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紹乒
(福州市第一醫(yī)院,福建福州350009)
高血壓為臨床常見的慢性病,急性發(fā)作時,患者短期內(nèi)血壓上升幅度大,部分患者可見心、腦、腎損傷,需給予妥善的護理,方可減輕病情,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有研究指出,以個體化延續(xù)護理為基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可確保血壓穩(wěn)定。本文于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急診高血壓患者中,隨機選取86例作為樣本,觀察了個體化延續(xù)護理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
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男/女=23/20,年齡(65.89±21.16)歲,病程(5.16±3.73)年,發(fā)病時間(2.58±1.00)h。對照組男/女=24/19,年齡(65.54±20.56)歲,病程(5.83±3.91)年,發(fā)病時間(2.72±1.15)h。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包括心理干預、血壓控制、血壓監(jiān)測、并發(fā)癥預防等。觀察組將個體化延續(xù)護理應用到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方法如下:(1)入院時:當急診高血壓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需立即予以處理,并告知家屬發(fā)病的原因、家庭處理方法、預防方法等知識,增強家屬的預防意識與能力,降低再次發(fā)病率。(2)住院中:患者住院的過程中,護理人員需根據(jù)其文化水平,實施個體化健康教育。例如:如患者文化水平低,則應以簡單易懂的語言進行健康教育,或為患者播放高血壓相關的動畫片,利用可視化的知識,增強健康教育的有效性。如患者文化水平尚可,護理人員可為其發(fā)放健康宣傳手冊,囑患者自行對知識進行學習。(3)出院時:當急診高血壓患者出院時,護理人員需在發(fā)放健康宣傳手冊的同時,收集患者的姓名、性別、地址、聯(lián)系電話、QQ或微信等信息,便于出院后予以健康教育。(4)住院后:當急診高血壓患者病情穩(wěn)定出院后,護理人員可視聯(lián)系的便利性,采取不同方式進行健康教育。例如:若患者具有使用微信的能力,護理人員需建立“高血壓知識宣傳群”,將患者加入群組之中,每日發(fā)布相關的知識,對患者進行統(tǒng)一的健康教育。針對無法使用微信者,護理人員可通過家庭訪視的途徑進行健康教育,家訪頻率應以1月/次為主。此外,護理人員還可進入社區(qū),召開社區(qū)宣傳大會,從飲食、用藥、運動等方面出發(fā),全面落實健康教育工作,完善教育內(nèi)容,增強患者的自我干預能力,提高血壓控制水平。
觀察患者的血壓(SBP、DBP)、健康知識得分(飲食、運動、用藥、血壓自我監(jiān)測)、再次就診率(1年內(nèi)隨訪觀察)等指標。
采用SPSS21.0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P<0.05視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護理前 SBP(150.26±9.58)mmHg、DBP(110.80±4.76)mmHg,與對照組無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護理后 SBP (110.25±7.25)mmHg、DBP(82.36±3.84)mmHg,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 1:
觀察組飲食知識(95.81±2.49)分、運動(94.72±1.73)分、用藥(90.66±2.18)分、監(jiān)測(93.49±2.05)分,與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 2:
1年內(nèi),觀察組患者再次就診率為2.33%(1/43),對照組患者再次就診率為 23.26%(10/43),兩組對比,差異顯著(P<0.05)。
表1 血壓指標對比(±s)
表1 血壓指標對比(±s)
組別對照組觀察組例數(shù)(n)43 43護理前150.26±9.58 110.80±4.76護理后110.25±7.25 82.36±3.84護理前150.37±9.64 110.49±4.52護理后131.48±2.50 94.37±3.49 SBP(mmHg) DBP(mmHg)
表2 健康知識得分(±s)
表2 健康知識得分(±s)
組別觀察組(n=43)對照組(n=43)P值飲食(分)95.81±2.49 80.19±3.16<0.05運動(分)94.72±1.73 82.33±2.24<0.05用藥(分)90.66±2.18 84.17±3.04<0.05監(jiān)測(分)93.49±2.05 83.50±1.40<0.05
急診高血壓患者入院后,需立即給予降壓類藥物,并及時予以搶救,以減小死亡風險[1]。搶救期間,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可改善患者的心態(tài),迅速降低血壓,提高治療有效率。但因常規(guī)護理方法具有連續(xù)性差、統(tǒng)一性強的特點,患者出院后,極易因?qū)Ω哐獕旱念A防與自我干預知識欠了解,而導致再次入院。此外,統(tǒng)一化的護理內(nèi)容,同樣無法適用于不同的高血壓個體[2]。因此,采用常規(guī)方法對急診高血壓患者進行護理,通常難以取得明顯的效果。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高血壓患者,護理后SBP(131.48±2.50)mmHg、DBP(94.37±3.49)mmHg,與護理前相比,血壓小幅度降低。本組患者飲食知識(80.19±3.16)分、運動(82.33±2.24)分、用藥(84.17±3.04)分、監(jiān)測(83.50±1.40)分、1 年內(nèi)再次就診率為23.26%。該研究結(jié)果表明,疾病相關知識匱乏、自我干預能力低,或為導致患者病情反復發(fā)作的重要原因。
個體化延續(xù)護理,指詳細分析不同高血壓患者個體的特點,于入院時著手,將護理工作延續(xù)至患者出院后的一項護理模式[3]。將該模式應用到高血壓患者的護理中,可使常規(guī)護理方法存在的缺陷得到彌補。入院時及住院中,由護理人員加強對患者及其家屬的健康教育,可增強家屬的家庭護理能力,全面提高不同文化水平患者的自我干預能力[4]。出院時,為患者發(fā)放健康宣傳手冊,并獲取患者的各項信息,可為延續(xù)護理的實施提供便利。待患者出院后,根據(jù)患者的特點,選擇“微信”、“家庭訪視”、“召開社區(qū)大會”等多種途徑對患者進行護理,可使患者進一步掌握各項護理方法[5]。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實施個體化延續(xù)護理后,患者飲食知識(95.81±2.49)分、運動(94.72±1.73)分、用藥(90.66±2.18)分、監(jiān)測(93.49±2.05)分,與實施常規(guī)護理相比,健康教育效果更佳,患者自我護理能力更強。因具備較強的自我護理能力,患者通??梢缽挠盟?,主動調(diào)整飲食,適度運動,血壓控制情況通常較為良好。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將個體化延續(xù)護理應用到急診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中后,患者SBP(110.25±7.25)mmHg、DBP(82.36±3.84)mmHg,與實施常規(guī)護理相比,患者血壓大幅度下降,已基本處于正常水平,提示臨床療效值得肯定(P<0.05)。隨訪1年發(fā)現(xiàn),1年內(nèi),該組患者再次就診率為2.33%,與常規(guī)護理相比,再次就診率更低,優(yōu)勢顯著(P<0.05)。劉玉芹[6]在研究中,同樣觀察了個性化延續(xù)護理在急診高血壓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效果。結(jié)果顯示,護 理 后 , 患 者 SBP (117.28±11.11)mmHg、DBP(80.24±7.34)mmHg、滿意度 98.46%。該學者的研究結(jié)果,與本文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將個體化延續(xù)護理應用到急診高血壓病患者的健康教育中,能夠有效降低血壓指標,提高患者的各項知識掌握水平,預防再次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