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二胎出生對頭胎兒童共情能力的影響: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

    2019-06-06 12:45:34李甜甜王娟娟顧吉有徐鶴文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19年6期
    關(guān)鍵詞:頭胎調(diào)節(jié)作用教養(yǎng)

    李甜甜 王娟娟 顧吉有 徐鶴文

    (1 山東師范大學(xué)教育學(xué)部,濟(jì)南 250000) (2 山東省懿恒心理研究所,濟(jì)南 250000)

    1 問題提出

    共情,既包含認(rèn)知成分又包含情感成分,指能夠準(zhǔn)確地感知和識別他人的情緒狀態(tài),產(chǎn)生與他人相似的情緒體驗和情緒反應(yīng)的能力(Davis,1983)。共情在人際交往中扮演著積極的作用,它作為人際間情感連接的紐帶,能有效促進(jìn)個體的道德行為和親社會行為(Decety & Michalska,2010)。良好的共情能力使個體在人際交往中具有更積極的體驗和幸福感,能夠促進(jìn)個體的社會交往(Grühn, Rebucal, Diehl, Lumley, & Labouvie-Vief,2008)。反之,共情能力的缺失常常與個體的不良結(jié)果聯(lián)系在一起,如攻擊行為、消極情緒等(De Kemp, Overbeek, De, Engels, & Scholte, 2007; Gini,Albiero, Benelli, & Altoè, 2007)。情緒共享理論認(rèn)為,共情產(chǎn)生的基礎(chǔ)是個體與他人之間的情緒共享,個體感知到他人的情緒信息時,會自動同步進(jìn)行模仿,從而產(chǎn)生情緒共享,情緒共享能力強(qiáng)的個體,其共情能力也較強(qiáng)(Decety & Michalska,2010)。隨著我國二孩政策的普遍實施,二胎出生將改變個體的家庭系統(tǒng),家庭成員會面臨生活的重大改變。對于兒童而言,這既是挑戰(zhàn),同時也是 加速個體成長和發(fā)展的機(jī)會(Rutter, 1996)。家庭中二胎出生為兒童提供了“兒童集體”的社會化環(huán)境,創(chuàng)造更多情緒共享的機(jī)會,能夠促進(jìn)頭胎兒童共情能力的發(fā)展(Kramer & Ramsburg,2002),對頭胎兒童共情能力的發(fā)展具有獨特的作用(Harper, Padilla-Walker, & Jensen, 2016)。由于我國二孩政策實施時間不長,關(guān)于二胎出生對頭胎兒童共情能力影響的實證研究較少,其作用機(jī)制尚不清晰,因此有必要考察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

    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將個體生活的環(huán)境劃分為不同層次。其中,家庭是兒童社會化的重要場所,是對兒童共情能力影響最大的微系統(tǒng)。家庭中各種因素及其相互作用能夠影響兒童共情能力的發(fā)展,因此,需要綜合考慮個體發(fā)展情景來研究個體發(fā)展的特點(Bronfenbrenner & Morris, 2006)。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作為家庭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父母對自身能夠勝任父母角色的信念,即父母對自己的教養(yǎng)能力的自信水平(Coleman &Karraker, 2003)。教養(yǎng)能力感與父母教養(yǎng)方式和教養(yǎng)能力密切相關(guān),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葉妍,符明弘, 陳瑤, 2014),也是自我效能感在教養(yǎng)領(lǐng)域的具體體現(xiàn)。依據(jù)自我效能感理論(Bandura,1978),自我效能感能夠影響人們的情感反應(yīng)方式,高自我效能感個體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能夠選擇恰當(dāng)?shù)姆绞椒e極應(yīng)對挑戰(zhàn);相反地,低自我效能感個體在面臨挑戰(zhàn)時更可能體驗焦慮,容易情緒化。父母的教養(yǎng)能力感不同,二胎出生對頭胎兒童共情能力發(fā)展的作用也可能不同。已有研究表明,父母的教養(yǎng)能力感與二胎出生的交互作用能夠?qū)︻^胎兒童共情能力的發(fā)展產(chǎn)生影響(陳斌斌, 施澤藝, 2017),并且高教養(yǎng)能力感的父母具有較高的同理心,通過采用寬容和積極的育兒策略促進(jìn)兒童的移情,有助于提升兒童的共情能力(Christopher, Saunders, Jacobvitz, Burton, &Hazen, 2013; Jones & Prinz, 2005)。因此,有必要進(jìn)一步分別在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不同的群體中探討二胎出生與兒童共情能力的關(guān)系模式,即考察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對二者關(guān)系的調(diào)節(jié)效應(yīng)。

    綜上所述,目前關(guān)于二胎出生以及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對兒童共情能力影響的研究還很少,以往實證研究主要基于西方文化背景。由于兩種文化價值取向不同,中西方的二胎觀、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有較大差異,關(guān)于二胎出生、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和兒童共情能力關(guān)系的普適性有待檢驗。因此,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礎(chǔ)上,采用整群抽樣,通過問卷調(diào)查的方式考察二胎出生對頭胎兒童共情能力的影響,并探討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對二胎出生與頭胎兒童共情能力關(guān)系的調(diào)節(jié)作用。研究假設(shè)頭胎兒童的共情能力顯著高于獨生兒童的共情能力,且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能夠調(diào)節(jié)二胎出生與頭胎兒童共情能力的關(guān)系。

