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銀秀 余山紅 劉 君朱昌春
(臺州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浙江臺州 317000)
冰菜(Mesembryanthemum crystallinum L.)又名冰葉日中花,番杏科日中花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因其葉面和莖上著生有大量冰晶狀顆粒,在太陽照射下反射光線,因此得名冰菜(劉君 等,2016)。冰菜的抗旱性和耐鹽性極強,是植物耐鹽性研究的模式植物之一(Hailer et al.,2012;Himabindu et al.,2016)。冰菜中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和營養(yǎng)元素(徐微風 等,2017),作為一種具有較高生態(tài)功能和保健功能的蔬菜,值得深入研究和廣泛推廣種植。
扦插繁殖是指用苗木營養(yǎng)器官(根、莖、葉等)的一部分作為繁殖材料,插入基質中進行營養(yǎng)繁殖的一種育苗方法,該繁殖方法簡單、快速、節(jié)省成本。經過近兩年的冰菜種源調查發(fā)現(xiàn),冰菜種子較貴,每克種子100元以上,且種子育苗存在性狀分離、群體性狀間具有較大差異的現(xiàn)象。冰菜分枝能力極強,單株分枝可高達200個。扦插繁殖可以保留母本的優(yōu)良性狀而且繁殖速度快,是現(xiàn)代育苗的理想方法(劉宏濤,2005)。因此采用冰菜枝條進行扦插繁殖不僅材料來源廣、繁殖速度快,而且繁殖系數較高、節(jié)省成本。
雙吉爾(GGR)是一種非激素、無污染、水溶性的生長調節(jié)劑,使用方便、效果好,是生產綠色蔬菜、瓜果的優(yōu)選劑型(廖恒登 等,2008)。劉建輝等(2013)研究表明,GGR生根粉可以顯著提高金葉假連翹的成活率。近年來,關于萘乙酸(NAA)(鐘泰林 等,2003;申展 等,2013)、吲哚-3-乙酸(IAA)(仲兆清和潘春香,2014;朱永超 等,2016)、吲哚丁酸(IBA)、生根粉(ABT)(申展 等,2013;仲兆清和潘春香,2014)等生長素對不定根形成效應的研究受到廣泛關注,并在部分植物中得到廣泛應用。但是目前關于冰菜扦插繁殖的研究還未見報道。
本試驗以冰菜莖段為材料,采用正交設計法研究不同莖段、不同生長調節(jié)劑對冰菜插穗扦插成活率的影響,以期為其大量扦插繁殖研究提供理論和實踐基礎。
試驗于2018年4~6月在臺州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玻璃溫室進行。試驗材料為本院的冰菜品種TB。萘乙酸(NAA)、吲哚-3-乙酸(IAA)、雙吉爾(GGR)購自上海鼎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扦插基質為珍珠巖,扦插前一天把基質澆透。
1.2.1 試驗設計 試驗包括3個因素,每個因素含3個水平(表1),采用L9(34)的正交設計(表2)開展試驗,共9個處理,各處理組合采用完全隨機排列于試驗小區(qū)內。
清晨采集生長良好、整齊一致的植株枝條為試驗材料,剪成2芽和2葉、長度約5 cm的插穗,并對插穗進行分級備用:二級側枝粗度5~6 mm;三級側枝粗度4~5 mm;四級側枝粗度3~4 mm。把已剪截好、分級處理的插條每60枝用橡皮套捆在一起,按照正交設計方案將插穗基部浸入對應濃度生長調節(jié)劑中浸泡1 h。
表1 L9(34)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
1.2.2 扦插和管理 扦插采用直插法,用塑料圓棍在扦插基質上打2~3 cm深的小孔,將浸泡好的插穗插入孔內,稍微按實基部,然后噴少量的水。扦插后前5 d進行遮陰處理,早晚噴1次水,保證扦插苗床濕潤狀態(tài)。
1.2.3 指標測定 扦插后每隔7 d觀察插穗長勢情況,扦插試驗30 d后統(tǒng)計扦插成活率。
利用Excel 2007軟件對統(tǒng)計數據進行極差分析、均值分析,利用DPS 7.05數據分析軟件進行方差分析。
