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慶桃,李 潔,王周璇,劉高元,羅小蘭,馬 春,明 兵
(德陽市人民醫(yī)院放射科,四川 德陽 618000)
MRI具有無創(chuàng)、無輻射及良好的軟組織分辨力等優(yōu)勢,是研究頸部病變的重要影像學方法。DWI是定量評估微觀組織中水分子自由擴散運動的無創(chuàng)性檢查方法,目前已廣泛應用于全身各部位,尤其在急性腦卒中及良惡性腫瘤的診斷中具有很高價值[1]。DWI已納入甲狀腺MR常規(guī)掃描序列,可在一定程度上為鑒別診斷甲狀腺良惡性病變提供依據(jù);但頸部結(jié)構(gòu)復雜,受局部磁場不均勻、呼吸運動等因素影響,易造成脂肪抑制失敗、磁化率偽影、運動偽影等,導致DWI的SNR,影響病變的檢出率及診斷準確性[2]。本研究在DWI掃描時采用自制輔助勻場裝置,通過對比使用前、后DWI序列的SNR和圖像質(zhì)量,評估該輔助勻場裝置在DWI中消除偽影、改善甲狀腺局部磁場均勻性以及提高成像質(zhì)量等方面的價值。
表1 使用輔助勻場裝置前后DWI圖像質(zhì)量評級比較(名,n=42)
1.1 一般資料 2015年4月—2016年8月招募健康志愿者42名,男28名,女14名,年齡37~67歲,中位年齡52歲;均無頸部手術(shù)史,無嚴重心肺功能異常,無MR檢查禁忌證,且無甲狀腺功能異常、無甲狀腺相關(guān)疾病史。本研究經(jīng)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受試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自制輔助勻場裝置 在長寬徑為40 cm×30 cm、厚度0.5 cm的高密度硅膠袋內(nèi)灌裝12 500 Cst的硅油1 500 ml,密封硅膠袋。掃描前將其置于受試者頸部前方甲狀腺區(qū)域,使其貼合于皮膚,并盡量保證頸部正前方有較厚、較多的硅油。詢問受試者有無壓迫感或呼吸不暢等,若有則立即停止檢查,調(diào)整硅膠袋的位置。
1.3 儀器與方法 采用Philips Achieva 1.5T超導型MR掃描儀,16通道NV線圈。囑受試者仰臥,雙手置于身體兩側(cè),頭部置于線圈正中并以棉墊固定,檢查過程中盡量減少吞咽動作。于放置自制勻場裝置前、后分別進行DWI,采用EPI序列,b值為0、400、800 s/mm2,TR 1 481 ms,TE 70 ms,F(xiàn)OV 225 mm×225 mm,矩陣288×288,層厚4 mm,層間距1.2 mm,NEX 6,掃描范圍以甲狀腺為中心,自C3平面至胸廓入口平面。第1次DWI結(jié)束后,放置輔助勻場硅膠袋,進行第2次DWI,掃描參數(shù)與第1次完全相同。
1.4 圖像后處理 采用Philips EWS后處理工作站,應用R3后處理軟件對DWI圖像進行分析。
1.4.1 主觀評價 由2名放射科高年資技師和2名主治醫(yī)師共同協(xié)商,進行主觀圖像質(zhì)量評級。評級標準[3]:1級,圖像有嚴重偽影,脂肪抑制效果較差,嚴重影響對甲狀腺組織的觀察;2級,圖像有一定偽影,脂肪抑制效果差,一定程度上影響對甲狀腺組織的觀察;3級,有少量偽影出現(xiàn),脂肪抑制效果一般,但不影響對甲狀腺組織的觀察;4級,無偽影出現(xiàn),脂肪抑制效果好,甲狀腺組織結(jié)構(gòu)顯示清晰。3級和4級圖像符合臨床診斷需求。
1.4.2 客觀評價 分別于b=400 s/mm2和b=800 s/mm2的DWI圖像中測量放置勻場裝置前、后甲狀腺及背景信號強度,并計算SNR。選取連續(xù)3個甲狀腺最大層面,分別于甲狀腺左右葉放置1個ROI,盡量避開偽影、甲狀腺邊緣,面積約2 mm2,測量信號強度,取平均值。于同層面左右側(cè)皮膚前方3 cm處各放置1個ROI,面積與甲狀腺內(nèi)ROI面積一致,測量背景信號強度后取其平均值。計算甲狀腺SNR,SNR=(甲狀腺信號強度-背景信號強度)/甲狀腺信號標準差[4]。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分析軟件。不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中位數(shù)(上下四分位數(shù))表示。采用Mann-WhitneyU檢驗比較b=400 s/mm2和b=800 s/mm2DWI圖像中放置勻場裝置前后甲狀腺SNR的差異和圖像質(zhì)量分級。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主觀評價 42名受試者全部完成檢查,無頸部不適或呼吸不暢等不適。在b=400、800 s/mm2DWI圖像中,使用輔助勻場裝置前后圖像質(zhì)量評級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01,表1),使用輔助勻場裝置后DWI圖像質(zhì)量有明顯改善(圖1)。
