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雅靜
人工智能是科技王冠上的鉆石,而深度學習代表了其中一個承上啟下的重要階段。美國深度學習研究學者特倫斯-謝諾夫斯基正是神經網絡研究的先驅之一,早在1986年,特倫斯就與他的同事將神經網絡帶入到研究與應用的熱潮,將深度學習從邊緣課題變成了互聯(lián)網科技公司仰賴的核心技術,實現(xiàn)了人工智能井噴式的發(fā)展。
特倫斯·謝諾夫斯基的工作場所在索爾克生物研究所,這里是一個十分與眾不同的地方。首先,這個地方擁有獨一無二的景致。從外面看,研究所像是一個混凝土堡壘,但進入其中中央庭院時,一大片石灰?guī)r延伸至太平洋,兩側高聳的塔架中間呈現(xiàn)出地平線。除此之外,這個地方是美國生命科學領域成果最多的研究機構,世界上很多最杰出的科學家都曾經在研究員的茶室討論科學問題,這個傳統(tǒng)保留至今。
對于人工智能,特倫斯提出自己的觀點:你無需擔心人工智能將接管你的工作,它只是讓你更聰明,讓你可以實現(xiàn)的成就達到新的高度,讓你可以更加清楚地認識自己。面對人類與人工智能的未來發(fā)展,他預測道:“對于人工智能的井噴式增長是沒辦法預測到具體的時間,我十分認同‘大數(shù)據(jù)是驅動力這個想法?,F(xiàn)在的科學和商業(yè)都會受到這些新的科學推動。接下來在芯片研究領域的突破應該是一種模仿大腦神經,現(xiàn)在因特爾就正在建設這樣的芯片,它非常高效,但人腦是無法承受的?!?/p>
每周的大多數(shù)午餐后的時光,特倫斯也會與學生們在這里進行一場非正式茶會,內容可能是一些最新的實驗結果,也會偶爾拋出新的想法,聊聊新聞或是技術?!拔冶容^喜歡這樣的聊天方式,《深度學習》這本書的誕生之地也正是我在太平洋地區(qū)徒步旅行時候想到的?!?/p>
近期,特倫斯帶著自己的新書《深度學習》來到中國,希望將自己的觀點告訴給更多人。本次,《北京青年》周刊記者對話世界十大AI科學家之—特倫斯-謝諾夫斯基,向你講述他對這門神秘學科的詮釋。
Q:《北京青年》周刊
A:特倫斯·謝諾夫斯基
A:我寫這本書主要是想要表述一下,我們的研究來源以及都有哪些科學家在研究這個領域,我們經歷了30多年的研究才走到現(xiàn)在,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果。這本書是我想要講述的一個故事,為下一代解釋在這個研究領域發(fā)生了什么,當下一代人在認識世界、選擇職業(yè)的時候,能夠給他們帶來一些啟發(fā)。
A:對于普通人來說,深度學習這門學科應該是一個十分神秘的學科,這就像是讓普通人去理解大腦一樣,這是一個全新的科技,我們目前的研究也沒有完全搞清楚。但我們正在用一種數(shù)學的方法去研究它,而且也有很大的進步。每一種新科技的發(fā)明都會給社會和人類生活帶來一個質的飛躍,比如說蒸汽機的發(fā)明,就帶來了動力,這個動力去促進城市的產生。我們研究的深度學習才剛剛開始,可能需要一百年的時間才能去融入我們的文化,但是它一定會給人類帶來質的飛躍的。
A:這本書是一本科技書,但是是給大眾讀者的,不像是寫很多論文那樣,如果是按照之前那樣的模式去寫作,大眾是不會接受的。所以,如果是希望大眾喜歡看并且能夠接受,我就會采用一種寫故事的方法,讓讀者能夠去發(fā)揮想象力,做一種沉浸式的閱讀。我這本書是一個歷時30年的故事,在寫作過程中的回顧是一個很有趣的事情。很多事情在身處其中的時候是不理解的,當你去回顧的時候是這樣的。
A:在歷史上的確有一些階段性的爆炸增長時期,比如說,我們可以回顧在20世紀早期,經典物理學占領了研究中各個細分領域的基礎,經過50年在各種領域以及細節(jié)的研究之后就產生了量子物理學,有量子物理學的基礎才會有鐳射,以及一系列的后期爆發(fā)式物理學研究的增長。所以,這個過程是一開始慢慢積累,到最后的爆發(fā)的過程。我們需要30-50年甚至更多年的積累才會有爆發(fā),就像地震一樣,沒有辦法去預測。
A:在這個領域里面各國都會有很大的投資,重點是需要更多的投資而且競爭很大?,F(xiàn)在在芯片中做研究是一個未來發(fā)展的趨勢,比如現(xiàn)在很多公司都會在公司內部組建自己的研究團隊,谷歌就會有自己的芯片研究,通過研究深度學習來給他們自己提供服務,比如像谷歌翻譯,這樣的服務可以節(jié)省他們50%-90%的成本。還有因特爾公司從圣地亞哥收購專門研究芯片的公司,中國也會有很多公司去研究芯片,但是還是需要很多資源的投入。我覺得,接下來在芯片研究領域的突破應該是一種模仿大腦神經、有突觸性連接類型的芯片,這個芯片的運營方式是以一個不斷向自然學習的方式進行。
A:物理學是很單一模式的學科,就像是數(shù)學建模,它有一個十分完善的體系。但是神經生物學并沒有那么完善,而且它并不是那么單一。當我開始研究神經生物學的時候,我真的收獲了很多整體思維的學習,甚至包括如何去提問以及回答問題。但在我轉變之后,我就發(fā)現(xiàn)我能夠做的是學習技能,并且可以利用模型去模擬真實情景。
A:寫這些電影是希望給讀者傳達一個理念就是,這本書是給大眾去閱讀的,希望AI給人的印象不是那種恐怖機器人的形象。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人用私人助理,比如說,小娜或是天貓精靈。隨著越來越多去使用這些私人助理,人工智能也會越來越聰明,《太空漫游2001》里面的機器人是太空飛船,它就像現(xiàn)在的私人助理一樣,我覺得,未來的私人助理是產生私人關系的,就像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