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萍
內容摘要:習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構成部分,是運用文字表達觀念的基石和情感傳遞的紐帶,做好語文教育工作,指導學生寫好作文是作為一名語文教育者的首要工作。隨著新課改的繼續(xù)推進,語文教師因積極轉變教學方式和教學理念,深入的將新課改的理念植根于心中,并落實到具體的作文教學和評改策略中去。
關鍵詞:小學生 自主評改 能力
習作是通過文字,對小學生的情感進行表達的重要方法之一。通過小學生作文的自我評改,可以促進小學生作文能力的進一步提高,也讓學生體會到作文樂趣的重要途徑。作文自我評改能力是提高自我認識的有效手段,也是對語文素養(yǎng)的體現。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很多小學語文教師在作文課程講解中對作文的評改工作并不重視。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求小學生在作文學習中通過自我評改作文,或者和同學間的互動評改等方式,轉變“教”與“學”的方法,在作文的自我評改中,對自己的寫作能力進一步完善。
一.小學作文自我評改的意義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實施自主評改的教學方法是促進學生養(yǎng)成認真寫作習慣的關鍵所在。在對自己的文章進行評改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認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思考,在精益求精的心態(tài)下,對于自己的作文有了更高的要求。任何一篇好的文章,都需要進行無數次的修改。在小學作文中開展學生自我評改,就是為了激發(fā)學生對于作文的熱愛,轉變學習方式,這也是刺激學生進一步提高對于自身寫作要求的重要途徑。
二.提高小學生自主評改作文能力的實踐策略
(一)模仿借鑒,習得方法
對于學生的優(yōu)秀習作,教師要在班級上進行通讀,讓學生能夠從其他人的習作中找出自己作文中的漏洞和問題。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注意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能夠正確進行作文的批改。
學生初學評改作文,要有個模仿、借鑒的過程。這模仿借鑒的對象一來自教師的示范,二來自教材提示。2011版新課程標準對第二學段習作自主評改有明確的要求:“學習修改習作中有明顯錯誤的詞句”。這明顯的錯誤該如何發(fā)現,又該怎樣修改?這就要求教師要重視并有效地利用教材提示,選擇有代表性的習作,通過多媒體屏幕操作演示,使學生學到規(guī)范的修改符號,如增、刪、調、換、改,讓學生看到整個修改過程,看懂每個修改符號的意思,使他們在今后的修改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在中年級的學生習作上,我們經常會發(fā)現學生寫錯了字就直接把錯字涂劃掉的情況。針對這一問題,我結合四年級“語文天地三”中“冬冬”的話及例文,有效地引導學生正確運用規(guī)范的修改符號。修改前,我先選了一篇學生習作通過投影展示出來,讓學生們自由朗讀。讀罷,我問:“同學們,在讀的過程中有沒有發(fā)現文中錯字或漏字這樣的情況?”生:“有。”我接著問:“遇到這情況,你們都怎么辦呢?”學生的回答五花八門:有的說涂掉,有的說圈起來,還有的回答不知道。這時我適時地出示“金鑰匙”說:“讓我們來看看冬冬是怎么處理的?!背鍪玖死闹?,我引導學生認識了“刪、換、增”的修改符號,再通過投影在學生的范文上演示,最后讓學生模仿老師的方法當堂運用這幾個修改符號修改自己的習作,把所學通過實踐來得到強化。
當然,初學評改不能操之過急,可讓學生先試著研究修改老師為他們提出修改建議的習作,經過反復練習后,慢慢熟悉了評改的方法,再學著給自己或同學評改作文。
三..自主感悟,大膽整改
