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點睛
新學(xué)期第一節(jié)課,二年級的孩子們熱熱鬧鬧地說著話,完全無視正站在教室門口的我。雖然一個寒假未見,可他們要說的話也未免太多了些。這個班級向來比較活躍。老師們曾笑言:“你看,整個走廊上,就你們班最吵。”每次面對他們的吵鬧,我都忍不住提高嗓音連聲喊:“安靜,安靜!”可是,除了那瞬間的悄然無聲,從無任何持久效果。今天他們歡聊的場面毫不亞于新年的街市。
這個寒假,我曾與一位資深的繪本推廣老師交流過關(guān)于我們班學(xué)生吵鬧的話題。去年,她分別給我們學(xué)校18個班講過故事,唯獨我們班有點吵。老師用的方法是,她停下講故事,和孩子們做起了課前的手部律動歌謠。我發(fā)現(xiàn),因為集體的聲音蓋過了小范圍的聲響,那幾個說著話的孩子不由地也跟著律動起來。老師用柔和的歌聲及動作,讓所有孩子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律動中來。我記住了這個細(xì)節(jié),也曾想試試效果,可是,每一次,都因為自己的急躁而拍桌子、高嗓門,總以為這樣能換來他們的安靜。殊不知,這樣的方法只能告訴孩子:原來,老師比我們更愛聲音大。
這位繪本推廣老師告訴我,她曾經(jīng)遇到過一個比我們班還吵的班。吵鬧不止時,她選擇平靜下來,深呼吸,不說一個字,只用目光親切地看著他們,不溫不火。她足足安靜了40分鐘,下課鈴一響,孩子們的吵鬧聲戛然而止。她依然平和地說:“下課吧,你們下次才有故事聽?!焙髞恚ミ@個班講了一個學(xué)期的故事,每一次都很安靜。她笑言:“我的無聲里都是話語,我的目光在告訴孩子們,我并沒有因為他們吵鬧而離開他們,而是在靜靜地等待他們安靜。下課鈴聲提醒了他們,原本可以聽的故事不能聽了?!边@位老師說她去講故事,對孩子們沒有過多欲求,只要他們喜歡聽就行。而學(xué)校的任課老師卻有每節(jié)課的學(xué)習(xí)任務(wù)及達(dá)成目標(biāo),這節(jié)課沒了,下節(jié)課還得補上。是啊,我們走進教室的那一刻,都是帶著目的去的,所以總是很焦躁地想要他們快速安靜,忘了還可以給他們自己安靜的機會。
新年第一課,我決定試試那位繪本推廣老師的方法。我的目光移動著,與每一個孩子無聲地打個招呼。雖然,他們繼續(xù)歡聊,我保持鎮(zhèn)定。過了四五分鐘,興許是他們覺得老師今天竟然沒生氣,有幾個孩子與我目光對視了。我繼續(xù)用堅定的目光望著他們,一言不發(fā)。慢慢地,一組跟著一組聲音小了,最后,孩子們也都望著我,教室里終于安靜了。這時,我才微笑著走上講臺開始常規(guī)上課。
于是,開學(xué)兩周內(nèi),我上了28節(jié)課,也就這樣堅持課前安靜了28次。第一周,我一句話也不說,用足夠的耐心等他們慢慢安靜下來。第二周,雖然仍有少數(shù)幾個孩子會發(fā)出聲響,此時我會用和善而堅定的目光注視著其中一個,他安靜了,其他幾個也就安靜了。這時我會輕輕地說一句:“安靜的感覺真好。你看,老師只需要小聲說話你們就都能聽到?!比缓?,開始上課。
白居易有詩云:“此時無聲勝有聲?!蔽蚁?,于孩子的成長而言,“無聲化有聲”的效果會更好。要運用“無聲”的力量,我們需要做一個寬容、耐心的老師,給孩子們一段嘗試學(xué)會安靜的時間,也給自己一段等待花開的時間。
(作者單位:長沙市望城區(qū)明德中心小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