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學娟
關鍵詞: 高中數(shù)學 新授課形式 探究
在教學過程中,新授課形式是一種極為重要的課型,同時也是幫助學生全面掌握知識的關鍵性教學手段.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做好新授課教學,不僅僅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扎實的基礎能力,同時還可以對學生解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進行有效提升,教師在對新授課教學形式展開應用的時候,不妨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教學措施.
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過程中,為了進一步強化新授課教學形式的應用效果,教師首先需要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提升其對數(shù)學這門科目的學習興趣.在進行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時候,教師除了要遵循新授課形式的相關原則,還可以參考學生的實際情況.
例如,在對“空間幾何體”這方面的知識點展開教學時,教師不妨利用新授課教學形式,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建立更為有效的空間學習意識.首先,可以引入多媒體教學技術,通過運用其中的動圖模擬手段,并結合“幾何畫板”這類數(shù)學教學軟件,來對“空間幾何體的結構”“空間幾何體的三視圖”等抽象化內容,展開較為形象化的講解與分析,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其次,針對一些具體的計算內容,如空間幾何體表面積與體積的計算,教師也可以參考學生的建議,在課堂上引入較為多元化的計算方法.
為了進一步提升新授課教學形式的整體質量,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從更多元化的視角看待數(shù)學學習.在這一點上,不妨引導學生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構建出相應的數(shù)學模型,深化學生的學習認識,這樣學生能夠更為宏觀地看待數(shù)學學習,并建立相應的學習框架,拓寬學習思路.
例如,在對“復數(shù)”這個知識點進行講解的時候,為了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孤島效應”,同時也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系統(tǒng)性學習能力,教師不妨在授課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對復數(shù)和實數(shù)之間的差別與聯(lián)系展開探究,通過詳盡地分析,學生可以在差異性的對比中更為有效地掌握復數(shù)基礎概念;再比如,當完成拋物線的課程教學后,教師在課尾可以讓學生利用“樹狀圖”“列表格”等手段,對橢圓、拋物線和雙曲線之間的關系展開深入地研究與比對,不僅要分析教材中各個知識點的異同,還要進一步延伸出相關的概念點.
由于高中階段的數(shù)學學習難度,相比較初中階段有著極為明顯的提升,所以針對這種情況,教師不妨借助新授課的教學形式,幫助學生對其練習成果,進行有效鞏固,提升學生的數(shù)學學習認識.
例如,在完成“算法初步”這個知識點的講解工作后,教師可以利用“算法與程序框圖”的相關內容,結合生活化的情境,在課堂上帶領學生展開實踐訓練;再比如,對“概率”這個知識點,學生也可以根據(jù)課堂上所學習的內容,在課下總結出一些與生活內容緊密相關的隨機事件,通過概率計算來分析這些事件的深刻含義,進一步強化學習認識.
在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總結是最容易被學生所忽略的一個關鍵性環(huán)節(jié).為了強化學生這方面的能力,教師不妨利用新授課形式的內容,幫助學生展開有效的學習總結,深化其數(shù)學學習認識,并進一步完善高中數(shù)學的整體教學質量.在具體的總結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貼近學生的學習認識.
例如,在對“點、直線、平面之間的位置關系”這個知識點進行總結時,教師在課堂上不妨讓學生就“四個公理”“直線與直線的位置關系”“直線與平面的位置關系”,以及“平面與平面的位置關系”這幾項知識內容,展開“繪畫式”總結,并讓學生試著標明圖形的相關特征,這樣的總結學習,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再比如,對空間結合體的知識點進行總結時,為了提升學生的總結興趣,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課下試著制作一些學習模型,深化數(shù)學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
總而言之,在高中數(shù)學教學課堂上,對于新授課教學形式的應用,教師不妨結合實際的教學措施,強化學生的個人學習意識,幫助他們建立多元化的數(shù)學學習思路,盡可能強化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明山.高中數(shù)學新授課教學內容糾纏的處理[J].教學與管理,2018(10):43-45.
[2]宋春亭. 高中數(shù)學新授課有效提問的研究[D].聊城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