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星
閱讀是學生接受新知、認識世界的一種重要活動,同時也是多種心理因素參與的認知活動。學生的個性心理、興趣愛好、生活環(huán)境等差異,導致其在閱讀心理方面的表現(xiàn)千差萬別。有的注意力集中,閱讀效率很高;有的想象力豐富,閱讀畫面感很強;有的理解能力突出,對文意的把握到位。這些積極的閱讀心理因素,都極大地促進了閱讀動力與閱讀興趣的產(chǎn)生及維持。在這個過程中,各種閱讀心理對學生閱讀質量與效率都有著明顯的影響。良好的閱讀心理能激發(fā)學生閱讀主動性,而被迫閱讀、盲從閱讀則會影響良好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調查中,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具有不良閱讀心理,導致低效閱讀,甚至無效閱讀。因此,在閱讀教學中研究小學生閱讀心理機制,并提出針對性的干預策略,能夠有效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小學生閱讀心理現(xiàn)狀分析
首先,小學生閱讀時對于文本中畫面感觸較深;但閱讀中比較隨性隨心,存在情緒化閱讀。例如,許多學生在閱讀中僅僅滿足于觀看文本中的圖片,而忽略對語言文字的理解。雖然圖片有助于學生理解與想象力的發(fā)揮,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對文本的關注,忽視了文中細節(jié),弱化了對文字的感悟。而單純閱讀文字時,閱讀漏字、跳讀現(xiàn)象也比較普遍,同時小學生在閱讀純文字或閱讀內容枯燥時,閱讀注意力維持時間較短且常常失去閱讀興趣。
其次,小學生在閱讀中所表現(xiàn)出的心理特點,也直接影響閱讀心理。調查發(fā)現(xiàn),有部分學生閱讀明顯受其他同學影響,存在盲從閱讀、跟風閱讀的現(xiàn)象。例如,許多家長在相互交流中得知某某同學買了某本推薦書目正在閱讀,唯恐自己孩子被超越,也趕緊去購買,然后強迫孩子去閱讀,毫不關注孩子的閱讀興趣與動力。當然,也存在某位同學帶到學校的科學類、漫畫類書籍,被其他同學看到后要求父母去買。這種盲從、被迫、跟風心理在小學生閱讀中最為常見。
最后,小學生閱讀心理中的非智力因素對于閱讀起到動力、定向、維持等作用,并廣泛深入地影響閱讀效果。小學生閱讀中普遍存在浮躁心理,就與其非智力因素沒有發(fā)揮積極作用密切相關。導致小學生閱讀中出現(xiàn)浮躁心理的因素較多,包括閱讀動機過強、閱讀興趣不穩(wěn)定不持久、閱讀情感及意志水平薄弱等。當然,碎片化的淺閱讀方式也影響了學生閱讀的連續(xù)性和思考力。還有偏愛心理,偏愛科學、漫畫之類“輕營養(yǎng)、低營養(yǎng)”的書籍,對于這些書籍如數(shù)家珍,讀得津津有味;而對于“富營養(yǎng)”的傳統(tǒng)文學等書籍閱讀興趣不高,常常需要家長反復催促、嚴格監(jiān)督,才能勉強讀完。
小學生閱讀心理干預策略
小學生閱讀中存在的種種不良閱讀心理,嚴重地影響了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以及閱讀質量的提升。對此,筆者結合實際教學經(jīng)驗,提出以下幾個方面的閱讀心理干預策略。
增強學生閱讀認知,形成健康閱讀場域 在閱讀調查中,許多學生的閱讀屬于淺閱讀與娛樂性的閱讀,閱讀中不需要耗費多大精力,只圖一時閱讀快感,難以完成知識的構建與系統(tǒng)化。同時,淺層次的閱讀,也容易導致學生思辨能力與持久閱讀快感的降低。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通過引導增強學生對閱讀的認知,形成健康的閱讀觀念,即重視閱讀、深入閱讀。具體實施中,教師首先要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所謂“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同理,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心理,需要教師樹立榜樣。其次,在課堂閱讀教學中,也需要為學生構建一個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例如,在評價某一文本時,可以采用通俗、輕松的語言進行,增強學生情感體驗,或讓學生充分探討,各抒己見,心情舒暢地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激活學生閱讀內驅,提升閱讀能動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閱讀教學亦是如此。閱讀興趣是提升學生閱讀成效的源動力,如果缺乏興趣,那就沒有閱讀動力可言。閱讀教學中,筆者更多關注學生日常生活經(jīng)常涉及的內容,關注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有意識地來選擇一些圖書來閱讀,發(fā)現(xiàn)、了解自己的閱讀興趣所在;然后根據(jù)學生興趣所在,在其閱讀興趣范圍之內,選擇一些內容豐富、精神積極健康的書籍讓學生閱讀;將閱讀內容的選擇權交給學生,從根本上提升其閱讀能動性。
強化科學閱讀心理,培養(yǎng)良好閱讀素養(yǎng) 良好閱讀心理促進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而良好的閱讀素養(yǎng)則最終作用于閱讀質量。在日常教學中,許多學生都沒有借助工具書閱讀、記錄閱讀筆記的習慣,這顯然不利于學生閱讀質量的提升。面對這一情況,結合小學生已經(jīng)具備查閱工具書的能力,在閱讀教學指導中,筆者強調閱讀要有“儀式感”,閱讀是一件神圣的事情,在閱讀之前必須做好閱讀準備工作。其核心即是紙筆與工具書,在這個基礎上,要求學生對所閱讀后的文本寫一寫讀后感或讀書心得。這一措施在實踐中取得良好效果,不僅學生閱讀成效明顯提升,而且寫作能力也極大提高。
結束語
愛好閱讀、善于閱讀是實現(xiàn)學生終身成長的重要推動力,貫穿于學生整個學習生涯。但是受到多種心理因素的影響,許多學生并不愛好閱讀,而是出于應試等目的進行被動閱讀。因此,需要從學生閱讀認知、閱讀內驅以及閱讀素養(yǎng)三個角度,培養(yǎng)學生良好閱讀心理與能力,最終實現(xiàn)高效閱讀。
【本文系江蘇省南通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專項課題《小學生網(wǎng)絡閱讀與傳統(tǒng)閱讀優(yōu)勢互補的實踐探究》(課題編號:xc2018063)研究成果之一】
參考文獻
[1]楊錦梅.探究學生閱讀心理,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J].學周刊,2017(18):117-118.
[2]王烽.淺論小學生不良閱讀心理及其矯正[J].課程教育研究,2016(22):80-81.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qū)橫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