    2 研究方法

    2.1 被試

    采用整群抽樣的方法從濟(jì)南市6 所中小學(xué)抽取一些班級的學(xué)生參加研究。有513 名三、四、五年級的小學(xué)生和137 名七、八年級的初中生,共650 名學(xué)生參與了研究。其中,獨生兒童為324 人(男175 人,女149 人),平均年齡為11.05 歲 ±2.09 歲;家庭有二胎的頭胎兒童為326 人(男144 人,女182 人),平均年齡為10.63 歲 ± 1.38歲。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由對學(xué)生被試最為熟悉的一方家長進(jìn)行報告,這樣能夠準(zhǔn)確反映父母的教養(yǎng)能力感狀況,保證數(shù)據(jù)的有效性。共有647 名家長參與研究,其中父親為238 名(36.79%),母親為408 名(63.06%),1 名家長缺失性別信息。

    對獨生兒童和頭胎兒童在性別方面進(jìn)行t 檢驗,結(jié)果表明,頭胎兒童中女生比例顯著高于獨生兒童中女生的比例,t(648) =?2.52,p<0.05。對獨生兒童和頭胎兒童在年齡方面進(jìn)行t 檢驗,結(jié)果顯示,頭胎兒童的年齡顯著低于獨生兒童的年齡,t(646) =2.97,p<0.01,差值為0.41 歲。因此本研究的結(jié)論在推廣時要謹(jǐn)慎。

    2.2 研究程序

    由學(xué)生報告自己的共情能力,學(xué)生填寫的問卷由受過培訓(xùn)的主試以班級為單位開展,向?qū)W生講解問卷填寫要求及注意事項,使其了解調(diào)查目的及操作規(guī)范。問卷填寫完畢后當(dāng)場回收。由家長中對學(xué)生被試相對更熟悉的一方報告其教養(yǎng)能力感,家長填寫的問卷委托各中小學(xué)教師發(fā)放,由學(xué)生帶回家中,家長填寫完畢后于次日交給教師,再由主試統(tǒng)一回收。共發(fā)放694 份問卷,其中有效問卷為650 份。數(shù)據(jù)收集之前,征得了學(xué)生、家長及教師的同意。

    2.3 研究工具

    2.3.1 人際反應(yīng)指數(shù)量表(修訂版)

    Davis(1983)根據(jù)共情多維理論編制了人際反應(yīng)指數(shù)量表,該量表從認(rèn)知與情感兩個維度考察個體的共情能力,后由臺灣學(xué)者詹氏修訂了該量表中文版。本研究采用人際反應(yīng)指數(shù)量表(修訂版)施測,量表由22 個題目組成,評分方式為Likert 5 點評分,1 表示“完全不符合”、2 表示“基本不符合”、3 表示“不確定”、4 表示“基本符合”、5 表示“完全符合”。采用量表總分代表個體的共情能力,量表總分越高,表明個體的共情能力越高。該量表被證明在中國兒童群體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寇娟, 劉洋, 宋洪文, 鄒枝玲,2015),其克隆巴赫α 系數(shù)為0.70,可以接受。

    2.3.2 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量表

    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量表由Gibaud-Wallston和Wandersman 于1978 年編制,主要測查父母對自己有能力勝任父母角色的自信水平。該量表包含17 個項目,采用Likert 4 點評分方式,1 表示“非常不同意”、2 表示“不同意”、3 表示“同意”、4 表示“非常同意”。采用量表總分代表父母的教養(yǎng)能力感,得分越高,表明其教養(yǎng)能力感越高。在已有相關(guān)研究中,該量表被證明在中國父母群體中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張曉, 李龍鳳, 白柳, 陳英和, 2017),其克隆巴赫α 系數(shù)為0.66,可以接受。

    2.4 數(shù)據(jù)管理與統(tǒng)計分析

    采用SPSS20.0 for Windows 統(tǒng)計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jìn)行了描述統(tǒng)計、K-Means 聚類分析、相關(guān)分析和層次回歸分析。其中二胎出生采用0、1 賦值(0=無二胎出生, 1=有二胎出生),性別采用0、1 賦值(0=男, 1=女)。首先用SPSS20.0 計算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兒童共情能力的均值和標(biāo)準(zhǔn)差,同時,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考察在有無二胎方面?zhèn)€體的共情能力是否表現(xiàn)出顯著差異。然后,計算二胎出生、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與兒童共情能力的兩兩相關(guān)。最后,運用層次回歸分析檢驗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在二胎出生與兒童共情能力關(guān)系中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3 研究結(jié)果

    3.1 描述統(tǒng)計與相關(guān)分析

    各個變量的平均值、標(biāo)準(zhǔn)差及變量間的相關(guān)系數(shù)見表1。從表1 可以看出,二胎出生與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兒童共情能力存在顯著正相關(guān),而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與兒童共情能力不存在顯著相關(guān)。

    3.2 兒童共情能力的性別差異和年齡差異

    對兒童共情能力在性別方面的t 檢驗結(jié)果表明:方差齊性檢驗F(1, 646)=0.46,p=0.50,可認(rèn)為方差齊性。進(jìn)行獨立樣本t 檢驗,得t(646)=?6.45,p<0.001,故男生和女生的共情能力存在顯著差別,具體而言,女生的共情能力顯著高于男生。

    對兒童共情能力在年齡方面的單因素方差分析結(jié)果表明:方差齊性檢驗F(9, 633)=1.11,p =0.35,可認(rèn)為方差齊性,分析結(jié)果顯示,兒童共情能力的總離差平方和為68278.61,年齡可解釋的變差為1856.63,抽樣誤差引起的變差為66421.98,它們的均方分別為154.72 和104.93,F(xiàn)(12, 633)=1.47,p>0.05,表明兒童共情能力在年齡方面不存在顯著差異。

