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冬 梅
(汝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影像科 汝州 467599)
脊柱各部分結構具有不同特點,外力作用下過度旋轉或伸展可造成過伸性創(chuàng)傷、屈曲性創(chuàng)傷、旋轉性創(chuàng)傷、軸向壓縮性骨折四種損傷類型[1]。其損傷后易引發(fā)韌帶及椎間盤損傷、椎體周圍軟組織改變、脊髓損傷等并發(fā)癥,若未及時有效治療,可造成患者終身殘疾[2]。因此,臨床需采取迅速有效的診斷措施判定患者損傷情況,以選擇最佳治療方案,改善預后。磁共振成像(MRI)及多層螺旋CT(MSCT)是目前臨床上廣泛應用的影像學診斷技術。本研究選取我院脊柱損傷患者69例,旨在研究MRI聯合MSCT對診斷準確率的影響。
選取2016年4月~2017年9月我院脊柱損傷患者69例,其中交通傷41例、墜落傷28例,共檢查83個部位,經臨床手術證實及病理檢查確診存在脊柱損傷73個部位,其中頸椎14例,胸椎7例,胸腰椎交界處33例,腰椎11例,脊柱復合損傷8例。男39例,女30例,年齡31~72歲,平均年齡(56.73±11.59)歲。62例于外傷發(fā)病后24h內,7例于外傷發(fā)病后1~3d到我院就診。本研究經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納入標準:均存在明顯急性外傷史;均知情本研究并簽署同意書;(2)排除標準:其他疾病誘發(fā)脊柱異常者;伴有凝血功能及精神異常者等。
(1)MSCT檢查方法:采用64排128層螺旋CT(SOMATOM Definition AS)進行容積掃描,層厚為1.25mm,間隔為1.25mm,通過AW4.4工作站處理原始數據得冠狀位、曲面、矢狀位、表面遮蓋法重建影像資料;(2)MRI檢查方法:采用超導型磁共振成像儀(GE Healthcare,Brivo MR355 1.5T)掃描,選擇常規(guī)掃描方位矢狀位FRFSE T2WI(TR/TE 2160/115.0ms)、FSE T1WI(TR/TE 440/10.4m),層厚為4mm,層距為1.0mm,橫斷位FRFSE T2WI(TR/TE 2520/117.7MS),層厚為4.0mm,采用體部線圈,NEX為4。選取2名經驗豐富影像科醫(yī)師觀察分析MSCT、MRI圖像。
統(tǒng)計MSCT、MRI單獨與聯合診斷結果,對比分析MSCT、MRI單獨與聯合診斷脊柱損傷準確率。
以SPSS21.0分析,計數資料(診斷準確率)以[n(%)]表示,行χ2檢驗,一致性采用Kappa檢驗,檢驗水準α=0.05。
MSCT檢出脊柱損傷部位38個,MRI檢出30個,MRI聯合MSCT檢出67個,聯合診斷準確率為91.78%,高于MRI單獨檢測52.55%、MSCT單獨檢測41.96%,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MRI單獨檢測準確率與MSCT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診斷結果[n(%)]
脊柱損傷類型MRIMSCT聯合χ2P椎體骨折(n=14)11(78.57)10(71.43)14(100.00)4.4570.108脊髓損傷(n=8)3(37.50)1(12.50)6(75.00)6.5140.039椎間盤損傷(n=11)3(27.27)1(9.09)10(90.91)16.6240.000椎旁軟組織創(chuàng)傷(n=21)13(61.90)3(14.29)19(90.48)25.2000.000脫位(n=8)6(75.00)7(87.50)8(100)2.2860.319附件骨折(n=11)2(18.18)8(72.73)10(90.91)13.2000.001合計(n=73)38(52.55)30(41.96)67(91.78)43.9160.000
脊柱急性損傷多由高空墜落、交通肇事等誘發(fā),其創(chuàng)傷嚴重,根據損傷機制及形態(tài)可分為爆裂型、單純屈曲壓縮型、骨折脫位型、安全帶型,臨床治療中需根據不同骨折類型采取對應措施[3]。張磊等[4]在MSCT三維重建與MRI在脊柱損傷中的對比分析與研究中指出,MSCT應用于脊柱附件骨折診斷中準確率達80.00%,高于MRI診斷。MSCT具有多排探測器結構,球管一次曝光能同時獲得多個層面圖像數據,可立體、直觀、準確地顯示骨折數量、位置、大小等,是特殊復雜骨折部位最佳檢測方法[5]。但本研究中將MSCT、MRI檢測應用于脊柱損傷患者診斷中,結果發(fā)現MSCT單獨診斷檢出損傷部位38個,MRI單獨診斷檢出損傷部位30個,二者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但聯合診斷檢出損傷部位67個,診斷準確率高于MRI、MSCT單獨診斷(P<0.05),說明MRI、MSCT單獨診斷存在漏診,聯合診斷有助于提高診斷準確率。其原因在于,MSCT只對脊髓腫脹明顯、脊內出血、脊髓離斷有顯示,通過MRI檢測可準確診斷脊髓損傷病理性變化;另外,MRI檢測對軟組織分辨力較強,能清晰顯示出血水腫病理改變,有利于判斷脊髓受壓情況。
綜上可知,MSCT、MRI在脊柱損傷診斷中具有不同價值,聯合應用有助于提高診斷準確率,為臨床制定治療方案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