崔東明
(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祈福醫(yī)院普外科 廣州 511495)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中老年人常見的周圍血管疾病,由于周圍動脈粥樣硬化和繼發(fā)性血栓形成,引起動脈管腔狹窄、閉塞,出現(xiàn)肢體緩慢或急性缺血癥狀。隨著老齡化的不斷增加,動脈硬化閉塞癥的發(fā)病率逐漸升高,嚴重危害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質量[1]。2015年10月~2018年9月,筆者應用自體三氧血回輸,輔以常規(guī)西藥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61例,現(xiàn)報告如下。
本組61例按就診順序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齡53~80歲,平均年齡68.5歲。對照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齡56~78歲,平均年齡63.7歲。經統(tǒng)計學處理,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颊呔椋狙芯拷洀V州中醫(yī)藥大學祈福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診斷標準:參照2016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分會血管外科學組制定的標準[2]。納入標準:符合診斷標準,確診為下動脈硬化閉塞癥患者,年齡40~80歲,心、肝、腎功能正常,且符合醫(yī)學倫理納入標準。排除標準:不符合診斷標準和納入標準者;年齡在40歲以下和80歲以上者;病情重,有嚴重肢體壞疽者;合并有心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未按規(guī)定治療,無法判定療效或資料不全等影響療效和安全性判斷者。
檢測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液流變學變化,病人清晨空腹抽血5ml放入備有肝素12.5u/ml的抗凝管內,搖勻后進行指標測定。血液流變學指標采用北京普利生R80型血液流變儀,觀察指標由同一檢驗科提供。
1.3.1治療組
采用德國赫爾曼臭氧發(fā)生器(型號:MEDOZON Compact)給予醫(yī)用三氧自血療法,具體方法如下:在專用真空負壓瓶中加入20ml枸櫞酸鈉抗凝,抽自身血 180ml,加入醫(yī)用三氧與高純氧混合氣體 200ml,調節(jié)醫(yī)用三氧濃度按鈕,使之控制在 25~40mg/ml,輕搖真空負壓瓶4~5 min 讓醫(yī)用三氧與患者血液混合均勻,充分反應,隨后回輸。每周3次,1個療程為12 次,共2個療程。兩個療程后進行統(tǒng)計。
1.3.2對照組
前列地爾注射液(北京泰德制藥有限公司,批號:H20103001),每次10ug,175mg,加入10ml生理鹽水緩慢靜脈注射,每天1次,連用10d后停用2d,1個月為一療程,兩個療程后進行統(tǒng)計。對于合并糖尿病、高血壓病患者適當應用降壓、降糖藥物外,治療期間停用所有擴張血管、降脂藥物;有肢端壞疽者,予以局部清潔換藥,同時加用抗生素控制和預防感染;必要時采用各種手術處理。
觀察治療前后的療效、臨床癥狀與體征的變化,主要觀察靜息痛、間歇性跛行和皮膚溫度。實驗室檢查血流變學指標。
參照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周圍血管疾病專業(yè)委員會制定的近期療效標準[3]。治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肢體創(chuàng)面完全愈合;肢體末梢血液循環(huán)障礙及阻抗血流圖或光電血流圖(PPG)明顯改善,步行速度100~120步/min,能持續(xù)步行1500m以上無不適者;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肢體末梢血液循環(huán)有改善,步行速度100~120步/min,能行走500m左右;進步:臨床癥狀減輕;肢體末梢血液循環(huán)有改善,步行速度100~120步/min,能行走300m 左右;無效:癥狀和體征無改善,甚至加重。30d為1個療程,1~2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評定。
治療后兩組療效比較見表1。其主要癥狀、體征及血液流變學比較見表2~3。
表1 兩組治療后療效比較[n(%)]
組別例數(shù)治愈顯效進步無效總有效率(%)治療組3116(51.6)10(32.3)4(12.9)2(6.5)93.5?對照組306(20)8(26.7)10(33.3)6(20)80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例數(shù)時間靜息痛間歇性跛行皮膚溫度治療組31治療前3.36±0.812.92±0.552.86±0.72治療后2.24±0.71?▲2.10±0.60?▲1.50±0.80?▲對照組30治療前3.02±0.572.87±0.562.70±0.61治療后2.34±0.79?2.61±0.81 2.56±0.87?
注:*組內治療前后比較,P<0.05;▲組間比較,P<0.05。
組別例數(shù)時間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漿粘度(mPa·s)血沉(mm/h)紅細胞壓積(%)纖維蛋白原(g/l)治療組30治療前6.92±0.6112.33±2.181.79±0.7518.76±2.3157.11±6.094.52±0.61 治療后5..23±0.71?9.51±1.96?0.97±0.17?▲15.42±2.07?▲41.14±4.72?▲3.17±0.32?▲對照組30治療前7.16±1.0611.97±2.021.83±0.6420.07±3.1256.87±6.724.46±0.57治療后5.64±1.23?10.36±2.211.03±0.14?19.43±2.3251.70±7.03?4.21±0.48
注:*兩組治療前后比較,P<0.05;▲兩組治療后比較,P<0.05。
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fā)病,也是動脈粥樣硬化在下肢的重要表現(xiàn)。據(jù)報道,人群中有12%~14%罹患ASO,75歲以上人群中,這一比例增至20%[4]。目前治療本病尚缺乏特效藥物,動脈重建術及球囊導管腔內成形術(PTA)的開展,對缺血肢體血運的重建起了積極的作用,是跨時代的進步,但術后的再狹窄卻居高不下。盡管血管外科在診療手段上已得巨大的進展,但在臨床中仍有大批的患者無法得到長期有效的治療[5]。
醫(yī)用三氧是由醫(yī)用純氧氣和醫(yī)用純臭氧組成的混合氣體,其中臭氧是起到治療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6]。自體三氧血回輸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臨床,在風濕免疫系統(tǒng)疾病、感染炎癥性疾病、腫瘤性疾病、心腦血管疾病和慢性疼痛性等疾病[7]。免疫三氧血回輸療法治療腦梗死急性期患者,致殘率明顯降低[8]。自體三氧血回輸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ASO)的報道文獻較少,我們在臨床中應用自體三氧血回輸治療ASO患者,可明顯改善患者肢體血液循環(huán),因此進行了此項臨床研究。
本組臨床觀察結果表明,治療組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P<0.05);對患者靜息痛、間歇性跛行、皮膚溫度有顯著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能有效改善ASO患者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本治療觀察1個療程后,治療組血液流變學各項指標有明顯改善,治療前后比較有差異性(P<0.05),而對照組血液流變學指標全血高切粘度、血漿粘度和紅細胞壓積有差異性(P<0.05),其余無明顯性差異(P>0.05)。治療組治療后血漿粘度、紅細胞壓積、血沉和纖維蛋白原指標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治療后改變,有顯著性差異(P<0.05)。本研究結果與既往研究[9]三氧大自血療法可以改變動脈粥樣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相符合。
通過本組病例觀察,采用自體三氧血回輸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ASO)能提高臨床療效,降低血液流變學指標,改變ASO患者的凝血功能,具有改善肢體動脈血供的作用。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小,醫(yī)用三氧治療的很多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