圖1 受試者女,48歲,使用輔助勻場裝置前后DWI圖像 A、B.使用輔助勻場裝置前后b=400 s/mm2 DWI圖像,使用前(A)圖像質(zhì)量1級,使用后(B)圖像質(zhì)量提高至4級;C、D.使用輔助勻場裝置前后b=800 s/mm2 DWI圖像,使用前(C)圖像質(zhì)量1級,使用后(D)圖像質(zhì)量提高至4級
2.2 客觀評價 b=400、800 s/mm2時,使用輔助勻場裝置前后甲狀腺SNR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表2)。使用輔助勻場裝置后b值為400 s/mm2的DWI圖像SNR較使用前提高了204.74%,b值為800 s/mm2的圖像提高了184.18%。
表2 使用輔助勻場裝置前后DWI圖像甲狀腺SNR比較[中位數(shù)(上下四分位數(shù))]
近30年來,甲狀腺疾病發(fā)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甲狀腺癌患病率達0.07%[5]。MRI具有無創(chuàng)、無輻射及軟組織分辨力高等優(yōu)點,并能通過功能成像為診斷病變提供多參數(shù)信息,目前已廣泛用于診斷甲狀腺疾病。DWI是功能磁共振序列中應用最廣泛的技術(shù),能定量評估組織中水分子的微觀擴散情況,從而反映組織病理生理。DWI是無創(chuàng)性鑒別甲狀腺良惡性結(jié)節(jié)的有效方法[6-8],研究[9]表明,甲狀腺癌的ADC值明顯低于腺瘤和結(jié)節(jié)性甲狀腺腫,因此,高質(zhì)量的DWI圖像對于檢出及鑒別診斷甲狀腺病變有重要意義。
欲在DWI中獲得準確的ADC值和滿意的圖像質(zhì)量,b值的選擇尤為重要。由于組織內(nèi)血流灌注的運動速度明顯快于水分子的布朗運動速度,對于擴散成像,選用低b值掃描時,測得的水分子運動信息主要來自運動較快的血液流動,所得ADC值主要反映組織的血流灌注情況[10-12]。Morvan[13]發(fā)現(xiàn),當b<100 s/mm2時,血流灌注所起作用較水分子擴散作用大10倍。因此,采用較高b值時,DWI采集到的信號可更多地反映純水分子的擴散運動,所測得的擴散參數(shù)較接近于真實的擴散值,組織結(jié)構(gòu)也接近于活體的真實情況。但隨b值增高,將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SNR降低、圖像質(zhì)量下降,影響圖像后處理及數(shù)據(jù)測量的準確性。甲狀腺前方軟組織較薄,后方為氣管,兩側(cè)有較粗大的血管走行,使得該區(qū)域幾何形態(tài)復雜,導致局部磁場B0不均勻,共振頻率差異較大,易導致脂肪抑制失??;而且空氣與軟組織的磁化率差異大,易出現(xiàn)磁化率偽影[8,14]。
本研究將高濃度硅油裝入高密度硅膠袋,密封后制成輔助勻場裝置,放置于頸部。硅油是一種不同聚合度鏈狀結(jié)構(gòu)的聚有機硅氧烷,具有很高的穩(wěn)定性和抗氧化性,黏滯度較水稍高,密度較水稍小,高濃度硅油較高的黏滯性保證其在頸部前方有一定厚度,在脂肪抑制序列及DWI序列上硅油表現(xiàn)為低信號,不會干擾甲狀腺信號。高密度硅膠袋安全無毒且質(zhì)地柔軟,不易破裂,柔軟的硅膠袋具有良好的塑形性,可以很好地貼合于患者頸部,而不會給患者帶來壓迫感等不適。
本研究使用勻場輔助裝置前b值為400 s/mm2的DWI圖像質(zhì)量較差,83.33%(35/42)為1級,影響診斷;而使用勻場輔助裝置后圖像質(zhì)量較前明顯提高,無1級圖像,僅19.05%(8/42)為2級,對診斷略有影響,而3級和4級圖像占80.95%(34/42),提示使用勻場輔助裝置后b值為400 s/mm2的DWI圖像質(zhì)量基本符合臨床診斷要求。b值為800 s/mm2的DWI圖像使用勻場輔助裝置前97.62%(41/42)為1級,使用勻場輔助裝置后73.81%(31/42)為2級,對診斷略有影響;采用輔助勻場裝置后,甲狀腺DWI圖像質(zhì)量明顯改善,圖像SNR顯著提高,提示較高b值DWI可能應用于診斷甲狀腺疾病,且安全方便,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李鵬等[15]將碳酸鈣粉、液體石蠟、甘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制成輔助勻場裝置,認為可提高臂叢神經(jīng)MR成像質(zhì)量;汪榮等[16]提出可以用大米作為頸部輔助勻場裝置的填充物。今后可將以上方法與硅膠袋灌裝硅油的方法進行對比,比較其輔助勻場效果以及患者舒適性,以方便于臨床應用。
總之,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自制輔助勻場裝置可提高甲狀腺DWI圖像質(zhì)量;但本研究只納入了健康志愿者,今后將收集甲狀腺病變患者,并擴大樣本量,進一步研究使用自制輔助勻場裝置對甲狀腺病變以及頸部其他結(jié)構(gòu)如喉部、頸部中央?yún)^(qū)淋巴結(jié)病變等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