    3.3 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在二胎出生上的差異

    對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在二胎出生上的t 檢驗結(jié)果表明:方差齊性檢驗F(1, 643)=0.09,p=0.76,可認(rèn)為方差齊性。進(jìn)行獨立樣本t 檢驗,得t(643)=?2.75,p<0.01,故二胎家庭中的父母和獨生兒童家庭中的父母的教養(yǎng)能力感存在顯著差別,具體而言,二胎家庭中父母的教養(yǎng)能力感顯著高于獨生兒童家庭的。

    3.4 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對二胎出生和兒童共情能力關(guān)系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采用層次回歸分析,檢驗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對二胎出生和兒童共情能力關(guān)系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在進(jìn)行層次回歸分析之前,已經(jīng)對調(diào)節(jié)變量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進(jìn)行了中心化處理。模型第一層進(jìn)入兒童性別、年齡以及父母性別,第二層進(jìn)入二胎出生,第三層進(jìn)入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第四層進(jìn)入二胎出生與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的交互項,預(yù)測變量的進(jìn)入方式全部采取Enter 方式。

    由表2 可知,在控制了兒童性別、年齡以及父母性別后,二胎出生對兒童共情能力有顯著的正向預(yù)測作用,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對兒童共情能力的預(yù)測作用不顯著。二胎出生與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的交互作用能顯著負(fù)向預(yù)測兒童共情能力,即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對二胎出生與兒童共情能力的調(diào)節(jié)作用顯著。

    為進(jìn)一步分析和探討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的具體調(diào)節(jié)作用,采取K-Means 聚類分析將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劃分為高低組,進(jìn)行簡單斜率檢驗。聚類分析結(jié)果顯示,高、低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組人數(shù)分別為348、297。對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在高低組上進(jìn)行t 檢驗,結(jié)果表明高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組的得分顯著高于低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組的得分,t(643)= ?24.41,p < 0.001。同時,繪制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在二胎出生與兒童共情能力之間的回歸線,如圖1 所示。

    對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調(diào)節(jié)作用進(jìn)行的簡單斜率檢驗表明:對于高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組的被試而言,二胎出生無法預(yù)測兒童共情能力,B = ?0.01,t = ?0.07,p > 0.05;而對于低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組的被試,二胎出生能顯著正向預(yù)測兒童共情能力,B =0.28,t = 5.36,p < 0.001。圖1 用回歸線來表示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調(diào)節(jié)作用的具體情況:對于高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組的被試而言,二胎出生并不影響兒童共情能力的發(fā)展,當(dāng)被試屬于低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組時,二胎出生能促進(jìn)兒童共情能力的發(fā)展。因此,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在二胎出生和兒童共情能力的關(guān)系中起調(diào)節(jié)作用。

    3.5 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對性別和兒童共情能力關(guān)系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由表2 中層次回歸分析結(jié)果可知,性別對兒童共情能力的預(yù)測作用顯著,可能存在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對性別和兒童共情能力關(guān)系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在進(jìn)行層次回歸分析之前,對調(diào)節(jié)變量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進(jìn)行了中心化處理。模型第一層進(jìn)入兒童年齡以及父母性別,第二層進(jìn)入兒童性別,第三層進(jìn)入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第四層進(jìn)入兒童性別與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的交互項,預(yù)測變量的進(jìn)入方式全部采取Enter 方式。結(jié)果如表3 所示。

    由表3 可知,在控制了兒童年齡以及父母性別后,性別對兒童共情能力有顯著的正向預(yù)測作用,兒童性別與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的交互作用能顯著負(fù)向預(yù)測兒童共情能力,即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對性別與兒童共情能力關(guān)系的調(diào)節(jié)作用顯著。

    為進(jìn)一步分析和探討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的具體調(diào)節(jié)作用,進(jìn)行簡單斜率檢驗。同時,繪制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在性別與兒童共情能力之間的回歸線,如圖2 所示。對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調(diào)節(jié)作用進(jìn)行的簡單斜率檢驗表明:對于高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組的被試而言,性別能顯著正向預(yù)測兒童共情能力,B = 0.15,t = 2.63,p < 0.01;對于低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組的被試,性別也能顯著正向預(yù)測兒童共情能力,B = 0.32,t = 6.27,p < 0.001。圖2 用回歸線來表示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的調(diào)節(jié)作用具體情況:性別能顯著正向預(yù)測兒童共情能力,但是對低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組的被試而言,性別對兒童共情能力的影響更為顯著,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在性別和兒童共情能力的關(guān)系中起調(diào)節(jié)作用。

    表 3 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對性別、兒童共情能力的回歸分析結(jié)果

    4 討論

    4.1 兒童共情能力的性別差異

    關(guān)于兒童共情能力的性別差異分析顯示,女生的共情能力高于男生,這與以往研究結(jié)果一致(陳武英, 盧家楣, 劉連啟, 林文毅, 2014)。這種差別可能與社會文化對不同性別的角色期待有關(guān)。性別圖式理論指出,社會強(qiáng)調(diào)性別差異,個體會以與自身性別相適應(yīng)的圖式參與社會活動(Starr &Zurbriggen, 2017)。在我國社會文化背景下,男孩被強(qiáng)調(diào)要獨立、勇敢,并不重視共情能力;女孩則被鼓勵理解和照顧他人,需要較高的共情能力,因而兒童的共情能力出現(xiàn)了性別差異。此外,在本研究的被試中女孩的比例偏高,這可能會對研究結(jié)果造成偏差,即兒童共情能力存在性別差異可能是由被試性別因素造成的。未來的研究可以在平衡被試性別比例的基礎(chǔ)上來探討二者之間的關(guān)系。

