仝 世 義
(河南科技大學附屬三門峽市中心醫(yī)院介入科 三門峽 472000)
本研究旨在明確介入化療栓塞聯(lián)合免疫綜合治療在晚期腎癌中的短期效果及預后,對符合納入標準的樣本分為兩組,以分組對照方式加以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本組晚期腎癌患者共84例,按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各42例,其收治時間為2015年12月~2017年1月。對照組中男22例,女20例;年齡44~77歲,平均年齡(55.39±5.98)歲;腫瘤位置:腎上極25例,腎下極17例。研究組中男23例,女19例;年齡45~77歲,平均年齡(55.86±5.36)歲;腫瘤位置:腎上極26例,腎下極16例。兩組患者的腫瘤位置、性別分布以及年齡等基線資料無差異(P>0.05)。
(1)納入標準:①經病理學檢查以及體征、臨床癥狀分析等明確診斷為晚期腎癌;②認知與溝通功能正常,可自發(fā)配合;③相關資料信息完整;④本研究已經倫理學委員會審核。
(2)排除標準:①對本次實驗技術存在禁忌癥;②中途脫落病例;③配合行為較差影響治療結果判定者。
兩組患者均經股動脈應用Seldinger技術穿刺,置入5-FU導管,并在雙腎水平上進行腹主動脈造影檢查,探查腫瘤血供情況,選擇患側腎動脈進行造影檢查,確定腫瘤部位,開始栓塞。
其中,對照組患者采取動脈栓塞療法,即在透視監(jiān)視下,取直徑在1~2mm范圍內的明膠海綿顆?;旌显煊皠鶆蚝缶徛⑷肽I動脈完成栓塞,直至腎動脈的主干以下分支均栓塞,血流停滯程度滿意后,撤出導管。
研究組應用介入化療栓塞聯(lián)合免疫綜合治療方法,即在造影后,將導管進行選擇性插管至腫瘤靶血管中,實施液體化療藥物栓塞,即將固體化療藥物和10~20ml的超液化碘油相混合后予以栓塞處理。同時,對患者進行干擾素(通用名:聚乙二醇干擾素α-2b注射液;廠家:廈門特寶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規(guī)格:180μg(66萬U)/0.5 ml;批準文號:國藥準字S20160001)、胸腺肽(通用名:胸腺肽注射液;生產企業(yè):湖南一格制藥有限公司;規(guī)格: 5ml:40mg;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03130)輔助治療,其中干擾素經皮下注射給藥,每隔2d用藥1次,每次用藥劑量是100~200萬U;胸腺肽經肌肉注射給藥,用藥劑量是100~200mg。
(1)根據實體瘤療效判定標準,評估兩組患者的近期療效;(2)隨訪1年,統(tǒng)計兩組患者生存率,評估其預后。
(1)完全緩解:可見腫瘤消失,維持時間超過4周;(2)部分緩解:腫瘤縮小50%以上,維持4周以上;(3)無變化:腫瘤增大或者縮小均不足25%,無新病灶;(4)進展:腫瘤增大25%,或者出現(xiàn)新病灶。近期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總人數(shù)×100%。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分析。計量資料、計數(shù)資料分別實行t檢驗、χ2檢驗,若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則以P<0.05描述。
研究組患者近期治療有效率是78.57%,高于對照組的57.14%,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近期治療有效率比較[n(%)]
組別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無變化進展近期治療有效率研究組(n=42)6277278.57對照組(n=42)42011757.14χ24.421P0.035
研究組患者治療1年后生存率是80.95%,高于對照組的59.52%,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1年后生存率比較[n(%)]
組別生存死亡生存率研究組(n=42)34880.95對照組(n=42)251759.52χ24.613P0.032
現(xiàn)階段,臨床上對于腎癌主要采取手術切除治療,然而手術切除療法存在一定局限性,如術中出血量較大、手術時間較長、創(chuàng)傷嚴重、術后癌細胞播散風險較大等,且晚期腎癌患者經手術切除治療的風險較高,患者耐受度較差,不建議使用手術療法[2~4]。近幾年來,伴隨醫(yī)療衛(wèi)生科學技術發(fā)展,經導管選擇性腎動脈栓塞技術已經在醫(yī)學領域廣泛應用,其中介入化療栓塞作為惡性腫瘤疾病患者的有效療法之一,在晚期腎癌介入治療中的應用頻率較高,并取得良好效果[5~7]。
有學者認為[8],晚期腎癌患者采取介入化療栓塞的同時,配合免疫綜合療法,可進一步改善患者預后,且短期療效更明顯,但該觀點缺乏足夠實驗依據支持。筆者認為,相較于傳統(tǒng)單純動脈栓塞療法,介入化療栓塞不但可最大限度加大腫瘤縮小速度,控制腎癌患者病情,還可促使腎動脈形成側支循環(huán),抑制腫瘤組織血供,并提升局部化療藥物濃度,加速腫瘤組織壞死,并避免全身化療為患者增加的毒副作用。介入療法在本病治療中的應用優(yōu)勢有兩點:其一,阻斷患者腎動脈血液供應,縮小腎腫瘤,若有手術切除必要,則可提升手術切除率;其二,介入栓塞療法配合其他綜合治療手段如手術等,可延長患者生存期限,改善患者預后。同時,配合免疫綜合療法則可直接增強晚期腎癌患者的免疫能力,增加其對化療、介入療法的耐受性,進一步優(yōu)化治療效果,改善患者健康狀態(tài)。結果提示:研究組患者的近期治療有效率為78.57%,而治療一年后生存率高達80.95%,與對照組相比均較高,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可見介入化療栓塞聯(lián)合免疫綜合治療方案在改善晚期腎癌患者短期治療效果、預后方面效果更佳,印證了上述觀點。
綜上所述,晚期腎癌患者適宜采取介入化療栓塞聯(lián)合免疫綜合治療方法,可兼顧近期、遠期療效,改善預后,有推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