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芳
【摘? 要】 人類已進入21世紀,初見端倪的知識經濟預示人類的社會生活將發(fā)生新的巨大變化。迎接知識經濟的挑戰(zhàn),最重要的是適應社會激烈競爭的人才。
【關鍵詞】 農村小學生;不良學習習慣;成因;對策
一、不良學習習慣的表現(xiàn)
學生中存在的不良學習習慣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1. 學習時間不固定,不制定學習生活作息時間表;2. 課堂上思想開小差,精神不集中;3. 自習課目際不明確,東翻西看,浪費時間;4. 不準備工具書,需要查辭典字典時,還嫌麻煩,馬馬虎虎地應付學習;5. 愛面子,不懂不會也不問;6. 快下課時就聽不進去了,早早把書包收拾好,心中開始想著課后的娛樂活動;7. 下課馬上放松自己,從來不想想這堂課都學了些什么;8. 做作業(yè)前不看書,做完作業(yè)不相信自己,總要找人對對答案才放心;9. 作業(yè)本、考試卷發(fā)到手,看看分數(shù)便扔到一邊,不認真分析檢查錯題;10. 做作業(yè)或復習時,常做一些小動作;11. 學習時常說閑話;12. 學習完把書本胡亂一扔,再學習時現(xiàn)用現(xiàn)找,浪費時間;13. 喜歡哪科學哪科,偏科;14. 情緒波動大,因喜怒哀樂的情緒而影響學習;15. 基礎沒打好,變得灰心,自暴自棄。
二、不良學習習慣形成原因
1. 家庭因素。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而學生不良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與家庭環(huán)境的影響有直接關系。
2. 教師因素。教師在教學工作中,一個基本要求就是言必信,行必果,說到做到。這既是對學生的要求,也是教師個人的以身示范。
3. 學生因素?!皰酥ヂ閬G了西瓜”是現(xiàn)如今學生不良學習習慣的真實寫照,學生上課不珍惜時間,思想溜號、開小差,耽誤了聽課、阻礙了內容進入記憶。另外,學習興趣不濃厚,對學習抱有應付差事的心理。
4. 學校因素。學校應該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樂園和保護傘,但在實際工作中,如果學校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觀點上的偏頗或方法上的不當,也會在一定程度上間接地助長學生的不良品行。
5. 社會因素。由于成長中的少年兒童缺乏全面正確的分析、判斷能力,社會上各色的歪風邪氣和腐朽思想對學生可能產生的影響也是不能低估的。
三、克服不良學習習慣的對策
1. 制定一套良好的學習習慣體系,規(guī)范習慣教育。課前預習的習慣:①依據(jù)提示,通讀課本,畫出難點,完成預習作業(yè);②課前準備的習慣;③出聲早讀的習慣;④認真上課的習慣;⑤課后復習的習慣;⑥獨立作業(yè)的習慣;⑦安靜自修的習慣;⑧勤學好問的習慣;⑨晚上讀書的習慣;⑩認真審題的習慣。
2. 形成一種正確看待學習習慣的意識,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從短期看是一個隱性的因素,容易為大家所忽視。作為學校各條線的管理者,都要重視這個隱性的因素,讓習慣成為學生的一種意識。
3. 構建社會、家庭、學校三維一體的教育網(wǎng)絡,形成教育合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力量來支持。學校是學生習慣養(yǎng)成的主陣地,家庭是學生習慣養(yǎng)成的催化劑,社會是檢驗學生學習習慣的場所。在習慣的養(yǎng)成中,特別需要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
2—12歲是形成良好學習習慣的關鍵。“朽木不可雕也”“養(yǎng)其習于童蒙”等古訓,也正是這個道理,讓我們共同重視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 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 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