    4.2 二胎出生與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的關(guān)系

    t 檢驗結(jié)果表明,二胎家庭中的父母和獨生兒童家庭中的父母,其教養(yǎng)能力感存在顯著差別,即二胎家庭中父母的教養(yǎng)能力感顯著高于獨生兒童家庭的。這可能是因為教養(yǎng)能力感較高的父母對有效應(yīng)對二胎出生帶來的壓力更有信心,從而選擇生育二胎,而教養(yǎng)能力感低的父母更多不選擇生二胎。以往研究發(fā)現(xiàn)影響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高低的因素主要是父母個體因素(如父母情緒、父母健康等)和社會因素(如父母職業(yè)、朋友支持等)(葉妍等, 2014),并且這些因素同樣影響父母是否生育二胎的意愿。情緒穩(wěn)定、身體健康、家庭支持力量大的父母,其教養(yǎng)能力感較高,對自己能夠勝任父母角色更有信心,在教養(yǎng)活動中的表現(xiàn)更為積極,這能夠促進(jìn)父母生育二胎的意愿,反之亦然(石智雷, 楊云彥, 2014),因而二胎家庭中父母的教養(yǎng)能力感顯著高于獨生兒童家庭。

    4.3 二胎出生與兒童共情能力的關(guān)系

    研究結(jié)果與研究預(yù)期一致,二胎出生對兒童共情能力有顯著的正向預(yù)測作用,即二胎家庭中頭胎兒童的共情能力顯著高于獨生兒童的共情能力。轉(zhuǎn)折點理論認(rèn)為,二胎出生是個體生活中的重大轉(zhuǎn)變,改變了個體所處的家庭環(huán)境,頭胎兒童共情能力的發(fā)展勢必受到影響(Rutter, 1996)。在這一轉(zhuǎn)變和適應(yīng)的過程中,一方面,兒童學(xué)會理解父母的處境和弟弟/妹妹的需要,甚至承擔(dān)部分照顧弟弟/妹妹的責(zé)任,通過與父母之間的情緒共享,共情能力得以發(fā)展(Harper et al., 2016)。另一方面,在中國傳統(tǒng)觀點中,獨生兒童處在家庭的中心,待人處世可能常以自我為中心,較難從他人角度來體會他人的情緒和情感;而頭胎兒童在與弟弟/妹妹相處的過程中,產(chǎn)生更多的情緒共享,在此基礎(chǔ)上,處理問題時一般會考慮弟弟/妹妹的情緒和情感,共情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鍛煉(Batson et al., 1996)。因此,較獨生兒童而言,頭胎兒童的共情能力更高。

    4.4 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對二胎出生和兒童共情能力關(guān)系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在二胎出生和兒童共情能力的關(guān)系中起調(diào)節(jié)作用的假設(shè)也得到了驗證,即在高、低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群體中二者的作用關(guān)系是不同的。在高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的家庭中,頭胎兒童與獨生兒童的共情能力不存在顯著差異;而在低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的家庭中,頭胎兒童較獨生兒童的共情能力更高。

    對高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的群體而言,頭胎兒童與獨生兒童的共情能力不存在顯著差異。根據(jù)Bronfenbrenner 和Morris(2006)的家庭系統(tǒng)理論,家庭環(huán)境分為軟環(huán)境(如親子關(guān)系、教養(yǎng)方式、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等)和硬環(huán)境(如家庭資源、父母職業(yè)狀況等),家庭軟環(huán)境的作用比硬環(huán)境要大得多。高教養(yǎng)能力感的父母在養(yǎng)育過程中能夠為兒童提供積極的家庭情感氛圍(Jenkins, Rasbash,Leckie, Gass, & Dunn, 2012),即使在獨生兒童家庭中也能夠促進(jìn)兒童的人際理解,進(jìn)而有意無意中增加了兒童情緒共享的機(jī)會,有助于兒童共情能力發(fā)展(Moser & Jacob, 2002; Ross & Lazinski, 2014)。

    而對于低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的群體來說,二胎出生能顯著正向預(yù)測兒童共情能力,頭胎兒童的共情能力比獨生兒童的高。研究發(fā)現(xiàn),低教養(yǎng)能力感的父母往往存在健康狀況差、情緒不穩(wěn)定或者家庭支持力量少、經(jīng)濟(jì)基礎(chǔ)薄弱等問題(葉妍等, 2014)。家庭中二胎出生后,頭胎兒童的作用日益凸顯,一方面,根據(jù)情緒共享理論,頭胎兒童曾經(jīng)歷過類似的教養(yǎng)過程,更加深刻理解父母以及弟弟/妹妹的需求和情緒;另一方面,頭胎兒童愿意在照料方面積極主動為家庭提供支持和幫助(Song & Volling, 2015)。因而,頭胎兒童在積極參與家庭活動的過程中,共情能力得以在實踐中發(fā)展。

    4.5 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對性別和兒童共情能力關(guān)系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在性別和兒童共情能力關(guān)系中起調(diào)節(jié)作用,相比于高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組的被試,在低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群體中性別對兒童共情能力的影響更為顯著。依據(jù)性別圖式理論,女孩和男孩在成長過程中會形成不同的性別角色傾向(Starr & Zurbriggen, 2017)。研究表明女性角色傾向與共情直接相關(guān),而男性角色傾向與共情無關(guān)(Karniol, Grosz, & Schorr, 2003)。

