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英
【摘 要】英語是一門相對枯燥的學科,英語聽力的學習依賴于一些單詞、語法和語句,記憶量比較大,所以會使學生感到厭煩,這就要求英語教學方法的多樣性發(fā)展。教師應當注重英語教學中的聽力訓練,有效地運用圖式理論,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全方位地培養(yǎng)聽力能力,進而更快更好地達到英語聽力目標。
【關鍵詞】聽力教學;技巧;策略;興趣
一、高職英語聽力現(xiàn)狀
1.教學方法方面。高職英語是一門較新穎的學科,在教學方法上沒有過多的經驗借鑒,教學時生搬硬套其他科目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缺乏靈活性和針對性。特別是在英語聽力教學方面,其他學科沒有聽力的課程,聽力教學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教學效果差在所難免。
2.教材方面。教材是教學的基本依據。教材的內容關系到學習的各個方面。一本好教材,條理清晰,段落分明,重點突出,并能夠趣味地傳達學習材料,有利于學生有條不紊地消化學習內容。而目前我國的英語教材,特別是高職英語教材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偏重于對知識的灌輸,偏重理論知識,忽略了英語的實際應用,也忽略了英語聽力的重要性,對英語聽力的專業(yè)性培訓力度不夠。太重視知識點,也使教材的趣味性蕩然無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到枯燥,降低了學習的積極性。
3.學生方面。近年來高職生面臨很大的壓力,特別是就業(yè)壓力,對高職學生的學習產生了極大的負面影響。一些學生承受不了學校、家長和社會的壓力產生畏學、厭學的心理而自暴自棄,還有學生基于未來的就業(yè)需求,比較注重理科等熱門學科,不認可英語在未來就業(yè)中的作用。
4.教學環(huán)境方面。教學環(huán)境是學生學習的環(huán)境,包括時代背景。雖然,國家日益注重外語學科,但在高職英語的學習中,英語聽力顯得并不那么重要,特別是在平偏理科的一些專業(yè)教學班,很多人認為只有出國才會用到英語,覺得英語是一門應用性不強、較冷門的學科,對英語不加重視。在學生學習環(huán)境方面,作為一門語言學科,對知識的掌握需要長期的練習或者實踐,但是在高職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中,沒有一個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讓學生多加練習,聽力的學習主要是靠課堂上時間較短的聽力訓練,完全滿足不了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的要求。
二、高職英語聽力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聽力技巧的掌握欠缺。學生在聽力過程中應該盡量理解全文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思想,但許多學生沒有好的聽力習慣,還存在著把每個詞、每句話都聽懂的錯誤思想,缺乏抓關鍵字、猜測詞義等聽力技巧,這樣跟不上語速,直接影響聽力成績。
2.母語在聽力過程中產生一定干擾。傳統(tǒng)意思上,大部分學生在接觸一段聽力練習時,母語常在此過程中產生一定的干擾,學生習慣性地將聽到語音材料翻譯成中文來理解其大意,而頭腦中缺少用英語進行思維的能力,很難將語音信息轉化成一定的情境,從而對聽力過程中的反應速度和記憶效果造成了影響。
3.個體心理素質對聽力水平所造成的影響。人們在聽力過程中,接收和理解語言信息的同時也伴隨著一個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眾所周知,在接收信息的過程中,學生通常處于一個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容易產生恐懼和焦慮的心理,從而影響其理解原本可以聽懂的內容。也有一些教師聽力教學中用考試真題做訓練材料,使學生的壓力比較大,長此以往會讓學生產生厭煩的情緒,不利于學生聽力水平的提高。
三、改進高職英語聽力教學的策略
1.強化基礎知識,使學生掌握必要的語音知識,豐富詞匯量。首先,語音知識應該放在首位。學生應該掌握音節(jié)、重讀、弱讀、連讀、意群、不完全爆破等;教師應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在學生跟讀聽力材料時,讓學生意識到英語發(fā)音和美語發(fā)音的差別,體現(xiàn)在語音、語調、重讀、弱讀甚至韻律等方面。學生長期在這種氛圍下接受英語教學,肯定大大地降低或避免一些無謂的小錯,降低錯誤理解的風險。其次,教師在教學中一定要強化學生的基礎知識儲備,最大限度的拓展詞匯量,同時也不能輕視語法知識的重要作用,并致力于讓學生形成善于利用各種渠道對資料和信息進行收集、整理、積累的好習慣,以便在聽力接收和理解的過程中達到隨取隨用的目的。
