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 石,曹 海,陶 華,趙淑文
(馬鋼股份公司煉鐵總廠 安徽馬鞍山 243002)
馬鋼22 500 m3高爐2018年1月下旬受雨雪冰凍天氣的影響,臨渙定制焦運輸受阻,庫存不斷下降至預警狀態(tài),高爐逐步控氧至5 000 m3/h,負荷退至4.40,產(chǎn)能由6 300 t/d下滑至5 800 t/d。
2月初隨著臨渙定制焦庫存的緩解,高爐開始逐步強化,氧量恢復至11 000 m3/h,產(chǎn)能上升至6 000 t/d以上;中旬臨渙定制焦炭質量下滑,灰分和硫頻繁超標,隨后爐況急劇下滑,高爐不易接受風量,風量萎縮至4 200 m3/min,負荷退守至4.20,維持氧量8 000 m3/h,高爐產(chǎn)能在5 500 t/d-5 700 t/d。
下部制度不合理。自去年10月10日開爐以來,高爐一味追求產(chǎn)能,高富氧,氧量最高時達到13 000 m3/h,風量一直維持4 600 m3/min左右,鼓風動能偏低(見圖1),導致爐缸中心死料柱肥大,致使爐缸中心透氣性、透液性變差。進入2018年1月,爐缸狀況下滑較為明顯,體現(xiàn)在爐缸脫硫能力下降,1-2月有4次硫出格。
圖1 高爐氧量及動能情況
上部制度不合理。開爐后高爐一直采用礦焦大角度壓制邊緣的布料模式,頂溫時常存在拉升現(xiàn)象。10月31日檢修后勘察料面,料面平臺窄,只有0.8 m左右,嘗試將布料角度整體向中心推移,爐況穩(wěn)定性變差,加減風較為頻繁,產(chǎn)能下滑,隨后布料制度上進行回調;12月21日檢修再次勘察料面,料面幾乎沒有平臺,后續(xù)布料制度又做了大量嘗試,都以失敗而告竣(見圖2)。
圖2 礦焦質心角和角差的變化情況
高爐限產(chǎn)。2018年1月下旬,爐況出現(xiàn)下滑,氣流穩(wěn)定性差,退負荷至4.56,26日因臨渙定制焦庫存預警,開始逐步限氧至5 000 m3/min,高爐同時退負荷至4.40。期間,高爐嘗試使用大風量維持下部送風參數(shù)在合理范圍,但效果不理想,爐內表現(xiàn)風壓波動大,偏尺滑料較為明顯。
臨渙定制焦質量劣化。 2018年1月份下旬開始,臨渙定制炭質量明顯劣化,焦炭灰分、硫分出現(xiàn)明顯升高,連續(xù)出現(xiàn)不合格批次。1月24日灰分超標,2月16-24日灰分持續(xù)超標(見圖3);1月29日-2月3日硫持續(xù)超標,2月21日-3月8日硫頻繁超標(見圖4),隨后2月下旬爐況下滑,風量逐步萎縮至4 200-4 300 m3/min。
圖3 臨渙定制焦灰分變化情況
圖4 臨渙定制焦硫變化情況
強化冶煉進程過快。高爐自2月7日開始氧量由5 000 m3/h逐步加至9 000 m3/h,但高爐的產(chǎn)能沒有上升,高爐減風較為頻繁,布料制度上將礦焦平臺整體外抬,礦石寬度由7.5°縮至7°,并退負荷0.1至4.42。14日爐況出現(xiàn)好轉,負荷回歸至4.50,高爐產(chǎn)能也上升至6 000 t/d以上。隨著高爐進一步強化,氧量加至11 000 m3/h,負荷加至4.60,產(chǎn)能反而下降,風量萎縮,先后退負荷,調料制保風量,但效果不理想。