    在高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群體中,父母會鼓勵孩子關(guān)心他人,特別是鼓勵兒童間的情緒共享。無論是男孩女孩,其共情能力均得到較好地發(fā)展,且由于男女性別角色傾向不同,女孩的共情能力的發(fā)展好于男孩。而在低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群體中,兒童共情能力出現(xiàn)顯著的性別差異,男孩的共情能力顯著低于女孩。這可能是因為低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群體中的男孩一方面缺少父母的共情教養(yǎng),另一方面在社會化過程中,男孩也較少被鼓勵共情,因而共情能力較低;而女孩則不同,在其社會化的過程中,共情是被接受和鼓勵的,這在低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群體中是極其需要的,同時這種被需要會進(jìn)一步促進(jìn)女孩共情能力的發(fā)展。

    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考察了二胎出生與頭胎兒童共情能力的即時性關(guān)系。未來研究需采用追蹤設(shè)計,以探討二胎出生后在不同階段個體共情能力的發(fā)展特點、影響因素及作用機(jī)制。此外,本研究只探討了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在二者關(guān)系中的調(diào)節(jié)作用,而家庭系統(tǒng)也包括其他重要因素,如父母心理狀態(tài)、夫妻關(guān)系、親子關(guān)系等。未來研究可以進(jìn)一步探討這些因素對個體共情能力發(fā)展的影響。

    本研究的發(fā)現(xiàn)對科學(xué)培養(yǎng)兒童共情能力提供了理論支持。在培養(yǎng)兒童共情能力的過程中,一方面,家長要相信兒童的內(nèi)在成長力,鼓勵兒童在生活中多考慮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促進(jìn)兒童共情能力在實踐中發(fā)展;另一方面,父母要主動學(xué)習(xí)和交流教養(yǎng)兒童的知識和技能,提升教養(yǎng)能力感,努力為兒童創(chuàng)建積極的家庭情感氛圍,助力兒童共情能力的提升。

    5 結(jié)論

    本研究得出以下結(jié)論:(1)二胎出生能夠促進(jìn)頭胎兒童共情能力的發(fā)展,二胎家庭中頭胎兒童的共情能力高于獨生兒童的共情能力。(2)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能夠調(diào)節(jié)二胎出生與頭胎兒童共情能力的關(guān)系:對于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高的群體而言,二胎出生對頭胎兒童共情能力的發(fā)展沒有影響;對于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低的群體而言,頭胎兒童的共情能力比獨生兒童的高。

    參 考 文 獻(xiàn)

    陳斌斌, 施澤藝. (2017). 二胎家庭的父母養(yǎng)育. 心理科學(xué)進(jìn)展, 25(7),1172–1181.

    陳武英, 盧家楣, 劉連啟, 林文毅. (2014). 共情的性別差異. 心理科學(xué)進(jìn)展, 22(9), 1423–1434.

    寇娟, 劉洋, 宋洪文, 鄒枝玲. (2015). 中學(xué)生共情能力與人際關(guān)系的相關(guān)性研究. 心理學(xué)進(jìn)展, 5(3), 134–141.

    石智雷, 楊云彥. (2014). 符合“單獨二孩”政策家庭的生育意愿與生育行為. 人口研究, 38(5), 27–40.

    葉妍, 符明弘, 陳瑤. (2014). 國內(nèi)關(guān)于父母教養(yǎng)效能感研究的文獻(xiàn)綜述.青年與社會, 1, 296–297.

    張曉, 李龍鳳, 白柳, 陳英和. (2017). 父母婚姻質(zhì)量對青少年行為的影響:父母教養(yǎng)能力感的中介作用. 心理與行為研究, 15(2), 240–249, doi:10.3969/j.issn.1672-0628.2017.02.015.

    Bandura, A. (1978). Self-efficacy: Toward a unifying theory of behavioral change. Advances in 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 1(4), 139–161,doi: 10.1016/0146-6402(78)90002-4.

    Batson, C. D., Sympson, S. C., Hindman, J. L., Decruz, P., Todd, R. M.,Weeks J. L., … Burns, C. T. (1996). "I've been there, too": Effect on empathy of prior experience with a need.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2(5), 474–482, doi: 10.1177/0146167296225005.

    Bronfenbrenner, U., & Morris, P. A. (2006). The bioecological model of human development. In N. Eisenberg, R. A. Fabes, & T. L. Spinrad(Eds.),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 Washington: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Christopher, C., Saunders, R., Jacobvitz, D., Burton, R., & Hazen, N.(2013). Maternal empathy and changes in mothers’ permissiveness as predictors of toddlers’ early social competence with peers: A parenting intervention study. Journal of 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22(6),769–778, doi: 10.1007/s10826-012-9631-z.

    Coleman, P. K., & Karraker, K. H. (2003). Maternal self-efficacy beliefs,competence in parenting, and toddlers' behavior and developmental status.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 24(2), 126–148, doi: 10.1002/(ISSN)1097-0355.

    Davis, M. H. (1983). Measur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s in empathy:Evidence for a multidimensional approac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44(1), 113–126, doi: 10.1037/0022-3514.44.1.113.

    De Kemp, R. A. T., Overbeek, G., De Wied, M., Engels, R. C. M. E., &Scholte, R. H. J. (2007). Early adolescent empathy, parental support,and antiso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68(1), 5–18,doi: 10.3200/GNTP.168.1.5-18.

    Decety, J., & Michalska, K. J. (2010). Neurodevelopmental changes in the circuits underlying empathy and sympathy from childhood to adulthood. Developmental Science, 13(6), 886–899, doi: 10.1111/desc.2010.13.issue-6.

    Gibaud–Wallston, J., & Wandersman, L. P. (1978). Development and utility of the parenting sense of competence scale. Toronto: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Gini, G., Albiero, P., Benelli, B., & Altoè, G. (2007). Does empathy predict adolescents' bullying and defending behavior? Aggressive Behavior,33(5), 467–476, doi: 10.1002/(ISSN)1098-2337.

