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安瀾
(武漢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
根據2011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定義,移動健康是指利用移動設備,如移動電話、患者監(jiān)測設備、個人數字輔助設備及其他無線設備,來提供醫(yī)療服務和公共衛(wèi)生服務的過程[1]。伴隨信息技術進步及群眾健康需求增加,移動健康在我國獲得極大關注。2018年4月,國務院辦公廳發(fā)布《關于促進“互聯(lián)網+醫(yī)療健康”發(fā)展的意見》,鼓勵充分應用移動技術,發(fā)揮其在醫(yī)保結算、家庭醫(yī)生簽約、藥品供應保障、醫(yī)學教育與科普等方面的作用[2]。目前國際上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在移動健康領域進行了大量研究,為中國掌握移動健康領域先進理念及技術提供借鑒。本文欲將國際移動健康領域研究現狀及研究熱點進行梳理。利用BICOMB書目信息共現挖掘工具以及VOSviewer可視化工具,對國際移動健康領域相關研究進行文獻計量分析,以期為我國移動健康研究提供些許參考。
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數據庫為數據源進行數據收集。采用檢索策略為:TI[(Mobile Health) OR (mHealth) OR (m-Health)]。檢索發(fā)生日期為2018年10月6日。對檢索結果進行精煉,精煉依據為出版年“2008年”至“2018年”,文獻類型為“ARTICLE”,經篩選后得到共計1525篇文獻。將檢索結果保存為TXT格式并導入BICOMB書目信息共現挖掘工具。利用BICOMB分析出版時間及出版物分布情況并統(tǒng)計重要引文及高頻關鍵詞。同時借助VOSviewer可視化工具進行國家共現分析及作者關鍵詞共現分析,繪制國家共現結構圖譜及作者關鍵詞共現密度圖譜,歸納移動健康研究領域國家合作情況及熱點主題分布。
利用BICOMB統(tǒng)計近十年各年度已發(fā)表文章數量并繪制成折線圖(圖1)。如圖所示,移動健康研究領域年發(fā)文量整體呈上漲趨勢,且2011年后呈快速上漲趨勢,2017年發(fā)文量約為2011年的9.8倍。這說明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智能穿戴設備等電子產品的普及,研究者對移動健康領域給予越來越多關注。信息技術發(fā)展、移動終端革新對健康管理方式產生影響。從2011年后年發(fā)文量增長態(tài)勢來看,移動健康研究領域在未來一段時間仍將是國際關注的熱點研究領域。
圖1 近十年移動健康研究領域年發(fā)文量
利用VOSviewer可視化工具繪制國家共現圖譜(圖2),以便觀察各國發(fā)文量情況以及國家間科研合作情況。圖譜中圓點大小反映各國發(fā)文量多少,發(fā)文量越多圓點越大。美國(737篇)發(fā)文量最多,其次是英國(127篇)、澳大利亞(119篇)。中國(99篇)發(fā)文量相對落后。由于我國移動健康市場潛力巨大,今后中國學者應加強對該領域研究。圖譜中連線粗細反映國家間合作次數多少,次數越多連線越粗??梢娒绹雅c多方展開科研合作,與英國、澳大利亞及中國科研合作最多。在移動健康研究領域,美國處于絕對領先位置,累積了大量成果經驗。
圖2 移動健康研究領域國家共現結構圖譜
利用BICOMB統(tǒng)計收錄移動健康領域文獻數量排名前10位的刊物(表1)。
表1 收錄移動健康領域文獻數量排名前10的期刊
高被引文獻是一個研究領域的重要知識來源,反映著某一學科的研究水平、發(fā)展方向,是探究熱點主題、研究前沿的重要依據[3]。利用BICOMB統(tǒng)計國際移動健康研究領域排名前10位的高被引文獻。這些高被引文獻主要研究方向涉及醫(yī)學信息學、流行病學、預防醫(yī)學、衛(wèi)生事業(yè)管理等領域。根據文獻內容可以發(fā)現,移動終端在流行病管理、精神衛(wèi)生、職業(yè)健康、自我照顧等方面的應用是研究熱點主題,跨學科研究是研究移動健康的主流研究方法。因此,國內學者應積極展開學科間合作,研究內容應注意理論與實踐結合,兼顧專業(yè)性和應用性。
利用BICOMB統(tǒng)計出現頻次前30位的高頻關鍵詞,這些關鍵詞是近十年國際移動健康研究領域的代表性學術用詞,一定程度反映該領域前沿問題及發(fā)展方向。其中“mHealth”出現次數最多(373次),是移動健康領域的主要標簽。與移動健康相關的移動通訊、手機應用、疾病干預、自我照顧、患者依從性、體育鍛煉等內容是該領域關注的前沿問題。移動健康相關技術主要運用于艾滋病、糖尿病、抑郁癥、中風、精神病等具體病種。
對文獻關鍵詞進行共詞分析可以揭示該研究領域的熱點主題[4]。所謂共詞分析,是指通過分析在同一個文本中詞匯對共同出現的情況,以發(fā)現科學領域學科結構的定量分析方法[5]。本文利用VOSviewer繪制作者關鍵詞共現密度圖譜(圖3),該密度圖譜具有知識聚類功能,通過密度變化可觀察關鍵詞關聯(lián)情況。
大數據背景下,移動健康處于蓬勃發(fā)展狀態(tài)。作為一種新興診療方式,移動健康在今后一段時間內將持續(xù)受到關注,是科學研究的熱點領域[6,7]。目前國際范圍內,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發(fā)達國家對該領域的研究處于領先位置,中國學者應加強對該領域的研究。國際移動健康主題期刊影響因子水平整體不理想,移動健康領域研究質量有待提高。于我國而言,一是我國學者應注意其交叉學科特點,建議采取跨學科研究方法進行研究,兼顧移動健康研究的專業(yè)性與實用性。在關注健康管理的同時,關注技術研發(fā)工作[8,9]。二是我國學者在進行移動健康相關研究時,應關注移動健康在特殊人群健康管理中發(fā)揮的重要作用。三是我國學者應關注國際移動健康研究的熱點問題[10]。本文通過國際移動健康研究領域文獻計量分析,梳理出該領域研究現狀、研究熱點,并為我國研究者提供相關建議。我國研究者應抓住機遇,結合研究熱點及研究前沿問題,不斷完善我國移動健康相關研究。
圖3 作者關鍵詞共現密度圖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