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暮
附子又名烏頭、草烏、鹽烏頭、鵝兒花等,在我國農村是一種很常見的路邊野草,主要分布在四川、湖北、湖南等地,生長位置主要是山坡、路邊。
附子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具有回陽救逆、補火助陽、散寒止痛的功效,其主要藥用部位是根部。除了藥用價值以外,附子還具有食療價值,可以用來燉湯喝。不過附子味辛有小毒,建議請專業(yè)人士處理,以免中毒。
說起夏枯草,就想起小時候的經歷。那時候不知道夏枯草具有藥用價值,常和小伙伴們把它的花序摘下來玩,后來聽村里的老人家說夏枯草的花序具有很好的藥用價值,這才對它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夏枯草也是一種很常見的野草,在我國大部分農村地區(qū)都有分布,其主要的藥用部位是它那奇怪的花序果穗,具有清熱瀉火、明目、散結消腫的功效。夏枯草配上當歸、枸杞等一起食用,還具有養(yǎng)肝的作用,而配上菊花一起泡水喝,則具有清肝、涼肝、平肝的作用。
過路黃也是一種在農村很常見的野草,又被稱作“金錢草”,主要分布于我國河南、湖北、湖南、廣西、廣東、江西等十幾個省份,其生長位置是溝邊、路旁陰濕處和山坡林下。
過路黃看似普通,其實也是有很大作用的,具有清熱利尿、祛風止痛、止血、消炎、殺蟲等功效。在老一輩人的眼里,這種野草可是寶貝,常被農民朋友拿來治療感冒咳嗽、頭痛身疼、腹瀉等癥。
牛筋草主要生長在路邊、野地,它的生命力十分頑強,不論你用力踩踏還是對它噴灑農藥,它依然可以存活。牛筋草是一種優(yōu)良的飼料,全草均可用來喂豬、喂牛。
說牛筋草具有藥用價值,很多人肯定都意想不到。其實它的藥用價值是近些年才發(fā)現(xiàn)的,牛筋草具有祛風利濕、清熱解毒、散淤止血的功效,可以用來防治乙腦、流腦、風濕關節(jié)痛等病癥,除此之外,牛筋草外用還能治療跌打損傷、外傷出血、犬咬傷等病癥。
說到空心蓮子草,就不得不說下它的黑歷史??招纳徸硬菰静皇俏覈就恋囊安?,而是產自巴西,后來才進入我國的。在空心蓮子草剛進入我國的時候,曾一度被農民朋友所厭惡,因為這種野草繁殖力很強,成片地出現(xiàn)在河溝、水田里,常常會影響水生農作物及魚類的生長。由于難以除去,空心蓮子草也被農民朋友稱之為“打不死的野草”。
如今,空心蓮子草算是翻身了,研究發(fā)現(xiàn),空心蓮子草的嫩莖葉可作蔬菜食用,清脆可口,具有良好的營養(yǎng)價值。除此之外,空心蓮子草還可以全草入藥,具有清熱利水、涼血解毒的功效,因此也慢慢地被農民朋友利用起來。
菟絲子別名豆寄生、黃絲、金絲藤等,一年生草本植物。菟絲子是一種寄生類的野草,主要靠寄生在農作物、果樹及其他植物上生長生存,因此農作物及果樹一旦被它“纏”上,必定會減產。菟絲子生命力很強,只要有一點機會,它就會“纏”上去搶農作物的營養(yǎng),怎么除都除不掉。
菟絲子雖然“可惡”,但是它也有很多優(yōu)點。菟絲子所結的種子是一味很好的中草藥,具有滋補肝腎、固精縮尿、安胎、明目、止瀉的功效,因此農民朋友對菟絲子是又愛又恨。
車前草又名五根草、車輪菜,多年生草本植物,連花莖高達50厘米,多生長在山野、路旁、花圃、河邊等地。車前草根莖短縮肥厚,密生須狀根,葉全部根生,葉片平滑,廣卵形,邊緣波狀,間有不明顯鈍齒。
在很多地方,人們到了春季就會去田地里挖車前草,用來涼拌、做餡、煸炒等,成為一種不錯的食材。其實,車前草還具有生干生寒、燥濕止瀉、涼血止血、清熱止帶、退熱止痛、退腫消痔等作用,是不可多得的藥草。
苘麻是一年生亞灌木草本,常見于路旁、荒地和田野間。中國除青藏高原不產外,其他各省區(qū)均產,東北各地有栽培。小時候,每年夏天,總會順手摘下幾顆胖嘟嘟的苘麻,掰開外殼,把里面一粒粒鮮嫩的、白白的苘麻子倒出來,放到嘴里,一股青澀而又微甜的味道立刻在嘴巴里彌漫。
苘麻全草可作藥用,味苦,性平,具有清熱、利濕、解毒、退翳等功效,主治赤白痢疾、淋病澀痛、癰腫、目翳。特別需要注意的是,苘麻帶有一定的毒性,平時不能過量服用,不然會產生腹痛腹瀉、惡心嘔吐等副作用。
稗草是一種一年生草本植物,一般生長在稻田、沼澤、溝渠旁。稗草在外形上和稻子極為相似,但其葉片毛澀,顏色較淺。稗子與稻子共同吸收稻田里的養(yǎng)分,因此稗子可以說是稻田里的“惡性雜草”。
稗草雖然是田地里的野草,但同時也是馬、牛、羊等的飼料,營養(yǎng)價值較高。它的根及幼苗可藥用,能止血,主治創(chuàng)傷出血。
馬齒莧一般生長在農田菜園里,耐旱、耐澇、生命力強,無論是干旱天還是雨水天,它們依然可以頑強地生存。由于會搶食農作物的營養(yǎng),馬齒莧曾被認為是農田里的一種“惡性雜草”。