    Grühn, D., Rebucal, K., Diehl, M., Lumley, M., & Labouvie-Vief, G.(2008). Empathy across the adult lifespan: Longitudinal and experience-sampling findings. Emotion, 8(6), 753–765, doi:10.1037/a0014123.

    Harper, J. M., Padilla-Walker, L. M., & Jensen, A. C. (2016). Do siblings matter independent of both parents and friends? Sympathy as a mediator between sibling relationship quality and adolescent outcomes.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26(1), 101–114, doi: 10.1111/jora.2016.26.issue-1.

    Jenkins, J., Rasbash, J., Leckie, G., Gass, K., & Dunn, J. (2012). The role of maternal factors in sibling relationship quality: A multilevel study of multiple dyads per family.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and Allied Disciplines, 53(6), 622–629, doi: 10.1111/jcpp.2012.53.issue-6.

    Jones, T. L., & Prinz, R. J. (2005). Potential roles of parental self-efficacy in parent and child adjustment: A review.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5(3), 341–363, doi: 10.1016/j.cpr.2004.12.004.

    Karniol, R., Grosz, E., & Schorr, I. (2003). Caring, gender role orientation,and volunteering. Sex Roles, 49(1–2), 11–19.

    Kramer, L., & Ramsburg, D. (2002). Advice given to parents on welcoming a second child: A critical review. Family Relations, 51(1), 2–14, doi:10.1111/fare.2002.51.issue-1.

    Moser, R. P., & Jacob, T. (2002). Parental and sibling effects in adolescent outcomes. Psychological Reports, 91(2), 463–479, doi: 10.2466/pr0.2002.91.2.463.

    Ross, H. S., & Lazinski, M. J. (2014). Parent mediation empowers sibling conflict resolution. Early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 25(2), 259–275,doi: 10.1080/10409289.2013.788425.

    Rutter, M. (1996). Transitions and turning points in developmental psychopathology: As applied to the age span between childhood and mid-adulthood.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19(3), 603–626, doi: 10.1177/016502549601900309.

    Song, J. H., & Volling, B. L. (2015). Coparenting and children's temperament predict firstborns' cooperation in the care of an infant sibling. Journal of Family Psychology, 29(1), 130–135, doi: 10.1037/fam0000052.

    Starr, C. R., & Zurbriggen, E. L. (2017). Sandra Bem's gender schema theory after 34 years: A review of its reach and impact. Sex Roles,76(9-10), 566–578, doi: 10.1007/s11199-016-0591-4.