學生的習作,對學生來說就是一件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成果,不管勞動成果的好壞如何,學生都有權利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傳統(tǒng)的習作批改仿佛是在暗箱里操作,哪怕是好的作品也很難見天日,學生只能孤芳自賞。教材在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語文天地十”的“金鑰匙”中借丁丁、冬冬的對話,引導學生通過“自我朗讀、讀給同學聽、放一放隔一段時間再看”的方法學習修改自己的習作,強調了自我閱讀,自主感悟的重要性。所以,習作評改的第一步就是要讓學生朗讀自己的習作,在自我朗讀中發(fā)現文章中的明顯錯誤,在自我朗讀中欣賞文章中的閃光點。其次,把機會讓給那些自愿展示的同學,讓他們拿著自己的作品在班上聲情并茂地朗讀,讀完后自己談談對該篇習作的感受,覺得哪里是亮點,哪里有待改正。這樣的好處是既給予了學生一個表現自我的舞臺,又讓學生在讀自己習作之后對它有個全面的再了解,使他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缺點,也有利于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改正。
教師讓學生明白自評自改的意義是提高習作水平,這是自主評改實效性的前提。學生只有從思想上認識到自主評改的意義,才能克服心理上的依賴,產生自改作文的動機。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改――通過班級學生修改的實例激發(fā)學生;通過老師反復修改自己的作品的實例激發(fā)學生……讓他們在評改的具體實踐中體會到修改作文并非難為之事,只要自己認真細致,照樣能改出好文章。其次,要讓學生懂得:世界上一切好文章都是改出來的,只有反復多次修改,才能把文章中的語句、段落、情節(jié)改好改美,才能使自己的文章生動感人,從而樹立起自己評改作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四.相互傳閱,合作評改
學生的自我閱讀,自我評改,因學生個體的能力差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诖耍梢宰屚瑢W們按照每次習作的訓練和修改的要求,相互傳閱習作,合作評改,發(fā)現被傳閱習作中的問題,提出修改意見,從而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習作并進行有效修改。在操作實踐上宜以小組為單位,一人讀自己的文章,小組成員聽,在讀的過程中,如發(fā)現問題,可提示停讀,這時要充分發(fā)揮學生合作的優(yōu)勢,讓學生在平等、融洽、自由的氣氛中分析、解決存在的問題。讀完后,作者要談一談寫作感受,然后組員發(fā)言,說說對這篇文章的看法,小組長最后根據組員意見寫下總結性評語。最后每小組要選出一篇經過大家修改后的優(yōu)秀文章準備參評比賽。這種方法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理解、判斷、表達能力,而且有利于小組之間、組員之間互相促進,互相提高。
因為小學生的知識、能力有限,發(fā)現的問題不一定都正確,有時學生雖能發(fā)現問題,但缺乏修改能力。因而,宜用記號標出問題所在,讓作者去思考,作者可以提出“不同意見”。此時,可讓學生對“不同意見”進行討論,各抒己見。教師在巡視過程中要對各種意見做出“裁決”,并說明理由,從而讓學生增長知識,獲得修改能力。
四.展示互動,品評提高
習作評改也不能放任讓學生自由修改,畢竟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都有限,即使能發(fā)現問題的存在,也很難達到該次習作預期的效果。在學生自主感悟和合作評改的基礎上,教師再挑選幾篇能代表不同層次的習作進行師生互動式品評――借助多媒體展示,由班里的朗讀小能手讀,也可教師讀,其他同學準備好紙筆,摘錄該習作中的閃光點及存在的問題,先由全體同學進行點評,盡量放大優(yōu)點,突出缺點。這樣,被點評習作的作者將是最大的受益者,其他同學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啟發(fā)。
總而言之,在對小學作文教學工作的研究和分析中,可以看出,對于小學作文而言,要不斷加大學生的自我評改力度,教師要督促學生,在學習小學作文寫作過程中,要善于運用自我評改的方式和方法,對自己的作文,進行全新的審視和檢查,在教師的引導下,從文章的中心思想出發(fā),不斷進行評改方法的轉變和調整,促進親子評改氛圍的養(yǎng)成,在自我評改的形式下,獲得小學語文作文成績的進一步提升。
參考文獻
[1]宋婭.網絡習作平臺下自主評改作文策略[J].中小學電教,2015.
[2]張月音.小學生自主評改作文能力的培養(yǎng)[J].蓮山課件,2016.
(作者單位:甘肅會寧縣東關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