如今,馬齒莧已經擺脫了“惡性雜草”的名頭,成為人們常吃的一種野菜。馬齒莧營養(yǎng)價值很高,含有多種營養(yǎng)元素,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消炎、止渴、利尿等功效,尤其是在夏季,食用馬齒莧還能預防中暑。
狗尾巴草,別名狗尾草,屬禾本科狗尾草屬一年生草本植物,生長于海拔4 000米以下的荒野、道旁。狗尾巴草在農村太常見了,以前小時候經常叼在嘴里玩,還用來編織成戒指,是童年記憶中不可缺少的“玩具”。
狗尾巴草具有祛風明目、清熱利尿的作用,可用于治療風熱感冒、目赤疼痛、黃疸肝炎、小便不利等癥,外用可治頸淋巴結結核。
蒲公英別名黃花地丁、婆婆丁、華花郎等,菊科蒲公英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廣泛生長于中低海拔地區(qū)的山坡、路邊、田野、河灘。
蒲公英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及鉀,也含有鐵、鈣、鎂、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葉酸及銅。蒲公英味苦、氣平,具有清熱解毒、利尿散結等功效,被稱為“天然抗菌素”。將它的根曬干泡水喝,可以緩解炎癥,對于預防和治療女性疾病尤其有效。此外,蒲公英還能激發(fā)人體的免疫功能,從而達到利膽和保肝的效果。
痰火草又叫圍夾草、癌草、青竹殼菜、青鴨跖草、貓爪草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分布在我國廣東、海南、廣西、云南等地,常見于農村路邊或水溝旁。
痰火草是農村路邊常見的野草,很多鄉(xiāng)下人把它當作雜草,實際上痰火草是一種不錯的解毒妙藥。每年夏、秋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煎湯即可入藥。痰火草味甘、性涼,具有清熱、化痰、散結等功效,在治療淋巴結、結核等疾病上具有明顯的效果。
燈籠果也叫姑娘果,茄科酸漿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房屋周邊或者山林里都很常見。它的外形比較特別,果實形狀似燈籠,遠遠一看,就像是一個個迷你燈籠掛在它的枝干上。
燈籠果不僅具有固精澀腸、補腎壯陽、縮尿止瀉、增強人體造血功能、防止細胞老化等功效,而且對皮膚腫瘤、神經衰弱、痢疾、黃疸、水腫、慢性咽炎等疾病有明顯的治療作用。
刺薊別名青青草、刺角菜、千針草、刺蘿卜、薺薺毛等,為菊科植物,主要生長在山坡、河旁、荒地、田間等,全國均有分布。
刺薊是一種兼具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的植物,有健脾、潤燥、涼血、止血等作用,可以用來治療吐血、咯血、外傷出血、癰癤腫毒、白喉、痢疾、濕疹等癥。如在野外遇到手指或其他部位受傷流血的情況,可取刺薊葉片揉爛敷于其上,能夠鎮(zhèn)疼止血,效果良好。
野莧菜為一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莖直立,一年到頭都會開花,綠色的小花為雌雄同株,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所結的果實為胞果,黑色果實外面包裹著一層薄膜。
野莧菜營養(yǎng)價值極高,鮮莖葉富含粗蛋白質,還含有胡蘿卜素、核黃素、維生素C,可用來做湯、涼拌、調餡等。與此同時,野莧菜還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主治血便、痢疾、膽結石等。
龍葵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又名苦葵、小茄、天地豆、鳥歸草、地泡子、天茄子、耳墜菜等,在我國各地均有分布。球形漿果,成熟后為黑紫色。
龍葵的漿果和葉子均可食用,但葉子中含有大量生物堿,須煮熟后方可解毒。全株入藥,可散淤消腫、清熱解毒。小時候在河邊、田間地頭玩,總能找到龍葵。那時候只知道黑色的果子能吃,酸甜可口,每次遇到都要盡可能地把熟了的龍葵果子都摘回來吃。現(xiàn)在才知道,這個兒時的野果居然作用這么大。
羊蹄草又名一點紅,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別名紫背草、牛尾膝、山羊草、土黃連、野芥蘭、乳汁草、千日紅、兔子參等,各地叫法不一。
羊蹄草以食嫩梢嫩葉為主,可炒食、做湯,質地爽脆,類似茼蒿的品味,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散淤等功效,可以用來治療泌尿系統(tǒng)感染、咽喉炎、毒瘡等癥。