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浩容
過兩天就是王璐和徐敏結婚6周年的紀念日,但他們誰也沒有為這天做準備。
7年前,他們在上海相識,王璐本科畢業(yè),從湖北來上海求職。徐敏是上海本地人,在英國完成碩士學位,回上海工作。剛從學校畢業(yè)的時候,兩個人都曾有過來自家人的壓力,要求他們早日成家,但他們性格都很強硬,不愿通過相親之類的形式找對象。
最后,兩人在品酒課上認識彼此,談起了戀愛。盡管當年王璐沒有錢買房,徐敏還是力排眾議,和他結婚了。6年過去,王璐已經(jīng)是一間雜志社的副主編。徐敏則就職于一家顧問公司,即將登上副總裁的位置。
工作繁忙,能夠見面的時間本就不多,可從一年前開始,在家的短暫時間里,他們還總是對彼此冷嘲熱諷。王璐總提起公司的女同事或小區(qū)鄰居家妻子,說人家有孩子,又顧家,借以諷刺徐敏不善做家事,又遲遲不愿生小孩,根本是借工作為由,逃避為人母親的責任。
而徐敏則經(jīng)常稱王璐是“室友”,住在她父母出錢買的房子里,而與她同齡的男同事都買兩套房了,孩子也送到國外讀書,還說王璐總抱怨教育環(huán)境不好,卻又沒有本事改變環(huán)境。除此之外,他們還經(jīng)常拿些生活中的瑣碎小事“消遣”彼此。
原本這些話語僅限發(fā)生在自家里,可最近兩人都變本加厲,甚至在外頭和其他朋友聚會時,也會忍不住說些對彼此的酸言酸語,讓身邊朋友聽得尷尬不已。
有些夫妻就像王璐和徐敏,喜歡“互黑”。但夫妻之間的“互黑”真的無傷大雅嗎?實際上,要了解夫妻“互黑”的真實情況,就要從夫妻的整體親密關系來看。婚姻與家族治療專家江文賢在《當我們越自在,我們越親密》一書中談道:“真正的親密是在關系中能夠不虛假地做自己,并且允許對方也能真實地做自己。”
從正面角度看,夫妻之間的某些“互黑”其實是一種親密的表現(xiàn)?!盎ズ凇焙图ち业臓幊巢煌?,往往沒有一個主要目的,反而就像兩個交情很深的朋友,沒事喜歡拿對方的痛點開開玩笑。這些痛點如果是普通關系的人說起,可能就會引起另一方的不滿。但如果是感情好的夫妻或朋友,“互黑”似乎只是一種相處模式。因為“互黑”表示雙方都能對對方暴露真實的自我,同時也不忌憚表達自己真實的想法。
但從負面角度看,部分夫妻的“互黑”暗示著兩人關系面臨危機。誠如心理學家坎貝爾對親密關系的洞見,親密關系的發(fā)展有五個階段。我們可以通過這五個階段,厘清“互黑”在親密關系中的成因。
一、浪漫期 這時雙方剛開始有了比較親密的互動,愿意分享彼此的秘密,并且就自己內在的脆弱與渴望被關懷包容的欲望,進行各種試探。這時雙方難免端出一些過分包裝的美好,吸引對方走入關系。
二、權力爭奪期 許多情侶、夫妻的沖突與矛盾都在這個時期顯現(xiàn)。這一時期,越來越多的真實面被揭開,雙方都得學習理解與接納,但要知道,理解是一回事,接納又是另外一回事。許多原本美好的期待開始落空,不同的想法和生活習慣會不斷造成彼此之間的摩擦。有時這個時期來得早,有時來得晚,不變的是,這個時期是對親密關系能否更進一步,或二人分道揚鑣的考驗。
三、整合期 在這一時期,雙方開始相互理解,走向接納。彼此都能更理性地對待各自的不完美,做出真正以“我們”為基礎的考慮,而不是局限于“我”的自我滿足。在此階段,關系得以更加深化。
四、承諾期 雙方已具備互相包容的意愿與準備,才可能建立真正的承諾。這種承諾不僅僅是法律上的契約,還是雙方愿意朝長遠而穩(wěn)固的關系發(fā)展,站在共同體的基礎上籌劃未來。因此,如果在承諾期出現(xiàn)矛盾,大多是權力爭奪期尚未結束,強行進入承諾協(xié)商階段的結果。
五、共同創(chuàng)造期 雙方通過結合,以伴侶或家庭等形式,一同實現(xiàn)對未來的種種規(guī)劃。在這個過程中,會有新的挑戰(zhàn),也會有新的樂趣。這些樂趣超越了一己之私,超越了個人喜好,而會有更多的樂趣來自付出、分享,以及對下一代與未來的傳承。
由這幾個階段來看,“互黑”出現(xiàn)在每個階段的意義都不同。
如果是在完成整合,走向承諾期之后,“互黑”可能就是一種無傷大雅的相處模式。因為大家對彼此都有了充分了解,即使有什么不滿意之處,也早已包容,在關系中通過互相支持得到了補償。
如果尚未完成整合,而是在權力爭奪期強硬地走向承諾期,例如有些人還沒有充分了解對方就選擇閃婚,那么即使領了證,有了法律上的夫妻關系,也不能保證雙方走在穩(wěn)定成長的路上。“互黑”這時更像“互撕”,雙方都站在自己的角度,無法用“我們”這樣共同的角度去看待已經(jīng)成家的事實。
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孩子會通過父母之間的相處,學習待人接物的道理。心理學研究顯示,對孩子心理成長影響最大的家庭因素,就是父母之間的感情是否融洽。
父母如果感情好,孩子也能夠比較安心地進行自我探索,培養(yǎng)獨立的人格。相反地,如果孩子在一個父母關系不和諧的環(huán)境中長大,往往容易焦慮、不安。因為父母就像保護孩子的城堡,城堡如果隨時會倒塌,他怎么能安心成長呢?甚至有孩子會因為父母之間的沖突,懷疑問題是不是出在自己身上,而把矛頭指向自己,于是對自己產生攻擊心理和不必要的自責。
所以,如果夫妻之間惡性“互黑”,那么無論他們各自對孩子怎么好,都很難平復對孩子心靈造成的傷害。這也是為什么,有些離異夫妻明明對孩子的付出都沒有減少,孩子卻還是在青少年時期產生了一些行為偏差。
夫妻“互黑”是好是壞,就在于雙方是否能在親密關系整合期完成對自己,以及對對方的具體認識,包括理解與接納。
同時我們也要了解,人會改變,整合期也不只在婚前存在,結婚之后也會屢次出現(xiàn)沖突與整合的情況。每次整合都會修改新的承諾,進行新的創(chuàng)造。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雙方都小心謹慎,以及擁有放下利己之心的智慧。
(摘自《湖南工人報》2019年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