成活率是衡量扦插育苗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扦插7 d后,部分插穗葉芽開始萌動,部分枝條逐步死亡。14 d后,部分插穗開始長根,枝條開始長出新葉,調查發(fā)現(xiàn)死亡的插穗未生根,根部發(fā)黃、腐爛。扦插30 d后,再未觀測到插穗死亡。
由表2可知,不同因素水平處理的扦插成活率存在很大差異,處理7、8、9成活率較高,而處理1、2、3成活率很低。本試驗中成活率最高的是處理8,即四級側枝在50 mg·L-1IAA中浸泡1 h,冰菜扦插成活率為80%。
表2 試驗設計及極差分析結果
根據均值的大小可以判斷不同水平對試驗指標的影響大小。均值分析發(fā)現(xiàn)(表2),kA3>kA2>kA1,即四級側枝>三級側枝>二級側枝,由此判斷A3(四級側枝)為A因素的最優(yōu)水平。而kB3>kB2>kB1,kC1>kC2>kC3,同理確定B3(GGR)、C1(50 mg·L-1)分別為B、C因素的最優(yōu)水平。因此A3B3C1為本試驗的最優(yōu)水平組合,即冰菜扦插最佳處理方式為枝條選用四級嫩枝條,生長調節(jié)劑GGR,濃度為50 mg·L-1。
根據極差R的大小,判斷因素的主次影響順序。由表2可知,插穗規(guī)格的極差值最大,為50.00,而生長調節(jié)劑濃度的極差值最小,為15.56,3個因素影響成活率的順序為A>B>C,即插穗規(guī)格對扦插成活率的影響最大,為主要因素,其次是生長調節(jié)劑,而生長調節(jié)劑濃度的影響最小。
從圖1可以看出,各個因素的不同水平對扦插成活率的影響差異較大。插穗規(guī)格的改變對扦插成活率有顯著影響,隨著冰菜枝條由二級側枝(老枝條)向四級側枝(嫩枝條)改變,扦插成活率呈逐步增加趨勢。隨著生長調節(jié)劑濃度增加,扦插成活率呈下降趨勢。
為了更好地反映各因素對扦插成活率作用的差異,對試驗結果進行進一步方差分析(表3),結果表明,各因素對扦插成活率都有影響,但影響程度有差異,由F值可知插穗規(guī)格>生長調節(jié)劑種類>生長調節(jié)劑濃度,與極差分析結果一致。A因素插穗規(guī)格的改變對扦插成活率有極顯著影響,F(xiàn)值>F0.01(2,2)。而B因素生長調節(jié)劑種類和C因素濃度這兩個因素均顯著影響冰菜扦插成活率,F(xiàn)值>F0.05(2,2)。
圖1 不同因素水平對冰菜扦插成活率的影響
表3 扦插成活率方差分析結果
按照最優(yōu)組合對試驗結果進行驗證。設3次重復,每重復60個四級側枝,在50 mg·L-1GGR溶液中浸泡1 h后扦插到珍珠巖苗床上。30 d后調查冰菜扦插的平均成活率為90.56%。
R值越大,表示該因素的水平變化對試驗指標的影響越大,因素越重要。本試驗中,插穗規(guī)格為影響扦插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插穗是扦插繁殖的物質基礎,本試驗中四級側枝是較為適宜的插穗材料,但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擴繁技術,縮短生根時間,提高成活率等指標。
本試驗中,生長調節(jié)劑種類顯著影響冰菜的扦插成活率,表現(xiàn)為GGR>IAA>NAA。即GGR可以顯著提高冰菜插穗的成活率,50 mg·L-1的浸泡效果最好。劉建輝等(2013)研究也表明GGR生根粉可以顯著提高金葉假連翹的成活率,以濃度50 mg·L-1浸泡1 h為宜。雙吉爾-GGR對玫瑰扦插生根(李培閃和劉小菊,2014)、速生桉扦插育苗(曹艷云 等,2005)都有較好的促進作用。不過由于研究試材不同,且木本扦插和草本扦插本身差異就較大,最終選用的GGR濃度也不同。
正交設計方法是一種尋求最優(yōu)水平組合的高效經濟的試驗設計方法。該方法在組培體系和PCR反應體系的建立與優(yōu)化中已廣泛應用,而在栽培方面應用較少。本試驗采用L9(34)正交設計方法,通過對扦插30 d后扦插成活率的均值、極差、方差分析及因素趨勢圖分析得出,各個因素對扦插成活率影響大小為:插穗規(guī)格>生長調節(jié)劑種類>生長調節(jié)劑濃度,最優(yōu)組合A3B3C1,即冰菜扦插最佳處理方式為挑選四級側枝(粗度3~4 mm),選用50 mg·L-1的GGR試劑浸泡1 h,驗證試驗的扦插成活率達到90.56%。利用該技術方法可進行冰菜快速無性繁殖,為生產上種苗擴繁提供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