此次爐況波動的原因認識大家看法是一致的。在爐況處理上,慮到是爐缸中心堆積問題,風口又沒有出現(xiàn)燒損,改變以往的堵風口的操作模式,想通過上部料制的調整,同時改善焦炭質量、渣系、強化爐前出鐵等措施,但效果不佳,最終休風堵風口,維持合適的鼓風動能來恢復爐況。根據(jù)爐況波動和恢復的進程,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布調整料制度。針對兩道氣流不暢,不管采取壓制邊緣還是疏松邊緣(見表1)保高爐風量,但爐況下滑的局面沒有改觀,至2月28日風量下滑至4 200 m3/min。
[4]趙鐵軍、惠懷海:《文化節(jié)的營銷策略研究——以慶陽香包文化節(jié)的營銷策略為例》,《隴東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
調整負荷。根據(jù)爐況下滑的程度,將全焦負荷由4.59逐步退至4.20,但氣流穩(wěn)定性依然較差,墻體溫度波動大,爐內主要體現(xiàn)在風壓波動,加減風較為頻繁,爐溫可控性差,不易平衡。
調整渣系。爐芯溫度自去年11月26日創(chuàng)開爐新高以來,爐芯溫度不斷下滑(見圖5),說明爐缸中心死料柱透液性在變差,可能存在中心堆積。為此,通過降低核料爐渣堿度使得實際爐渣堿度維持在合理水平,來改善爐缸渣鐵的流動性。22日、24日、27日各降核料堿度0.01,核料堿度由1.16降至1.13。
圖5 爐底五層爐芯溫度變化情況
改善中心焦炭粒度。[1]加入中心的焦炭,由于參加氣化反應很少,達到爐缸后強度仍然較好,應該使用大粒度焦炭來改善死料柱的透氣性和透液性。為此,28日更換5B篩網(wǎng),將5B篩網(wǎng)Φ22 mm擴大為Φ25 mm。
強化爐前出鐵。為了保證渣鐵及時出凈,不因渣鐵影響到爐內操作,規(guī)范爐前出鐵,將開口間隔控制在10 min左右,來渣時間控制在30 min以內,出鐵時間控制在2h左右,并根據(jù)出鐵時間的長短調整鉆桿直徑,來渣時間超過30 min打開另外一個鐵口重疊。
構建“平臺+漏斗”模式。[2]根據(jù)第一個階段布料制度的調整分析認為,風量上不去的原因是方溜槽料流區(qū)間窄,礦石4個檔位不夠,需增加一個檔位,兩檔位之間應該是等面積的關系,這樣有利于平臺規(guī)整,減少礦石和焦炭的滾動,對兩道氣流的穩(wěn)定是有好處的,自3月1日開始,將布料平臺礦石和焦炭增加一個檔位,依據(jù)邊緣流和墻體溫度的反應情況進行微調,但風量上不去,維持在現(xiàn)有的水平。6日認為之前搭建焦與礦平臺有所差距,30°焦盡量靠平臺,礦的圈數(shù)較多,重新調整布料平臺,之后也進行了微調,但結果依然不理想,風量維持在原有水平,沒有突破。
改善靠中心焦炭粒度。面對臨渙定制焦比自產(chǎn)干熄焦質量差的特點,繼續(xù)改善靠中心焦炭粒度來彌補質量缺陷,有利于中心氣流更加穩(wěn)定。5日又更換6B篩網(wǎng),將6B篩網(wǎng)Φ22 mm擴大為Φ25 mm。
制定操作方針。為了避免個人經(jīng)驗的不足,隨意操作,每天早晚技術組人員討論,根據(jù)討論的結果來制定操作制度,當班跟班人員依據(jù)操作制度來操作,確保高爐操作合理化、規(guī)范化。
強化爐溫管理。爐溫的穩(wěn)定是處理爐缸的關鍵。爐溫低于0.40%時,要采取增熱措施;爐溫連續(xù)兩罐低于0.30%時,要考慮減風過渡,必要時加輕料0.3 t/ch,確保爐缸熱量充足。