知識的儲備可借助多種渠道,如日常出現(xiàn)最多的各類閱讀材料,教師可以提供出一些時間進行拓展訓練,讓這些材料不僅僅作為閱讀材料出現(xiàn),更重要的是開發(fā)成為寶貴的聽力材料,并借助各種教學工具將材料的價值發(fā)揮到最大化。在此,掌握基本的朗讀知識顯得尤其重要。聽力理解和接收的過程就是一個在記憶中搜索的過程。在接收語音信息進行理解的過程中,如果在記憶里已經建立起一整套完整的知識體系,就會使已有的知識體系與剛輸入的信息進行相互作用,這樣就可以在頭腦中形成相應的概念幫助學生理解其含義。因此,一定要致力于引導學生豐富各類知識儲備,培養(yǎng)學生利用多種渠道收集資料、積累知識、善于記憶的好習慣,以備聽力理解時隨時提取使用。
教師在此過程中將發(fā)揮指導作用,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為出發(fā)點,進行合理的設計和科學的編排。在接受聽力訓練的過程中,如何使聽力材料充分的發(fā)揮其作用?首先,我們選擇聽力材料時,要注意對時間的把握,即“短而勤”的原則。不一定每天都有,但是也要保證一定的訓練頻率,已形成一種習慣性的動作。每篇材料都不宜過長,否則不符合聽力訓練中對學生學習接受性的掌握,反而適得其反;教師在聽力訓練中應經常變換訓練的方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側重點,從而提高聽力練習的效率,學生自主學習才是我們教育的最高以及最終的目的。在聽力材料的選擇中,以精選為準則,以由易到難、逐步深入為標準,使其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其次,根據新教材對學生聽力能力及技能的要求來看,教師要選擇側重于日常交際、語言使用規(guī)范的材料,使學生在真實語境中的培養(yǎng)其對語言的應變及應用能力。
2.了解背景知識,使學生在聽力過程中能夠迅速理解其中含義。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就是說一定的英美歷史和語言文學知識是提高學生聽力水平所需要具備,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國家人民的生活習慣、文化背景、風土人情及生活方式,提高學生在聽力過程中的猜測能力和推理能力,背景知識還包括天文地理、古今中外、名人生平、常人趣事等等。如果這方面知識貧乏,就會聽力的理解過程產生影響。
3.訓練聽力技巧,使學生掌握聽力學習的方法。在聽力技巧的訓練過程中,教師重點關注以下幾點:首先,在放聽力之前,快速瀏覽題目及選項,提取重點信息,如題目及選型中的關鍵詞,出現(xiàn)的人名、地名、數字等,注重培養(yǎng)學生預測語言信息的能力;其次,在做聽力的過程中,注意理解文章的開頭句和結尾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和基本思想,記錄好在聽力材料中出現(xiàn)的人名、地名、數字等特殊信息。再次,要求學生對所聽到的文章材料與其所處的語言環(huán)境互相聯(lián)系,不過多的關注一個詞或者一句話,把理解的中心從詞句轉移到語篇,這樣能夠有效的提高學生通篇閱讀的理解能力。
4.科學設計練習,使學生提高學習英語聽力的興趣
(1)營造生動的聽力學習氛圍。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努力的創(chuàng)造一個有利于學生進行交流的英語聽力學習環(huán)境。在這個環(huán)境中,可以生動的將聽力中的內容進行情景再現(xiàn),使學生可以模仿聽力中的對話方式與其他人進行交流,從而能夠熟練的運用聽力中的對話技巧。同時,要求學生多記一些通俗易懂并與英語國家文化背景知識相關的好篇章和書籍。
(2)選擇合理的聽力訓練教材。英語聽力材料的選擇對學生英語聽力成績的提高也是至關重要的,但僅僅依靠與教科書相配套的聽力訓練材料,達不到訓練的效果。而使用考試原題作為訓練材料,會讓學生的壓力增大,容易引起抵觸的情緒,影響聽力訓練的效果。好的做法選擇一些由易到難,逐步深入的系列教材,這樣能夠激起學生的聽力學習興趣,利于學生更好地進行英語聽力的學習。
(3)進行視聽結合的聽力訓練。把視頻教學引入到課堂教學中,通過播放英文原音無字幕的視頻資料使學生借助一定的視覺刺激,更好的提高聽力訓練水平,增強形象思維記憶。
四、總結
總之,聽力是一個積累的過程,學生只有在日常的英語學習過程中多聽多練,聽力才能得到切實的提高。聽力部分是中學英語教學中極其重要的部分,教師必須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采取有效措施來推動聽力教學中各種問題的解決,使學生能夠從心理上接受聽力學習,并掌握聽力部分的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