    猜你喜歡
    頭胎調(diào)節(jié)作用教養(yǎng)
    中藥的雙向調(diào)節(jié)作用
    二孩家庭存在的教育困境與有效策略研究
    魅力中國(2020年28期)2020-12-08 06:31:34
    教養(yǎng)方程式
    媽媽寶寶(2018年9期)2018-12-05 02:19:48
    不同月齡荷斯坦牛產(chǎn)奶量的研究
    自噬對骨代謝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頭胎沒奶水不代表二胎也沒有
    親子(2016年8期)2016-10-25 16:11:03
    教養(yǎng),就是選擇做個更好的人
    公民與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31
    生二胎和生頭胎有啥不一樣嗎?
    Ad36感染對維吾爾族肥胖患者progranulin表達(dá)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十二位果敢媽媽不同尋常的教養(yǎng)筆記
    人生十六七(2015年4期)2015-02-28 13:09:27
    国产美女午夜福利|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日本一本二区三区精品| 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精品.| 国产高清videossex|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密|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日韩大尺度精品在线看网址| 两个人视频免费观看高清| 色综合站精品国产| 免费看a级黄色片| 91在线观看av| 热99re8久久精品国产| 欧美日韩乱码在线| 日韩成人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黄色片子视频| 亚洲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综合| 亚洲美女视频黄频| 国产三级中文精品| 亚洲av五月六月丁香网| 国产激情久久老熟女| 麻豆国产av国片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两个人的视频大全免费| 久久香蕉精品热| 91九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潮美女av| 国产在线精品亚洲第一网站| 日韩高清综合在线| 露出奶头的视频|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or卡值多少钱|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色吧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毛片大全| 精品国产亚洲在线|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 视频区欧美日本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影| 亚洲国产高清在线一区二区三| 脱女人内裤的视频| 女人被狂操c到高潮| 女警被强在线播放| 美女黄网站色视频| 一a级毛片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久久人人精品亚洲av| 亚洲成人免费电影在线观看| 99久久久亚洲精品蜜臀av| 好男人电影高清在线观看| 大型黄色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老汉色∧v一级毛片| 精品国产亚洲在线| 亚洲专区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亚洲精品国产色婷小说| 天堂av国产一区二区熟女人妻|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亚洲一区高清亚洲精品|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xxxwww97欧美|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hd| 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 国产激情久久老熟女| 99久国产av精品| 国产日本99.免费观看| 99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视频hd| 欧美乱妇无乱码|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吧| 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麻豆国产97在线/欧美| 成人特级av手机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粉嫩美女一区| 成年女人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久久久国产欧美日韩av| 亚洲va日本ⅴa欧美va伊人久久| svipshipincom国产片| 久久伊人香网站| 男女那种视频在线观看| 怎么达到女性高潮| 丁香六月欧美| 91老司机精品|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性欧美人与动物交配| 成年女人毛片免费观看观看9| 97超级碰碰碰精品色视频在线观看| 男人的好看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臀色熟女| 一区福利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高清无吗| 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亚洲色图av天堂| 91九色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乱码一区二三区的特点| www.精华液|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表现在哪些方面| 别揉我奶头~嗯~啊~动态视频| 中文字幕熟女人妻在线| 麻豆国产97在线/欧美| 十八禁网站免费在线| 亚洲av美国av| avwww免费| 国产又色又爽无遮挡免费看| 色噜噜av男人的天堂激情| 午夜影院日韩av| 女人高潮潮喷娇喘18禁视频| 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成人特级黄色片久久久久久久|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播放高清视频| 国产亚洲欧美98| 首页视频小说图片口味搜索| 老司机午夜十八禁免费视频| 夜夜夜夜夜久久久久| 国产成人欧美在线观看| 成熟少妇高潮喷水视频| 美女扒开内裤让男人捅视频| 成人三级做爰电影| 99久久综合精品五月天人人|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二区| 久久九九热精品免费| 色精品久久人妻99蜜桃| 亚洲人成电影免费在线| aaaaa片日本免费| 色尼玛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 欧美成狂野欧美在线观看| 最近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 美女扒开内裤让男人捅视频| 国产av麻豆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综合一区在线观看| www.熟女人妻精品国产| 欧美另类亚洲清纯唯美|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视频| 最新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操出白浆在线播放| 色av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免费观看 | 9191精品国产免费久久| 欧美成人免费av一区二区三区| 操出白浆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可以在线观看的亚洲视频| 桃红色精品国产亚洲av| 日本a在线网址| 毛片女人毛片| 美女 人体艺术 gogo| 操出白浆在线播放| www.熟女人妻精品国产| 高潮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久久伊人香网站| 看免费av毛片| 99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 中文资源天堂在线|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又紧又爽又黄一区二区| 999久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 男人和女人高潮做爰伦理| 99精品久久久久人妻精品| 99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欧美日韩亚洲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丰满人妻熟妇乱又伦精品不卡| 亚洲成人久久爱视频| 国产亚洲av嫩草精品影院| 免费观看的影片在线观看| 色视频www国产| 黄色丝袜av网址大全|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怎么达到女性高潮| 天天一区二区日本电影三级| 成人特级黄色片久久久久久久|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麻豆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一进一出抽搐gif免费好疼|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大全| 小说图片视频综合网站| 神马国产精品三级电影在线观看| av福利片在线观看| 成年女人看的毛片在线观看| 男人舔奶头视频|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 亚洲精品色激情综合| 又粗又硬又长又爽又黄的视频| 日韩欧美三级三区| 变态另类丝袜制服| 超碰av人人做人人爽久久| 日韩av在线大香蕉| 久久久久网色|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蜜桃| 如何舔出高潮| 国产色爽女视频免费观看| av专区在线播放| 一级毛片aaaaaa免费看小|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插逼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脱内裤让男人舔精品视频|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天天一区二区日本电影三级| 色网站视频免费|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按摩| 日本五十路高清| 亚洲欧美成人综合另类久久久 | 18禁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小说 | 亚洲av二区三区四区|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麻豆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不卡视频在线观看欧美| 网址你懂的国产日韩在线| 你懂的网址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 久久99精品国语久久久|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日韩欧美 国产精品| 日韩精品青青久久久久久| 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长腿黑丝高跟| 日日干狠狠操夜夜爽|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国产单亲对白刺激|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人人妻人人看人人澡| 成年女人看的毛片在线观看| 国内揄拍国产精品人妻在线|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大精品|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专区5o |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观看66精品国产| 身体一侧抽搐| 黄片wwwwww| 亚洲自偷自拍三级|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 九九热线精品视视频播放|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久久av|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观看|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成人综合一区亚洲| 国产白丝娇喘喷水9色精品| 午夜日本视频在线| 免费播放大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 麻豆一二三区av精品| 三级经典国产精品| 欧美日韩精品成人综合77777| 国产私拍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我要搜黄色片| 51国产日韩欧美| 高清毛片免费看| 在线播放无遮挡|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免费播放大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色图av天堂|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下载| 五月玫瑰六月丁香| 亚洲综合精品二区|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二区| 天堂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特级一级黄色大片|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人妻视频| 日韩欧美三级三区| videossex国产| www.av在线官网国产| 中文天堂在线官网| 国产精品一及|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能在线免费观看的黄片|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国产淫片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久久久| 久久婷婷人人爽人人干人人爱| 亚洲av.av天堂|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亚洲国产色片| 女的被弄到高潮叫床怎么办| 国产在线男女| 国产一级毛片七仙女欲春2| 日本wwww免费看| 美女xxoo啪啪120秒动态图| 日韩亚洲欧美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男人天堂|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三级亚洲精品| 久久久久久伊人网av| 在线观看美女被高潮喷水网站| 