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娜,李 遙,阮班鋒,周本國
(1.中國煙草總公司安徽省公司,安徽合肥230002;2.安徽省農(nóng)業(yè)科學院煙草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31;3.合肥工業(yè)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安徽合肥230009)
白藜蘆醇(Resveratrol, RES)化學名稱為3,4',5- 三羥基二苯乙烯(3,4,5-Trihydroxystilbene),是一種天然酚類化合物。1940年首次從白藜蘆的根部提取[1]。后來,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虎杖、葡萄、花生、桑葚等漿果中也含有這種成分。白藜蘆醇的化學結構由兩個通過乙烯橋連接的酚羥基苯環(huán)組成。最近的研究證實,白藜蘆醇具有抗氧化[2]、抗炎[3]、抗菌[4]、抗癌[5]和神經(jīng)保護[6]等作用。白藜蘆醇的兩個苯環(huán)上的酚羥基被認為是其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主要原因,也是導致其不穩(wěn)定的重要因素[7]。此外,許多研究已經(jīng)證明白藜蘆醇具有光敏性,生物利用度低及生物活性低,并且具有多種靶標等缺點[8]。因此,許多研究人員試圖優(yōu)化或改變白藜蘆醇的結構,以獲得更好的藥代動力學特性和生物利用度。近幾年,許多研究人員對白藜蘆醇及其衍生物進行抗菌研究,發(fā)現(xiàn)白藜蘆醇及其衍生物對球菌、桿菌、弧菌以及真菌有較強抑制作用。白藜蘆醇抗菌機制主要包括:減弱細菌的粘附能力,抑制細菌毒性因子的產(chǎn)生,以此來保護宿主細胞[9];抑制生物被膜,破壞細菌結構[10];干擾信號傳導,達到抑制細菌效果[11]。
查爾酮是一類天然產(chǎn)物,廣泛分布于各種植物中,是合成黃酮類化合物的重要前體,具有較多生理活性,如抗腫瘤、抗菌、抗炎、抗氧化等[12]。但查爾酮活性效果較弱,限制了其在臨床上的應用。因此,對查爾酮進行結構修飾以期得到活性更高的衍生物具有重要的意義。
2011年,阮班鋒等合成了一系列白藜蘆醇衍生物?;a(chǎn)物,并對其進行活性研究,結果證明,部分化合物對多種腫瘤細胞株具有較好的抑制活性[13]。我們根據(jù)藥效團拼合原理,將白藜蘆醇母核中引入查爾酮結構,設計出一個含有兩種藥效團的新穎化合物,期望其可以作為合成抗癌或抗菌藥的重要中間體。
電子天平;磁力加熱攪拌器;核磁共振波譜儀(600 MHz);紫外分析儀;旋轉蒸發(fā)儀;真空干燥箱;液相色譜- 高分辨質譜聯(lián)用儀;元素分析儀;顯微熔點測定儀。
白藜蘆醇三甲醚;N,N- 二甲基甲酰胺、三氯氧磷、無水碳酸鈉、四氫吡咯、4- 甲基-2- 羥基苯乙酮,均為AR 級。
以化合物A 為原料,經(jīng)Vilsmeier-Haack 反應生成中間產(chǎn)物B,再經(jīng)Cross Aldol 反應生成化合物C,合成路線如圖1 所示。
1.3.1 (E)- 2,4- 二甲氧基- 6-(4- 甲氧基苯乙烯)苯甲醛(B)的合成
圖1 白藜蘆醇查爾酮類衍生物的合成路線
取白藜蘆醇三甲醚(A,50 mmol,13.5 g)放入100 mL 圓底燒瓶中,加入30 mL DMF,冰浴下緩慢滴加三氯氧磷(75 mol,7 mL),滴加完畢即刻恢復到室溫反應,TLC 監(jiān)測反應。反應完全后,將反應液緩慢倒入大量冰水中淬滅。再加入稀氫氧化鈉溶液,調pH 至中性,攪拌過夜,粗產(chǎn)物析出,抽濾、干燥,柱層析得淡黃色固體,收率為93%,熔點108℃~109℃。1H NMR (600 MHz,DMSO-d6): δ 3.78(s, 3H), 3.90(s, 3H), 3.92(s, 3H),6.63(s,1H),6.91(s,1H),6.97(d,2H,J=7.9 Hz),7.21(d, 1H, J =16.2 Hz), 7.50 (d, 2H, J = 7.9 Hz), 7.95(d,1H,J=16.2 Hz),10.41(s,1H).MS(EI):299.3(C18H18O4,[M+H]+).
