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遼寧省撫順市新賓滿族自治縣第二人民醫(yī)院 內科,遼寧 撫順 113206)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的心血管疾患,主要以體循環(huán)動脈血壓增高為特征并多伴心、腦等重要臟器功能性損害的臨床綜合征[1],其發(fā)病率極高。目前,臨床研究認為,高血壓的發(fā)病和遺傳、環(huán)境因素、年齡、生活習慣以及藥物使用有很大的關系?,F(xiàn)階段,臨床對高血壓的治療主要以控制患者血壓和減少心腦血管病發(fā)生為目的,但部分患者出院后治療依從性較差,為遵醫(yī)囑服用藥物,不利于患者的身體康復,降低生活質量。我院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采用個性化延續(xù)護理效果顯著,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在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壓患者86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43例)與觀察組(43例)。對照組男25例,女18例,年齡75~92歲,平均年齡(81.2±3.1)歲;觀察組男24例,女19例,年齡77~95歲,平均年齡(82.7±3.2)歲。入選患者經臨床檢查均符合本病診斷標準。對比兩組患者一般資料(P>0.05)。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其中主要包括對患者病情變化進行觀察和監(jiān)測患者血壓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采用個性化延續(xù)護理,具體內容:①成立專門的延續(xù)性護理小組,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對患者的情況充分了解,護理人員要為患者建立在治療期間的檔案,其中要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護理方式、用藥情況等,并對患者的生活飲食習慣、疾病史以及不良嗜好進行詳細了解[2];②在患者出院后定期隨訪,可通過打電話、視頻和上門指導等來詢問患者的病情恢復情況和不良癥狀等,在隨訪過程中需要指導患者用藥并對其講解該病的發(fā)病原因和治療方法,強調按醫(yī)囑按時按量服用藥物的重要性,對患者的血壓進行測量,督促患者不可私自停藥減藥等。③每月定期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指導血壓監(jiān)測器的使用方法,提高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并建立患者治療的自信心和積極性,保證良好的生活習慣;并對其進行一對一的飲食指導,囑咐患者盡量少食用高脂肪和高糖類的食物,多以清淡和富含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為主,確?;颊呙咳漳軌驍z取充足的營養(yǎng)。
1.3 觀察指標:對比分析2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評分為百分制,生活質量與分數(shù)成正比,其中主要包括患者的物質生活、社會能力、心理功能以及軀體功能的評分。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其中包括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以及不滿意3個項目,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率+基本滿意率[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通過SPSS.20.0統(tǒng)計軟件來比較分析所有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平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分別以t和χ2來進行組間檢驗,采用P<0.05代表組間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生活質量評分為(71.11±8.32)分,觀察組(85.26±7.47)分,比較結果為(t=9.386,P=0.000),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高血壓治療周期相對較長,特別是對于老年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難免更容易一些負面情緒,包括焦慮、恐懼等,而不良情緒的發(fā)生會加重高血壓病癥,進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高血壓的治療多以藥物控制和糾正患者不良習慣為主[4]。為此,如何在日常治療中保證患者能夠按時按量用藥、規(guī)律作息以及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控制患者血壓,改善其預后效果有很大的影響。傳統(tǒng)護理方式過于單一,缺乏針對性,將其應用于高血壓患者管理中雖能夠取得一定效果,但效果不佳。
個性化延續(xù)護理秉持“以人為本”的醫(yī)療理念[5],相較于傳統(tǒng)護理,個體化延續(xù)護理可根據(jù)患者具體情況給予相應的護理,能夠在患者出院后持續(xù)給予護理,對患者的病情發(fā)展及時了解,提高疾病認知度,并改善患者的生活習慣,在定期隨訪中對患者進行指導,并指導患者使用血壓監(jiān)測器,可以避免病情復發(fā)和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加強健康宣教,使患者面對疾病時保持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從而提高用藥依從性,促進患者身體康復。
綜上所述,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應用個性化延續(xù)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