亚洲精品国产av成人精品|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网站| 国产免费又黄又爽又色| 日本-黄色视频高清免费观看| 少妇被粗大猛烈的视频| 色哟哟·www|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最近的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18+在线观看网站|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九九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九色成人免费人妻av| 大香蕉97超碰在线|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精品久久久噜噜| 天堂中文最新版在线下载 | 欧美激情在线99| 久久草成人影院| 亚洲欧美精品自产自拍| 一边亲一边摸免费视频| 久99久视频精品免费|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av福利片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午夜爱爱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高清三级在线| 插逼视频在线观看| 七月丁香在线播放| av在线播放精品|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 欧美日本亚洲视频在线播放| 搡老妇女老女人老熟妇| 韩国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插逼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夜夜夜夜夜久久蜜豆| 久久人人爽人人爽人人片va|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亚洲av成人av| 在线免费十八禁| 看黄色毛片网站| 国产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内射少妇av| 99热全是精品|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久| av免费观看日本| 免费看美女性在线毛片视频| 男人和女人高潮做爰伦理| 真实男女啪啪啪动态图| av在线蜜桃|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能在线免费看毛片的网站| 级片在线观看| av.在线天堂| 高清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最后的刺客免费高清国语| 国产色婷婷99| 亚洲精品aⅴ在线观看| 九九热线精品视视频播放|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内射极品少妇av片p| 日本色播在线视频| 69人妻影院|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 a级毛色黄片|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av片|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人| 一级黄片播放器| 中文字幕av在线有码专区|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 99久久无色码亚洲精品果冻| 男人狂女人下面高潮的视频| 国产精品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美精品自产自拍| 色哟哟·www| 日本黄色片子视频| 91狼人影院| 免费播放大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 一个人看视频在线观看www免费| 成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av| 免费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18禁裸乳无遮挡免费网站照片| 久久人妻av系列|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一级二级三级毛片免费看|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app| 看免费成人av毛片|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成人三级黄色视频|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真实男女啪啪啪动态图| 日韩人妻高清精品专区| 免费观看人在逋| 久久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99热精品在线国产| 国产三级中文精品| 久久6这里有精品| 日韩视频在线欧美| 中文欧美无线码| 亚洲四区av| 欧美潮喷喷水| 日韩欧美精品v在线|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国产av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精品国产色婷婷| 欧美高清性xxxxhd video|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二区国产|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 亚洲最大成人手机在线| 久久亚洲国产成人精品v| 国产精品av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五月天丁香| 国产在线男女|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欧美| 狂野欧美白嫩少妇大欣赏| 国产免费男女视频| 亚洲美女视频黄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欧美| 午夜激情福利司机影院| 美女脱内裤让男人舔精品视频|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人| 成人鲁丝片一二三区免费| 精品不卡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av高清观看| 美女高潮的动态| 少妇高潮的动态图| 成年女人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蜜桃在线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精品小视频在线| 亚洲自偷自拍三级| 国产乱来视频区| 麻豆成人av视频| 色吧在线观看| 免费看日本二区| 精品熟女少妇av免费看| 观看美女的网站| 国产精品麻豆人妻色哟哟久久 | 一级爰片在线观看| 一本一本综合久久| 国产亚洲91精品色在线| 日韩欧美精品免费久久| 亚洲天堂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老司机影院毛片| 精品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嘟嘟电影网在线观看| 尾随美女入室| 亚洲av成人精品一二三区| 男人的好看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亚洲二区|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免费午夜|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av在线观看| 免费黄网站久久成人精品| 亚洲欧美日韩东京热|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狠狠狠狠99中文字幕| 欧美成人精品欧美一级黄| av天堂中文字幕网| 日本wwww免费看| videossex国产| 高清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夜夜 |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 国产av一区在线观看免费|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99在线人妻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91av在线免费观看| 久久热精品热| 欧美xxxx黑人xx丫x性爽|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那|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中国| 又爽又黄无遮挡网站| 永久网站在线| av国产久精品久网站免费入址|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液的使用体验| 亚洲国产精品合色在线| 一级毛片电影观看 |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v玫瑰| 男人狂女人下面高潮的视频| 汤姆久久久久久久影院中文字幕 | 永久免费av网站大全|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av高清观看| 超碰97精品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大全| 99在线视频只有这里精品首页| 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av专区在线播放| 99久久精品热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电影| 国产真实伦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嫩草影院入口|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av| 别揉我奶头 嗯啊视频| 亚洲欧美精品专区久久| 久久精品夜色国产| 欧美日本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欧美| 51国产日韩欧美| 永久免费av网站大全| 春色校园在线视频观看| av天堂中文字幕网| 激情 狠狠 欧美|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久久久久久久久大av| 在线免费观看不下载黄p国产| 免费看光身美女|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亚洲一区高清亚洲精品| 三级男女做爰猛烈吃奶摸视频| 听说在线观看完整版免费高清| 十八禁国产超污无遮挡网站|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91久久精品电影网| 午夜老司机福利剧场| 久久鲁丝午夜福利片|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久久av| 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我的女老师完整版在线观看| 男人狂女人下面高潮的视频| 国产爱豆传媒在线观看| 日韩av在线大香蕉|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成人| 九九热线精品视视频播放| 成人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色吧在线观看| 高清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神马国产精品三级电影在线观看| 男女视频在线观看网站免费| 中国美白少妇内射xxxbb| 高清av免费在线| 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电影3|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h|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网站|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熟女久久久久浪| 你懂的网址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色哟哟·www| 成人午夜精彩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电影| 久久久欧美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免费观看| 日本一本二区三区精品| 亚洲欧洲国产日韩| 干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h| 久久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又粗又爽又猛毛片免费看| 国产黄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床上黄色一级片| 国产探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色吧在线观看| 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 赤兔流量卡办理| 精华霜和精华液先用哪个| 男人的好看免费观看在线视频|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亚洲在线观看片| 91av网一区二区| 男人和女人高潮做爰伦理| 少妇熟女aⅴ在线视频| 亚洲av成人av| 嘟嘟电影网在线观看| 永久免费av网站大全| av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av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 亚洲av一区综合| 亚洲丝袜综合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91sexporn| 欧美3d第一页| 国产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电影|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v下载方式|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久久久| 亚洲av一区综合|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男人舔女人下体高潮全视频|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在现免费观看毛片| 2022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啦啦啦啦在线视频资源| 91av网一区二区| 国产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长腿黑丝高跟| 亚洲精品一区蜜桃| 国产私拍福利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精品大字幕| 乱人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中文字幕av成人在线电影| 久久久国产成人精品二区| 男女下面进入的视频免费午夜| 国产精品伦人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三级普通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