1.3.2 (E)- 3-(2,4- 二甲氧基- 6-((E)- 4- 甲氧基苯乙烯基)苯基)- 1- (2- 羥基- 4- 甲基苯基)丙- 2- 烯- 1- 酮(C)的合成
分別稱取4- 甲基-2- 羥基苯乙酮(1 mmol, 132 μL)、B(1 mmol,298 mg)、吡咯烷(1 mmol,85 μL)于50 mL 圓底燒瓶中,加入20 mL 無水乙醇溶解,置于油浴鍋中加熱至40℃恒溫攪拌反應,TLC 監(jiān)測。約24 h 后反應結束,有黃色固體析出,真空抽濾,用乙酸乙酯重結晶得終產(chǎn)物,收率為84%,熔點:176℃~178℃。1H NMR(600 MHz,CDCl3):δ 13.11(s,1H),8.27(d,J=15.5 Hz,1H),7.67(d,J=11.8 Hz, 1H), 7.65(d, J=4.3 Hz, 1H),7.48(d, J =8.4 Hz, 2H), 7.34(d, J = 16.0 Hz, 1H), 6.95(d,J=16.0 Hz,1H),6.91(d,J=8.4 Hz,2H),6.77(d,J=48.4 Hz,2H),6.61(d,J=8.1 Hz,1H),6.44(s,1H),3.91(d,J=11.3 Hz,6H),3.84(s,3H),2.34(s,3H).13C NMR(151 MHz,CDCl3):δ 196.47(s),166.34(s),164.53(s),163.60 (s),162.34 (s),150.08 (s),144.66(s),141.57(s), 134.60 (s), 132.43 (s), 132.15 (s), 130.68(s),128.10(s), 125.92(s), 122.62(s), 121.13(s), 120.80(s),118.54(s),116.91(s),106.56(s),100.29(s),58.44(s),58.14(s),58.01(s),24.59(s).
我們對終產(chǎn)物C 的合成進行工藝研究,從Cross Aldol 反應入手,采用單因素考查法,主要從催化劑種類、反應溫度以及反應時間對收率的影響這幾方面進行研究,并給出終產(chǎn)物C 的晶體結構分析結果。
2.1.1 Cross Aldol 反應
Cross Aldol 反應即羥醛縮合或醇醛縮合反應,一般在堿性或酸性催化劑下反應,在有機合成中作為一種重要的親核加成反應來增長碳鏈。在藥物化學中,可以利用該反應高效快速地合成查爾酮類化合物,而查爾酮又是合成黃酮類化合物的重要中間體,所以Cross Aldol 反應廣泛應用于藥物合成領域。
以下就利用Cross Aldol 反應合成白藜蘆醇查爾酮類衍生物C,分析了反應中催化劑、溫度、時間等條件對反應合成的影響,優(yōu)化反應,篩選出最佳反應條件。
2.1.2 催化劑對反應的影響
控制各組反應投料比1∶1,反應時間24 h,反應溫度40℃,分別以NaOH、KOH、Ba(OH)2和吡咯烷作為催化劑,它們對收率的影響如表1 所示。
表1 羥醛縮合催化劑對收率的影響
表1 數(shù)據(jù)顯示,吡咯烷為催化劑時的反應收率最高。因此,選擇吡咯烷為反應催化劑最適宜。
2.1.3 溫度對反應的影響
控制各組反應投料比為1∶1,反應時間為24 h,吡咯烷的用量相同,反應溫度分別為25℃、40℃、55℃,它們對收率的影響如表2 所示。
表2 羥醛縮合反應溫度對收率的影響
如表2 數(shù)據(jù)所示,溫度對反應的影響顯著,溫度過低或過高都導致副產(chǎn)物量增多,當反應溫度為40℃時產(chǎn)率最高。
2.1.4 時間對反應的影響
控制各組反應投料比為1∶1,吡咯烷的用量相同,反應溫度相同,反應時間分別為12 h、24 h、36 h、48 h,它們對收率的影響如表3 所示。
表3 羥醛縮合反應時間對收率的影響
從表3 的實驗結果可以看出,時間小于36 h 反應不完全,但延長反應時間至大于36 h,則反應收率不變。因此,最佳反應時間應控制在24~48 h。
綜上所述,確定Cross Aldol 反應的最佳條件是醛酮投料比1∶1,反應溫度40℃,吡咯烷用量為每單位原料對應1 mmol,反應時間24~48 h。
為了對目標化合物進行絕對構型確證,利用溶劑緩慢揮發(fā)法培養(yǎng)單晶并測定單晶結構數(shù)據(jù)。取少量化合物C,用二氯甲烷- 石油醚體系溶解,室溫下溶劑緩慢揮發(fā)并析出質量合乎要求的單晶。表4 為化合物C 的晶體結構數(shù)據(jù),表5 為其選擇性的鍵長和鍵角數(shù)據(jù)。
圖2 所示為化合物C 的單晶結構,如圖所示,C7-C8 和C15-C16 是兩個典型的反式雙鍵。白藜蘆醇骨架中的兩個苯環(huán)(C1-C2-C3-C4-C5-C6)和(C9-C10-C11-C12-C13-C14) 不在同一平面,而α,β- 不飽和鍵連接的苯環(huán)(C18-C19-C20-C21-C22-C23)與白藜蘆醇骨架的(C9-C10-C11-C12-C13-C14)苯環(huán)幾乎處于同一平面。此晶體結構進一步證實了化合物C 的結構特征。
表4 化合物C 的晶體結構數(shù)據(jù)
表5 化合物C 的主要鍵長和鍵角
圖2 化合物C 的晶體結構
以白藜蘆醇三甲醚為原料,經(jīng)Vilsmeier-Haack 反應生成中間產(chǎn)物B。以化合物B 和4- 甲基-2- 羥基苯乙酮投料比為1∶1,反應溫度為40℃,吡咯烷用量為每單位原料對應1 mmol,反應時間為24~48 h,得到產(chǎn)物(E)-3-(2,4- 二甲氧基-6-((E)-4- 甲氧基苯乙烯基)苯基)-1-(2- 羥基-4- 甲基苯基)丙-2- 烯-1- 酮,收率為84%。該方法具有合成步驟簡單,成本低,產(chǎn)率高等優(yōu)點,工業(yè)化應用前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