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容容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就是整個教學過程的開端,它不僅關系到學生是否能夠對這堂課產生興趣,更能直接影響到后續(xù)教學的進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響.眾所周知,物理這門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很多學生會感到吃力.所以,做好課堂的導入設計十分重要.在本文中,筆者將結合初中物理教學經驗,闡述幾種巧妙的導入設計.
對于中學生來說,他們已經擁有了一定的學習經驗,同時對于各種學科的特點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因此,學生的好奇心便不像小學生那么容易被調動.很多時候,教師都會在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開門見山地提出本節(jié)課要學習的內容,雖然這種導入方式簡潔高效,但是卻達不到調動學生好奇心的目的,無法全面創(chuàng)設課堂的氛圍.對此,筆者認為,初中物理課堂當中的導入設計必須要出奇制勝.每一個學生都希望課堂是新穎的,這樣他們才能夠更好地“享受”課堂.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前要做足功夫,盡可能地讓導入設計變得更加新穎,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出輕松有趣的課堂氛圍.
以《世界是運動的》這節(jié)課為例.在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我突然點一位同學的名字,并要求其走上講臺,又突然讓其停在走道的某一位置.然后我問大家:這位同學運動了嗎?為什么?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運動了,有的學生說因為他從座位上走了;有的同學說相對于“我”,他的位置變了;還有的同學說他從一個位置走到了另一個位置.由此我引出運動的概念.這個導入環(huán)節(jié)設置的很隱蔽,也很突然,學生剛開始的時候不知道我要干什么,因此對于這一活動都非常好奇.所以在我提出問題之后,大家都能夠非常積極地去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見解和觀點.這樣一來,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還活躍了學生的思維.
無論任何形式的教學都應當以人為本,尊重學生主體.傳統(tǒng)的教學觀點認為課堂的導入是教師單方面的事,因為是教師在執(zhí)行這個動作.實際上,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我們之所以要在課堂上對導入環(huán)節(jié)進行精心設計,是為了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加充滿動力地接受課堂的學習.眾所周知,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是教學的主要服務對象,我們在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時候,不僅要設計出如何導入,還應當充分地考慮為誰導入.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不注重導入,或者過分注重導入,導入時間過長,反而失去其應有的作用.這些行為都是不恰當的,作為課堂的設計者,我們在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的時候,應當充分遵循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實際水平、認知規(guī)律和興趣愛好等因素來進行導入,盡可能的選擇大部分學生普遍感興趣或者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事情作為中介,創(chuàng)設出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全面發(fā)揮導入的作用.
我在帶領學生學習密度的應用時,在課堂的導入環(huán)節(jié)讓大家講了古希臘學者阿基米德鑒別王冠是不是純金的故事,故事講完之后,我問學生想到了什么.在這之后,我提出了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1)怎樣辨別奧運金牌是不是純金的?(2)怎樣知道一塊很大的長方形碑石的質量?(3)怎樣知道教室內空氣的質量?然后告訴學生運用密度知識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并將學生引入到應用密度知識解決問題的新課教學當中.
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與此同時,物理實驗對于初中生來說是最新鮮又有趣的.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巧妙地運用實驗來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引發(fā)學生的興奮,進而順利地引入新的知識內容.在物理教材當中,有許多內容都可以通過演示實驗來進行導入,因此我們需要對教材進行深入挖掘,并在課堂上巧妙地運用實驗進行導入,讓學生在實驗之中感受物理的魅力.
例如,在學習與慣性相關的知識之前,我在課堂上演示了一個十分簡單的小實驗.我手中握著一個盛滿水的玻璃杯,并提示學生注意觀察:當水杯突然向左運動時,水向什么方向溢出?當水杯突然停住時,水又向什么方向溢出?這個實驗所用到的裝置非常簡單,但卻能有效地抓住學生的目光,因為大家都覺得這個實驗很新鮮.我對上述的內容進行實際的操作和示范之后,通過實驗的現(xiàn)象輕松地引入了新課.
綜上所述,導入環(huán)節(jié)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價值和作用.在實際的教學中,我們應當根據教材內容以及學生的特點來靈活設計導入的環(huán)節(jié),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導入環(huán)節(jié)的作用,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學生的物理思維,以打造出更加高效的物理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