闕明坤
新中國成立70年以來,我國教育改革發(fā)展工作取得了不小成果。當前,對照新時代、新坐標、新期待,我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教育體系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呈現(xiàn)“長于智、疏于德、弱于體美、缺于勞”的積弊。那么,究竟該如何根治這一現(xiàn)象,筆者以為,關鍵在于改革教育評價體系,如若這個風向標不徹底改變,其他所有教育改革終將事倍功半。
“德育”過于枯燥單一。從早些年傳唱的“小鳥說,早早早,你為什么背起炸藥包”,到近來作業(yè)本上悄然出現(xiàn)的“人生目標:向錢看,向厚賺”等“潮人語錄”,校園童謠折射出當前校園價值導向和道德教育現(xiàn)狀。當前學校思政課上學生昏昏欲睡,抬頭率低,就折射出“德育”的尷尬冷清境遇。
“智育”偏重追求分數(shù)。學校智育淪為應試教育,重知識輕能力,重卷面輕操作,重結果輕過程。學??际裁矗蠋熅徒淌裁?,學生就學什么,教與學完全為了應付考試。學校普遍以為成績好、分數(shù)高就能代表一切。知識教育越跑越快、越跑越累,忘了從哪里出發(fā)。學校教育刻意追求分數(shù),繁重的課業(yè)負擔,嚴苛的老師、家長,把學生當成了記憶存儲器。
“體育”缺乏相應強度。張伯苓說過,“體育發(fā)達,非身體之強健已也,且與各事均有連帶之關系。讀書佳者宜有健全身體,道德高者宜有健全身體?!蔽覈鴮W生體質健康狀況已連續(xù)多年下滑,很多孩子“身無縛雞之力”。一眼望去,教室里坐的都是“小胖墩”“小眼鏡”,許多男生無法完成一個引體向上,有的甚至兩手都握不住單杠。體育課上成游戲課、安全課,缺乏鍛煉強度,未成年人肥胖率、近視率多發(fā)高發(fā),呈低齡化。教育部統(tǒng)計顯示,全國體育教師結構性缺編30萬人。
“美育”流于形式。學校美育課程主要包括音樂、美術、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等。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規(guī)定: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在開設音樂、美術課程的基礎上,有條件的要增設舞蹈、戲劇、戲曲等地方課程。但是現(xiàn)實中,美育課程往往沒有得到落實,學生藝術素養(yǎng)偏低。
“勞育”基本缺位。學校勞動與技術課程經常被占用,勞動教育無計劃、無考核;有的把勞動當懲罰手段,勞動多教育少,忽視勞動觀念和勞動習慣培養(yǎng)。中小學生勞動機會減少、勞動意識缺乏,出現(xiàn)了一些學生不會勞動、輕視勞動,不珍惜勞動成果的現(xiàn)象。家長只關心孩子的學業(yè)成績,只要學習好,什么都不用干。據媒體報道,某所小學二年級有個班三分之一學生不會系鞋帶,四年級一個班一半以上學生平時不做家務。
當前,我國學生小學累、初中苦、高中拼、大學混,玩耍的年齡被逼學習,學習的年齡只想玩耍;歐美國家小學玩、中學混、高中學、大學拼,玩耍的年齡就玩耍,學習的年齡才學習。對此,亟需進一步改革我國德智體美勞教育評價體系。
創(chuàng)新德育形式和內容。德育猶如人一日三餐之鹽,必不可少,但是鹽不能直接食用,必須將其化于無形,融入食材中,制作出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食物,這樣學生才食之有味,樂于吸收。要創(chuàng)新德育形式,改變空洞說教,增強德育的體驗性、實踐性、現(xiàn)實性,組織學生志愿服務、社會實踐,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要進一步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理直氣壯抓好思政課建設,讓核心價值觀進書本、進課堂、進頭腦。
改革智育評價方式。應該改變傳統(tǒng)的閉卷考試形式,建立科學的考核評價方式,例如,思想品德、歷史課可以實行開卷考,物理化學應實行實驗操作考,外語進行聽說測試,開展跨學科案例分析,讓學生在探究、實踐中完成考試,以考試帶動學習的變革。
強化學校體育。要進一步推動學校體育改革發(fā)展,不得隨意停體育課,全面提升體育教育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體魄強健。要培育特色學校體育項目,使每個學生掌握1至2項運動技能。加強體育師資建設,擴大學生參加校園體育賽事的比例。加強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數(shù)據庫監(jiān)測,對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連續(xù)下降的學校和地區(qū)問責。
創(chuàng)新學校美育工作。把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融入學校美育全過程,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yǎng)。有條件的地區(qū)中小學可增設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等課程。要結合地方文化傳統(tǒng),開發(fā)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校本美育課程。加強學校美育師資隊伍培訓建設力度,保障教師在職稱評聘、福利待遇、評優(yōu)表彰等方面與其他學科教師同等待遇。
大力加強勞育。在學校日常運行中滲透勞動教育,推動建立勞動實踐教育體系,積極開發(fā)家政、手工、園藝、非物質文化遺產等勞動實踐類拓展課程、選修課程。積極組織中小學生參與多種形式的校內勞動,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在家庭作業(yè)中安排適量的家務勞動作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