堵風口操作。只靠上部料制調節(jié)效果不理想,決定調整下部送風制度,于是12日休風堵3#、9#、14#、26#共4個風口,將風量加至4 200 m3/min,氧恢復至8 000 m3/h,在風量能夠穩(wěn)定在目標風量后,按照實際風速260-270 m/s,動能>120 kj/s決定開風口的速度。12日-13日先后開3#、14#風口,風量加至4 450-4 500 m3/min,高爐產(chǎn)能也上升至5 800 t/d左右。隨著爐況的好轉,19日開9#風口、22日開26#風口,風量也回歸至目標風量4 650-4 700 m3/min,23日高爐產(chǎn)能達到6 008 t/d,完成初步目標。
縮小風口面積。自開爐以來風口面積過大,全開風口鼓風動能低于110 kj/s,現(xiàn)有的風量與風口面積不相適應,4月3日利用檢修機會將13#、18#、25#、30#風口直徑120 mm縮小為110 mm,使得風口面積由0.3394 m2縮小為0.3321 m2,確保鼓風動能達到或接近115 kj/s,這樣風口回旋區(qū)形狀和大小適宜,爐缸周向和徑向的氣流和溫度逐步趨于合理,改善了爐缸中心死料堆的透液性和透氣性。
校探尺。高爐探尺不準確,影響高爐上部料制的調整,于是利用檢修的機會對探尺進行了校正。根據(jù)校核結果1號探尺反饋值與實測差值差0.195 m,2號探尺反饋值與實測差值差0.102 m,于是將1、2號探尺各調整0.1 m(檢修位-4.60 m),又將3號雷達探尺的顯示值定為1、2號探尺的平均值,利用前后差值將4號尺顯示值增加0.35 m。
調整布料制度。上部料制在爐況恢復期間未做大的調整,但小的調整較為頻繁。在日產(chǎn)生產(chǎn)過程中根據(jù)邊緣流、墻體溫度、偏尺、壓量關系等情況適當調整,但爐況穩(wěn)定性沒有徹底改善,時常還存在壓量關系緊張現(xiàn)象,加減風較為頻繁,布料制度有待進一步優(yōu)化。臨渙定制焦質量好轉。經(jīng)過公司采購和鐵前技術處的協(xié)調下,到達焦炭庫臨渙定制焦質量自3月11日以后明顯好轉,焦炭灰分維持在12.50%,硫維持在0.70%的水平。隨著好焦炭進入爐內,爐況逐步好轉,風量、負荷、產(chǎn)能逐步向正常水平回歸。
經(jīng)過一個多月對爐況的處理,風量、負荷、產(chǎn)能逐步向正常水平回歸,并不斷強化,其技術指標如圖5所示。
圖6 高爐產(chǎn)量及煤比的恢復情況
這次爐況波動處理的周期較長,產(chǎn)量損失較多,其中爐況波動的原因和處理過程值得我們反思:
鼓風動能偏低。開爐后風量上不去,沒有縮小風口面積,造成鼓風動能偏低,風口回旋區(qū)深度偏淺,加大了中心死料柱的體積,造成中心堆積。
高爐操作把控能力不足。在爐況波動前兩個月,高爐核心作業(yè)長對低爐溫控制不到位,爐溫波動大,時常存在低爐溫,有時持續(xù)低爐溫,影響爐缸的活度,嚴重時可能造成中心堆積。[3]
焦炭質量下滑。焦炭質量是高爐的生命線,沒有好的焦炭質量,就沒有持續(xù)穩(wěn)定的爐況,因焦炭質量的惡化,造成爐況失常的事故在國內比比皆是;如果是焦炭質量影響的爐況波動,就要改善焦炭質量入手。
高爐風量偏離正常風量超過5%時超過2天,就得退負荷保風量,如風量繼續(xù)維持在現(xiàn)有的水平,就得休風堵風口,維持合適的風速及動能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